天天看點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我們書接上文接着講解《辋川圖》的後十首詩,下面一首詩就來具體看看這欹湖的景色。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吹箫淩極浦,

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

山青卷白雲。

如果說《臨湖亭》描寫的是和友人把酒言歡時的歡樂,那麼這首《欹湖》就是送别友人時的依依不舍。

"淩"指在空中,極浦[jí pǔ]是遙遠的水濱,說明王維在吹箫送别友人,其餘都很好了解。詩的大意是:箫聲遠揚至水面遠處,夕陽下送别友人,在湖上回頭看去,隻見青山伴着白雲,自己卻是孤單一人。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詩,是抒發詩人離别之情的傳統詩歌。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對此深有體會:“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豔。是以送别詩把情和景交融在一起,用景抒情,大多會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就是送别詩的代表詩人,除了這首《欹湖》,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千古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欹湖》中表達的情感顯然更加含蓄。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我想從空間的角度來感受一下這首詩,我們知道欹湖其實不是湖,隻是辋川中水面較為寬闊之處,王維順應地形營造了臨湖亭、柳浪等。這首詩上來就用箫聲在水面的擴散營造了一個極為寬廣的空間,你會想象岸邊離你很遙遠,最後一句山青卷白雲描寫了遠處雲霧缭繞的遠山,營造開闊深遠意境的同時也把空間的開敞描繪了出來。

我們剛才說到欹湖的一邊是柳浪,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首《柳浪》。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分行接绮樹,倒影入清漪。不學禦溝上,春風傷别離。

“绮樹”是美麗茂盛的樹木,“清漪”是水清澈而有波紋,“禦溝”指的是流經皇宮的河道,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長安禦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於其上也。”;南朝·齊·謝朓 《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說明禦溝一般都行植楊柳,而楊柳在古代詩詞中是一個典型的情思纏綿的文化意向。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柳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别懷遠”之意。後來柳在民間取同音者:留也。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詩的大意是:河兩邊有一棵接一棵的柳樹,清澈的映出倒影,河道邊不乏有折柳送别的人,但詩人卻沒有感傷的情緒。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之是以稱作詩佛,其中詩詞中表達的對于世間道理豁達釋然的看法非常常見,送别友人隻是一時的落寞,但看到楊柳倒影在水中,青山上白雲飄過,這種美景是一種人生的美好,有這樣的心跳能夠欣賞美景更是王維心境豁達的展現,是以你看在《欹湖》、《臨湖亭》、《柳浪》這三首詩中,我們分别可以感受到王維的歡喜、不舍和釋然。非常精彩。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在欹湖的北側有一處瀑布名為——栾家濑。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飒飒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鹭驚複下。

“濑”是砂石灘上水流的湍急處;“飒飒”[sà sà]是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等的聲音;“淺淺”在這裡是多音詞,讀作jiānjiān意思是急流;石溜:石上急流。

詩的大意是:在飒飒的秋雨聲中,湍流急速地向下流瀉。跳動的浪花互相激濺,白鹭驚起又緩緩落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在詩中沒有直接描寫瀑布,而是把瀑布作為場景描繪出一幅大自然的衆生相。秋雨、瀑布、浪花、石塊、白鹭組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自然圖景,詩中以我的視角觀看畫面,但不言我,自我早已畫作了場景中的一溪秋水、一縷秋雨或者一隻白鹭,有莊周夢蝶之妙。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另外我們注意詩中前四句中“驚”字讓原本普通的自然場景活了起來,有了意境和氣韻。自然的靜和白鹭的動形成了動靜對比,這是造園常用的設計手法。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在音樂上也有着極高的造詣,是以比一般詩人更能精确的把握自然神器的音律,并用抽象的文字表達出來,這是一種空間的節奏。

栾家濑旁邊還有一眼泉水,名為金屑泉。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日飲金屑泉,

少當千馀歲。

翠鳳翊文螭,

羽節朝玉帝。

這首詩很有意思,王維用了兩個比喻,來說明泉水的妙處,“翠鳳”是用翠羽制成的鳳形旗飾,也指天子所乘飾以翠羽的鳳形車駕。在《拾遺記》卷三有記載:"西王母乘翠鳳之辇而來,前導以文虎、文豹";翊[yì]:護衛,使護衛;文螭:身上有花紋的螭龍;羽節:漢用羽旄裝飾的節,多指神仙儀衛。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翠鳳和文螭我們能在《洛神賦圖》中找到對應的形态。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至于羽節長什麼樣子,大概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對付的那群天兵天将吧~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詩的大意是:每日飲這金屑泉水,就能長生不老,這泉水猶如守衛西王母翠鳳之辇的文螭龍,守護玉帝服侍左右的侍衛。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我們跨過金屑泉,眼前的水邊有一片白石,名為白石灘。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清淺白石灘,

