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汽車人|從“國芯”崛起、低碳發展到正視産能過剩實作制造強國

大陸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最大汽車生産國和第一大新車市場,汽車年産銷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每年“兩會”期間,來自這個擁有2600萬輛超大規模産銷行業的代表們都會發出各種聲音,今年他們又為我們帶來哪些建議呢?

盡快推動“國芯”崛起

作為汽車生産重要零部件之一,晶片依然是本次兩會的一大重要議題。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大陸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産化率僅為5%,供應高度依賴國外。同時,大陸的汽車晶片産業還面臨着産業鍊發展滞後、研發技術薄弱、關鍵制造生産線缺失、封測能力有限、人才缺乏等問題。今年兩會上,代表們的關注點首先放在了如何推動國産晶片的崛起。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股份創始人張興海認為,實作國産汽車晶片自立自強、自主可控是大陸汽車産業從數量高增長向核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将直接決定大陸汽車産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競争力和地位。

但是,在汽車領域使用的車規級晶片方面,其研發周期長,設計門檻高、資金投入大,導緻目前中國晶片企業研發車規級晶片的意願并不強烈。

“目前車規級晶片單片的價格僅為1~3美元左右,價格低,且市場規模十分有限,是一個非常小衆的市場。”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表示,由于車規級晶片的利潤微薄,代工廠更願意把産能優先安排給利潤高的消費電子類晶片,車規級晶片的生産多由國外企業壟斷,中國晶片企業很難切入。

針對國産晶片企業現存的困境和難題,業内普遍認為應從分階段進行逐一攻克。

王鳳英就推動中國車規級晶片産業快速發展提出了“國家統籌資源,進行車規級晶片産業鍊部署”的建議,如:按照時間上的優先級,短期優先解決“缺芯”問題;中期完善産業布局,實作自主可控;長期要建構産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機制,實作可持續發展。

她還建議,國家制定5-10年車規級晶片産業發展規劃,由國家統籌主導,引導中國車規級晶片産業技術緊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加速發展。同時,要注重對下遊應用産業應用中國企業車規級晶片産品的引導,真正實作讓市場回報推動技術疊代。

張興海建議,從國家部委層面下設汽車晶片主管部門,制定汽車晶片産業發展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同時協調資源、統籌管理國産汽車晶片的研發、制造及應用等,確定國産汽車晶片高效發展,盡早實作國産替代。

此外,張興海還建議政府出台研發補貼、稅收減免、金融貼息等政策,加快推動實作“晶片上車”。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則着眼于“産業鍊補鍊強鍊”角度,他提出了《關于推進車規級、大算力晶片國産化 支援國内汽車晶片産業鍊協同發展的建議》,建議加強政策保障促進國産大算力晶片發展。疫情爆發以來,汽車行業持續受到“缺芯”影響。

他認為,随着今後智能網聯汽車的加快發展,車用晶片尤其是大算力晶片的需求,還将持續快速增長。是以,他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多方協同,建立車規級晶片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标準,并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建議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晶片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産大算力晶片的研發、制造和應用能力。

具體到技術和研發層面,陳虹認為,在汽車産業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高速轉型的節點上,大算力、高性能的車規級晶片存在巨大的缺口。他建議在研究國産車載大算力晶片的同時,也強化車規級晶片與智能汽車作業系統之間的協同,同時可建立自動駕駛分級标準,并将晶片認證涵蓋其中,形成軟硬體一體化的監管和協同。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則洪建議,短期内,要盡快協調穩定市場、確定晶片供應,長期來看,應積極引導海外汽車晶片企業來華投資,強化節點攻關,在汽車晶片研發、制造、封裝等卡脖子領域進行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緻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面向內建電路材料在研發、标準、平台等方面的發展提出,首先要加速建設內建電路表征測試和應用研究平台,打通上述流程通路;其次要建立內建電路材料相關行業标準和評價體系,根據下遊晶片廠商的實際需求,研究并确定材料關鍵性能名額和工藝标準。

另外,在加大支援力度和人才引進力度方面,王鳳英認為,培養汽車晶片的人才是推動國産晶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她建議從頂層設計上,加緊長遠戰略布局,建立車規級晶片産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制,切實落實半導體産業技術人才梯隊建設。

智能網聯要解決“卡脖子”問題

備受矚目的智能網聯技術也仍然是汽車領域代表、委員們獻計獻策的焦點之一。軟體将定義汽車未來發展方向,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在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看來,汽車已從一個以“硬體為主”的工業化産品,逐漸成為能夠自學習、自進化、自成長的移動智能新終端,“能否掌握這樣的終端(技術)直接關乎汽車企業的前途命運。”

是以,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援力度,通過專項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引導企業自主掌控作業系統、線控底盤等核心軟硬體研發能力,加快形成行業标準、盡早實作産品技術規模化。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送出了推動智能駕駛汽車快速發展的議案。該議案将增加并明确“機器駕駛人”的定義,同時增加“智能駕駛汽車應當安裝關鍵資料存儲黑匣子或關鍵資料雲端備份”的強制性規定,以及“将智能駕駛汽車産品責任保險納入強制保險的範圍,分散相關責任主體的風險”的有關法律規定等。

