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看上去,消費者下定決心要把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晖送到315消晚。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今年1月,173名威馬車主聯名向威馬汽車發律師函,質疑車輛在未告知車主情況下被威馬“鎖電”,并以實際續航裡程大幅衰減為由,要求威馬汽車回應動力電池是否存在品質問題。

一個月後,維權車主公開表示,發送律師函至今,威馬汽車沒有展開任何直接對接,也沒有提供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現在連出來溝通都不敢,至少也發個聲明。”

無奈之下,有一位“米周不姓米”的網友到沈晖個人微網誌下留言,要與其在315不見不散,但威馬汽車與沈晖本人均未作出回應。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無獨有偶,威馬汽車的鎖電門事件還未見向前進展,另一家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也被爆出“鎖店門”,與前斷時間的威馬如出一轍,多位小鵬汽車的車主在黑貓汽車投訴平台上進行投訴,小鵬汽車p7首批670續航版本被無故鎖電,在80.3km電池容量隻能裝70kw,打了8.7折。

隻不過,與威馬的沉默不同,小鵬汽車第一時間給予了否認。

目前該車主投訴問題有待核實,但業内人士紛紛表示:“如果小鵬汽車車主投訴屬實,那新能源汽車的鎖電問題會成為今年315關注的重點,沈晖和何小鵬一定會有一個被央視點名。”某品牌營銷人士也認為,“無論是威馬,還是小鵬,鎖電問題本質是品牌服務問題,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程序中,使用者體驗與服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各品牌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必須重視起來。”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确實如此。從表面上看,鎖電是汽車制造商通過更新改寫電池管理系統,限制了電池的充電上限和用電量,進而達到降低電池熱量失控造成自燃的幾率,這對于車輛和車主的安全都有保護作用。但威馬和小鵬的問題在于,他們是在車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鎖電,這就侵害了車主的知情權。

據威馬車主投訴可見,去年底,威馬汽車就出現了最集中、規模最大的一批疑似“鎖電”操作。彼時,威馬汽車推出“迎新年使用者特優”活動,宣傳随機抽取18888名幸運使用者,提供全面車輛檢查和200元京東卡。但車輛檢查回來後,這批“幸運兒”卻同樣發現續航下降明顯,質疑被忽悠去門店進行“鎖電”操作。

而更令這些車主氣憤的是,威馬廠商對于前者反映的“鎖電”質疑拒不承認,也未采取相關解決措施。“現在的電動車技術還不成熟,在不同溫度下、不同路況下,續航會出現縮水,這些都能了解,但威馬汽車通過侵害使用者利益的方式,去彌補和掩蓋其電池安全缺陷,這與其标榜的使用者型企業完全相悖。”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威馬汽車如此,小鵬汽車亦然。從2021年起,小鵬汽車的品牌服務問題就備受诟病。傳遞延期導緻集體投訴、違法采集車主資訊被罰款、陰陽合同被指騙補,小鵬汽車的品牌口碑一時間跌至最低點。以銷量為證,2022年2月,小鵬汽車傳遞新車6225輛,已經落後于理想和哪吒,屈居第三。雖然小鵬汽車一直稱是晶片和供應鍊問題,但車主開始重新思考值不值得購買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至于威馬,就更不用提了,造車新勢力銷量榜上已不見其蹤影,自2022年起威馬就沒有公布個銷量資料,想必也是數字不佳的原因。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威馬和小鵬愈發淪為消費者的棄兒,其實是與掌舵人的格局相關的。比如小鵬汽車掌舵人何小鵬,“你的性格,是狂放、浪漫與拘謹的混合。”這是他近期參加節目時,現場嘉賓對他的評價。從何了解,見仁見智,但據與其打過交道的人士表述,何小鵬有一個自己的固有思維,他不擅長與别人交流,更願意在自己的世界裡盡情發揮,“他的性格可能讓他在某個單一産品研發上獲得成功,但在綜合性産業凝聚的汽車産業,他可能不太适合。”

而沈晖,與何小鵬完全不同,他出自傳統制造車企,又有參與重量談判的經驗(沈晖任職吉利汽車期間曾是收購沃爾沃的主要參與者),這讓他更重視汽車制造核心技術的研發,這也是他從不标榜威馬是科技企業的原因,但這其中的問題在于,新能源汽車制造與傳統燃油車制造有很大的差別,當威馬技術研發被質疑時,他反而有所慌張,不知所措,“沈晖是最應該跳出傳統造車思維的上司者。”

無論如何吧,掌舵人的格局在哪裡,企業的天花闆就在哪裡,掌舵人的性格怎麼樣,企業的文化就有相應特點。如今,315近在咫尺,鎖電門還在發酵,而沈晖與何小鵬将帶領各自企業走向何方,就看他們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争議了。

鎖電、鎖電!沈晖與何小鵬真要相約在消晚?|汽智·315

多說一句,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使用者的知情權、經營者虛假宣傳責任都有相應規定,但鑒于新能源汽車為現代新興産業,使用者對于新技術的不了解,以及商家對于科技技術運用、汽車資料的熟悉與掌握,這樣資訊獲得的不對稱,就在要求新能源企業要更誠信的經營,諸如鎖電門事件反映出的問題,也必将成為行業與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各位新能源車企大佬還需更加謹慎。

采寫| 水淼

編輯| 敬遠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