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

浣紗明月下。

讓我們把視野從剛才《金屑泉》中的仙境,拉回人間,這首詩描繪了極為真實的空間。“向堪把”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形容蒲草長的茂盛;“浣紗”就是洗衣服的意思。

詩的大意是:清澈見底的白石淺灘,嫩綠的蒲草可以滿把采摘。一群少女住在溪水的兩岸,趁着皎潔的月色三三兩兩的出來,在白石灘洗衣浣紗。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這裡的白石灘作為人親近水邊的一種景觀空間,既有視覺上的美感,也有實用的功能性。而周圍洗衣的女孩也構成了白石灘景觀的一部分。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今天辋川中溪流中的石灘

王維的另一首詩《山居秋暝》描寫的也是類似的空間意象。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白石灘的東岸就是另一處民宅——北垞。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北垞湖水北,

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

明滅青林端。

這首詩描述的是北垞在辋谷中的空間位置。詩的大意為:北宅在湖面的北邊,雜樹和紅欄杆互相映照,南側有蜿蜒的流水,視線盡頭是茂密的樹林。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通過詩句,我們可以想象這座宅院的南面是欹湖,宅院中有樹木和紅色的欄杆,宅院南側是我們剛才經過的金屑泉和栾家濑,而再往北就是一大片的樹林,仿佛已經到了路的盡頭。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在山中建築起到了向導标志物的作用。

穿過樹林,我們又來到一片竹林,在竹林深處有一幢建築名為竹裡館。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獨坐幽篁裡,

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是辋川二十景中的重要節點,其空間形式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文人園林。是以這個節點我們重點來聊聊。

“幽篁”是幽深又茂密的竹林。我們今天很難了解幽的含義,幽深感一般隻有在山中密林中才會有,比如下圖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空間大部分是幽暗的,一兩束光線透過樹林,這時你看到的景物非常清晰,就像陰天的感覺。

詩的大意是: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隻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本人不隻一次在詩文中提到魏晉風骨,那種潇灑狂妄的生活态度和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是王維生活的理想。飲酒、服藥、清談和縱情山水是魏晉時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也是後世文人生活的一種類型式的審美。

這首詩把王維自己置于竹林深處,竹林是一個理想和世俗的屏障,是一個完全自我的空間,反觀王維真實的一生,基本上都在被世俗所羁絆,孝順母親,照顧兄弟,阿谀官場……而内心真實的狀态需要有一個空間去表露,那隻能與明月和幽篁交談了。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這聽上去似乎很慘,但在詩中王維沒有那種抱怨和不滿的情緒,相反《竹裡館》妙就妙在清幽而平淡,這種心靈澄淨的狀态完美地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在深夜中彈琴、長嘯、舉杯邀明月,倒也自得其樂,悠哉悠哉。

這種以竹子作為空間限定的做法,在文人園林中是一個常見的符号,我們在司馬光的獨樂園中也能看到。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今日的松陽鄉村建設之中。設計師就地取材,直接利用生長的竹子,像編竹筐一樣,用天然竹子圍合出一個類似穹頂的自然空間——竹林劇場。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讓我們繼續往北走,眼前的山坡上辛夷正在開花——辛夷塢。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辛夷塢的“塢”指的是小障蔽物,地勢周圍高中間凹的地方,就是我們常說的山坳。辛夷是木蘭科的植物,每年春天2~3月開花,先花後葉。而辋川盛産辛夷花,是以得名。詩中的芙蓉花是一種比喻,因為芙蓉花和辛夷花型相似,花色接近;澗戶指的是山澗邊的人家,也有一種說法是山澗兩崖相向,狀如門戶。

詩的大意是:枝條最頂端開着辛夷花,在山中綻放鮮紅的花萼。紅白相間,十分絢麗,澗口一片寂靜杳無人迹,紛紛獨自綻放開了又落。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到了這裡已經是辋谷的深處,人迹罕至,即便景色再迷人,也少有人能夠欣賞,王維在前文寫植物的詩句中基本上都在升華意境,沒有直接地描寫,而這首《辛夷塢》卻開門見山,直抒胸臆。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我們再往北登上山坡,就看到了辋川二十景的末端——漆園和椒園。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古人非傲吏,

自阙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數株樹。

這首詩的着眼點并不在漆園景色的描繪,而是借用了莊子的曆史故事來表明詩人自己的生活态度。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古人”指的就是莊子,他曾經就擔任過漆園的官吏,由于古代都是木制建築,會大量用到漆,大陸在戰國與秦代的漆器就已經很發達了,是以漆樹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一棵樹就能割幾十年;

