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能看兩會——新能源汽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涉及多處與汽車産業相關的政策資訊,由此傳遞出新能源産業的新風向标,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為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t。

多位汽車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提出了相關建議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進階工程師周福庚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新能源乘用車使用環境的建議》等建議。他指出,新能源乘用車特别是純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充電不友善問題,尤其在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較少,供不應求。

據中國充電聯盟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月,聯盟内成員機關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117.8萬台,環比增加3.1萬台,1月保有量同比增長45.2%,從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3.1萬台。

但在2021年國慶期間,仍然有409個充電站出現了排隊現象,是以,加大高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迫在眉睫。

這就需要給予新能源乘用車在使用環節上的政策支援,一方面提高新能源乘用車充電便捷性,保障車輛的續航能力可滿足消費者遠端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改善充電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車全生命使用周期。

隻有各項保障得以完善,才有可能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得到提升,進而促進銷量。

同時,在新能源資源保供、退役電池回收、推動國産晶片崛起等方面,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提出建議,要加強産業鍊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對锂、钴等上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保證産業鍊安全。

目前,锂價格的飙升成為新能源汽車産業最大的“不安性”因素,在今年政府工作會議中也有強調保障锂資源的重要意義。業内普遍觀點認為,國内現有的锂礦産資源,其價值需要進行戰略評估,還應把電池回收作為擷取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

锂材料對于新能源汽車産業,比較深遠的影響在于它的價格可能抑制新能源汽車普及速度,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也提出相關建議,應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門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設定專項基金,支援和鼓勵國内企業收購國外電池材料資源,確定新能源汽車供應鍊安全。

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鍊的鍊條上,除了上遊資源,汽車晶片供需沖突也是制約産業發展的一大難題。2021年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汽車産業晶片供應出現嚴重短缺,不僅影響了相關汽車的生産和銷售,還在一定程度上對為大陸智能汽車産業的向上突破構成沖擊。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建議,國家制定5-10年車規級晶片産業發展規劃,由國家統籌主導,引導中國車規級晶片産業技術緊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加速發展。同時,要注重對下遊應用産業應用中國企業車規級晶片産品的引導,真正實作讓市場回報推動技術疊代。

相關資料顯示,大陸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産化率僅為5%,供應高度依賴國外,快速協調穩定市場以及確定晶片供應已成為實作國産汽車晶片自主可控、汽車産業從數量高增長向核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并将直接決定大陸汽車産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競争力和地位。

不僅僅是晶片,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技術還包括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目标的最主要動能,《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也曾提出,推動綠色交通與智能交通融合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智能交通為緩解交通運輸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徑,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道路的網聯化、出行的共享化是核心着力點。他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加快推廣智能交通營運商模式,二是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效益評估标準,三是開展個人碳積分激勵制度試點。

IDC資料顯示,交通運輸業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國總量的9%,其中道路交通排放占比超80%,無人駕駛和營運、智能信控、智慧停車、MaaS一站式出行服務等智能交通技術對節能減排貢獻度均超過40%。

由此可見,助推城市交通綠色高品質發展是實作國家“雙碳”目标的關鍵環節之一。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産業,其市場的擴規與繁榮,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援、上遊資源的打通、企業的發力,更需要來自下遊環節的築底。市場預計,2022年國内汽車銷量将達到2780萬輛,同比增長約6%,考慮到人均GDP和人口密度這三個因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能看兩會——新能源汽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