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我們講的内容夠多的了,但是今天的一則留言 卻把我拉回到了現實:
老師,我總覺得我奶水不夠孩子吃,聽過很多人的建議,說追奶一定要讓孩子多吃,多吃才能奶水多,可我讓孩子吃了兩天了,怎麼感覺奶水還減少了呢?好崩潰啊!難道過來人的經驗在我身上就不适用嗎?
不管是泌乳原理還是幫助媽媽們追奶的經驗來看,多讓寶寶吃、增加刺激,是沒有錯的,可是這位媽媽為什麼奶水越吃越少呢?詳細問過才知道,她是混合喂養,寶寶體重和身高都增長的不錯,就是親喂完後婆婆還要喂不少奶粉,奶粉還越加越多,于是奶水越喂越少。
沒有很好的判斷出自己奶水情況,而且給寶寶加奶粉過多,才從奶不夠吃到奶水“越吃越少”。那麼如果想要追奶 ,要怎麼平衡奶粉和親喂呢?增加親喂次數要怎麼喂才合理?今天的這篇,我們就講個明白。
1、追奶的時候奶粉該怎麼添加?
追奶追奶,就是要讓乳汁增加到滿足寶寶“飯量”的水準。一般追奶的媽媽都是混合喂養,是以追奶過程中,大家一定要知道除了親喂以外,奶粉的部分要怎麼減少。
。奶粉減少一定要循序漸進
很多媽媽覺得,既然要追奶了,那就徹底斷了奶粉吧!可是大家一定要考慮到寶寶的承受能力哦!很多寶寶混合喂養已經習慣吃完乳汁再吃奶瓶了,突然斷掉,孩子受不了,哭鬧是必然的,這時候就非常容易引起家庭沖突。是以千萬不能一刀切。
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來,循序漸進的給孩子一個過渡期,從剛開始的60毫升減少為45毫升,從每天吃三頓改為兩頓,再到一頓,這樣,孩子也能逐漸接受。
。一定要減少奶粉
是不是好像一句廢話?本來就是要減少奶粉呀!可是上文中的婆婆,不僅沒有減少奶粉,還怕孫子吃不飽,又擅自增加了奶粉的量,造成了媽媽喂奶越喂越少的狀況出現。
寶寶的喂養方式,看似是媽媽和寶寶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可弄不好就會更新到婆媳沖突的高度,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溝通好避免沖突出現。

2、頻繁喂奶的「度」該如何把握?
在幫助媽媽們調理奶少的時候,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太過于頻繁的喂奶,反而不利于乳汁的分泌。這裡不同于上面添加奶粉的,而是真真切切的讓寶寶一直吸吮乳房,可就是奶水分泌增加特别慢,甚至會有減少的狀況出現。
其實這裡是一個度的問題,頻繁喂奶,基本兩個小時一次就可以。過于頻繁,哺乳媽媽太累、身體得不到休息、乳腺組織得不到修複、乳頭疼痛、寶寶厭煩吃奶等等狀況都會出現,哺乳媽媽身體不好了、寶寶不好好配合了,乳汁分泌自然不會充足了。
凡事有度,在自己身體承受的範圍内增加喂奶次數,奶水增加的會比較快。
喂奶,需要媽媽和寶寶一起磨合,雖然這磨合期不太好過,但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喂奶越頻繁奶水越少”這種狀況是不會出現的。
放輕松,奶水會越來越多。
催乳大師一直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