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發表提案稱,要在出廠前對車輛網絡進行滲透測試,確定汽車系統出廠安全和持續安全,并盡快打通汽車、車企、供應鍊等平台的資料壁壘,通過大資料來保障車輛生态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與安全缺一不可,應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策引導和加速行業合作、制定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要求來保障智能汽車發展。

不僅是核心軟體,同時還有整體軟體體系的打造,随着智能化的增加,汽車作業系統在車輛中起到的作用将會變得更大。

全國人大代表、哪吒汽車董事長方運舟認為,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新技術加速發展,對中國智能汽車産業發展提出新挑戰,主要包括車用作業系統、車用高性能晶片及汽車智能安全三大挑戰。

在他看來,尤其是汽車作業系統,已經成為中國智能汽車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技術。是以今年兩會,他針對統籌建設智能汽車作業系統生态等内容提出議案。

該提案圍繞汽車作業系統展開,他表示:“它是重構智能網聯汽車的産業鍊和技術鍊的基礎,甚至左右了整個汽車産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大陸要從汽車大國變成汽車強國,這是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

就“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向,陳虹還建議,調整完善法律法規,加快推動商業化落地。要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更快發展,特别是實作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還需要在法律法規上實作突破。比如,建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系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等)的責任劃分标準規則和處置機制。

他還建議,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辦法》中,建立“自動駕駛系統”的等級評價認證體系和準入機制等等。

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

據中汽協最新資料,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為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汽車出口方面,2021年大陸首次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101.1%,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更是同比大增304.6%。

圍繞着锂礦資源安全、補能與換電體系建設、強化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等問題,多位汽車界代表提出了頗為“接地氣”的意見和建議。伴随着大陸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是同樣快速飙升的锂資源價格。

公開資料顯示,全球锂資源儲量豐富,但八成分布在海外。大陸锂資源儲量在全球排名第六,但品位較低且資源分散。2021年,大陸锂原料的對外依存度約為70%。對此,多位代表、委員呼籲加快本土锂資源開發、保障國内锂資源安全。

據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建議,加強産業鍊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對锂、钴等上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保證産業鍊安全。他還建議,針對大陸鹽湖锂資源,國家有必要系統摸清“家底”,做好戰略新興能源産業的資源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門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設定專項基金,支援和鼓勵國内企業收購國外電池材料資源,確定新能源汽車供應鍊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提出,目前锂資源供需形勢嚴峻,行業發展面臨挑戰,應加快國内锂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鍊安全,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準。

全國人大代表、天齊锂業董事長蔣衛平建議,加快川西锂礦資源的綠色開發。具體而言,加強礦區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道路、水電等生産生活要素,提升礦區開發的吸引力和參與度,引入具有更高開采能力和加工能力的企業,高品質推動礦産資源開發利用。

代表們同時還對消費者們關注的實際使用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例如,陳虹表示,需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車使用端的支援力度,如:持續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提供充電電費優惠等,進一步形成鼓勵低碳産品消費的氛圍。尹同躍建議,要從頂層設計層面,推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中存在的問題,出台相關标準,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探索機關和園區内部充電設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帶來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他表示,目前,大功率快充站以企業自主建設為主,建設布局、規模、技術名額等均缺少整體統籌規劃。大陸目前公共充電樁中快充占比僅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較低,需要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布局。

全國人大代表、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則認為,充換電基礎設施産業問題亟待解決應将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城鎮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首次提出了《關于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的建議》,包括進一步完善換電車型相關政策法規、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标準化、通用化等現階段的困境提出了建議。他還表示,希望更多企業進入該領域,讓換電模式形成規模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建議,要規範锂電池回收利用市場,避免劣質廢舊锂電池大規模流入市場。明确執法主體,健全綜合執法機制,保障動力電池從出廠、使用到回收的全過程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議,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生産者延伸責任的配套政策、标準的細化及落地,特别注重将動力電池生産商、新能源汽車制造商、4S店、電池回收廠商納入同一價值鍊進行考量,明确上述參與者在電池研發設計、整車工藝及電池裝機、售後服務及消費者教育、回收上下遊等方面的主體責任,形成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鍊的閉環。

全國政協委員、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則提出了《關于優化大容量锂電池道路運輸管理體系,助力新能源産業健康發展的提案》。他将提案建議的核心鎖定在儲能和锂電池闆塊,呼籲加快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強對锂電池知識産權的保護。

他還表示,目前,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技術具備多重優勢,是業内公認的最有發展前景的儲能技術路線,但其發展也面臨着各類屏障和隐性壁壘。他建議,可參照抽水蓄能的容量電價政策,為儲能行業建構公平競争的市場發展環境。

排碳大戶探索綠色發展模式

環保正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識,2020年9月,大陸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布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