詩的大意是:古代莊子不是傲慢的官吏,自知缺乏才能于治國無補。偶然依托做一個漆園小官,便樂得盤旋自适伴幾棵樹。

這裡我給大家普及一些割漆的知識,生漆是油漆樹上采割的漆汁,又名大漆,是油漆工業的最佳原料,有“塗料之王”之稱。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百裡千刀一斤漆”,割漆時從上往下割,收漆時自下往上收;山間不許生火,割漆者須帶足幹糧,山裡多有毒蟲猛獸,割漆者就必須時時提防。山間天氣變幻無常且路徑陡,割漆者常在山崖岩洞躲藏。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割漆這個職業也将随着社會的發展而消失。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讓我們回到這首詩,詩的前兩句,“古人非傲吏,自阙經世務。”反用郭璞[pú]《遊仙詩》漆園有傲吏的詩意。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莊子曾為漆園吏,楚威王遣使聘他為相,他不幹,反而對使者說淡然說道:我聽說你們楚國有一種烏龜,可以活幾千歲,是以在楚國是一個寶貝,它死了以後楚王要把它的骨頭恭敬地供奉在廟裡,上面鑲嵌着金子、寶石、珍珠,身上披着綢緞,前面還要放上香火和祭品。那我想問一問:作為一隻烏龜,它死了以後是願意供奉在廟裡,還是願意活在泥巴裡打滾呢?大夫說:當然是後者。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莊子說:那你們回去吧,我就要在泥巴裡打滾。原話是:“子亟[jí]去(給爺爬),無污我!”這就是後世所稱道的莊子嘯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稱莊子為傲吏,其實是贊美他。王維在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說莊子并不是傲吏,他是以不求仕進,是因為自覺缺少經國濟世的本領。這也是一種贊美。顯然,王維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決無傲世之意,頗有點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做漆園吏這樣的微官呢?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這兩句意思說,做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不過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維看來,隻要身心相離,理事俱如(《與魏居士書》),便無可無不可了。做個漆園吏,正好可借漆園隐逸,以婆娑數株樹為精神寄托,這樣不是也很不錯嗎?《晉書》中有此樹婆娑,無複生意的說法,婆娑用以指樹,形容其枝葉紛披,已無生機。郭璞《客傲》中又有莊周偃蹇于漆園,老萊婆娑于林窟的說法,婆娑用以狀人,形容老萊子放浪山林,縱情自适。王維用在這裡,似乎兩者兼而取之:言樹婆娑,是以樹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樹伴人。總之,做這麼一個小官,與這麼幾棵樹相伴,隐于斯,樂于斯,終于斯,又複何求哉!這就集中地表現了王維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王維一生官運坎坷,屢次被貶外派,這也讓他看清了官場的險惡,但家中既有老母也有兄弟姐妹需要幫助,自己隻能在自然和官場中徘徊,也許晚年的王維在辋川真正得道了解脫,用佛法來解釋自己這一生的遭遇。

最後我們來到了辋川二十景中的最後一站——椒園。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桂尊迎帝子,

杜若贈佳人。

椒漿奠瑤席,

欲下雲中君。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裡。《詩經周頌》曰:“有椒其馨(譯文:花椒香氣遠聞)”這說明中國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經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

花椒在古代就被當做香料使用;花椒也可浸酒,同時花椒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花椒酒的廣告!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桂尊”是對酒器的美稱;杜若是一種多年生的香草,在古代表達美好、高潔的品質。在屈原的詩句中就有記載“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遺褋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由此可見,在古人寫的詩句中就會用杜若這個意象表達一種美好品質;“奠”的本義即置放祭品來祭祀死者,引申為放置、安放,又引申為确立、建立的意思。“瑤席”指珍美的酒宴。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詩的大意是:用酒器迎接帝王子女,用杜若贈與佳人,有花椒酒的酒宴,就連雲中的神仙也想一嘗。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好到此二十首詩就全部解釋完畢了,當我讀完《辋川集》給我最直接的感覺就是豐富,一個充滿自然生趣的自然山谷因為加上了王維的詩句先得更加動人,每處景物似乎都更加鮮活了起來,實在令人欽佩,這一方面來自于他作為詩人的敏感,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他多年來的積澱和感悟。

其實無論我們寫詩作畫,還是設計,或是像小螞哥寫文章……都是在積累的過程中分享,不斷從生活、過往的經曆、别人的著作中汲取養分,内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再通過各種方式證明自己。是以我喜歡王維,不僅僅是他詩中淡淡的禅意,更是他的真實,他把自己無論好壞的經曆都化成了千古流傳的作品。

|說明|本文已經螞蟻景觀授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嚴禁商用。

或許您會喜歡: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解析王維辋川集二十首(下)

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