過去一年,“雙碳”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一大熱詞,“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規劃也将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列入其中,社會各界紛紛積極參與布局,此次全國兩會,“碳達峰”、“碳中和”及未來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代表和委員們的關注熱點。

兩會汽車人|從“國芯”崛起、低碳發展到正視産能過剩實作制造強國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從“助力落實‘雙碳’戰略目标”角度,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在他看來,汽車業助力落實“雙碳”目标,不僅要繼續擴大新能源産品的普及,還要在生産端和使用端共同發力,推動全産業鍊實作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

一方面,建立健全支援汽車産業低碳發展的政策措施,希望盡快出台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汽車産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準的制定和實施,并通過持續豐富政策工具箱,與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積分政策等有效銜接,進一步降低制造、流通、使用等環節的成本。

另一方面,加強産業鍊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對锂、钴等上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保證産業鍊安全;推動“官産學研”各方形成合力,通過技術孵化、項目示範等方式,加快清潔能源、綠色制造等技術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環利用。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車使用端的支援力度,如,持續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提供充電電費優惠等,進一步形成鼓勵低碳産品消費的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公布了《關于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的建議》。該建議内容表示,發展甲醇汽車可促進綠色甲醇發展,符合大陸 “碳達峰”、“碳中和”有序穩妥推進的宗旨,保障大陸能源安全,尤其是交通領域液體能源安全,并延續大陸内燃機這一主導動力的生命力。

李書福還建議,可在大陸全面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将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系和管理範疇,給予甲醇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援,帶動更多的企業投入甲醇汽車的研發,加快實作交通領域碳中和。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今年的建議有7項與“雙碳”、“新能源汽車”有關,他表示,“‘3060’雙碳目标是國家對全球的承諾,而汽車行業又是排碳大戶,要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承擔行業責任。”

據了解,為確定實作“雙碳”目标,國家将發電、石化、鋼鐵、有色等行業納入碳排放管理的重點對象,通過全國碳交易安排的市場化手段,使企業履行碳排放的義務。不過,汽車行業目前還未被納入碳排放管理重點行業。

“與傳統燃油乘用車相比,現有新能源乘用車每年在使用階段減少了1500萬噸左右碳排放。”尹同躍認為,相關部門應該利用碳交易手段積極鼓勵行業車廠轉型新能源車生産。

他建議擴大碳交易行業範圍,将汽車行業包括在内,讓汽車企業參與CCER進入碳市場進行交易,同時鼓勵跨行業企業通過碳市場交易推進國家“雙碳”目标的實作。

值得關注的是,尹同躍還在涉及“雙碳”的建議中提及了汽車工業固廢回收的減碳作用。資料顯示,2020年,大陸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使用率僅為56.91%。

尹同躍認為,工業固廢回收利用水準低,既有行業企業本身小散亂等因素,也與回收企業立項難、落戶難有關。在“雙碳”目标下,工業需要加強固廢減量化、綜合利用,減少碳排放。

“應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優先源頭減量,引入溯源體系,對工業固廢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管,引入可交易的減碳積分機制。針對工業固廢産業鍊,在财稅體制上進行改革,切實減輕企業的稅負,避免出現劣币驅逐良币的現象。”尹同躍表示。

汽車高品質發展需要正視中國汽車工業産能過剩問題

此次兩會,代表們所提議案和建議的背後,不僅是在“雙碳”目标下車企對消費者們的痛點關懷,也是業内對産業技術革命與綠色發展模式的全新探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留平表示,中國一汽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部署。

“為了貫徹政府工作報告的精神,我們提出汽車年産銷超過400萬輛、利潤超過500億元,在‘十四五’期間,實作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駕乘體驗化等一系列技術領域當中,能夠處于世界比較先進的水準。”徐留平表示,這些“小目标”将逐一落實細細打磨。

對于如何更好地激勵企業自主創新,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建議在政策層面調整激勵政策和鼓勵政策,鼓勵企業和科研機關的融合發展,與此同時,提高科技人員,特别是基礎科研人員的待遇。

針對股比放開後地方政府引入外資車企這方面,朱華榮建議,更新并完善相關國家政策,加強政策管控力度與安全審查,防止盲目布點和重複建設投資;加強地方對外資車企的金融稅收等優惠條件的監管;引導地方政策、引導外方支援現有合資企業的電動化轉型。

他還建議,政府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以安全為前提包容新興産業發展。同時加強政府引導、法規保障、标準統一,加速行業合作,打破資料壁壘。此外,考慮合理放寬汽車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要求,建立可信汽車資料流通管道。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于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産能使用率提高的建議》中表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下汽車産能規模擴大,汽車高品質發展需要正視中國汽車工業産能過剩問題,而新能源汽車産能過剩問題也正在加劇。

王鳳英建議,希望發揮區域聚集優勢盤活閑置資源,發揮區域聚集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産能,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工業,統籌發展閑置産能,鼓勵兼并重組、加快建設智慧工廠。同時,政府強化監管力度,建立退出機制,進而避免資源浪費,推進國内國際雙循環,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