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落花》:趙明誠還能怎麼樣呢……

這本來是寫給山房薦詩欄目的一篇文章,哎呀,自己忍不住先發出來了。如果有違約感,再寫也行。

幫主一催二催三催薦詩,我總是明天明天明天,一轉身就忘。

明天複明天,明天何其多,幾個月過去了。如此,感覺自己很渣,說話沒信用。這回,幫主又催,我回答馬上,随即寫了這篇,渣女摘帽了。

我這種跳躍發散思維,扯起來沒完沒了,扯出來兩千多字。

《落花》:趙明誠還能怎麼樣呢……

每個女孩都有這樣的夢吧

朱淑真是宋代女詞人,她的詞,婉轉纏綿凄恻,較之李清照,更多小女兒嬌态,視域沒有李清照開闊,學問沒有李清照淵博。在我高中時代的閱讀中,常常與她不期然相遇。初長成的女孩兒,都會喜歡她,她常常被引用。

她有一首著名的《圈兒詞》: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

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裡。

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

整圓兒是團圓,半圈兒是别離。

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我意。

還有數不盡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兒圈到底。

她用這首詞對她的夫君說:我想你了。

她的夫君就急切切回家了。

這首詞會讓人想起趙孟頫妻子管氏作的《我侬詞》: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将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椁。

這首詞出現在瓊瑤的《窗外》,當年的高中生更加熟悉了。

李清照也是一個愛情至上的理想主義者,她也寫了一首著名的我想你了詞: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高中時代,沒法研究什麼是“瑞腦消金獸”,但都會記得“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把這首詞和他做的五十首詞混在一起請教别人,别人獨獨覺得這首好。妻子的才華比自己卓越,他隻能認了。

李清照和夫君趙明誠十分恩愛,婚後的戀愛完全符合夫妻倆彼此憧憬的狀态,夫妻倆一起精研金石文物古籍,正是琴瑟和鳴。

朱淑真沒有這麼幸運,婚後戀愛不幸,郁郁寡歡,紅顔早逝。她父母還燒了她的手稿,大約覺得她不好好過日子,有違女德。

毀滅隻需要一把火。

是以我們要多做建設性的事情,反對破壞!據傳她的叔叔是朱熹,著名的理學家,這是什麼家庭環境啊,該出逆子。

當年項羽火燒阿房宮,不知道為啥。古人的思維很難了解。你燒了幹嘛,你留着自己用呀!留給後人用呀。

二戰時候,戰火紛飛,也是一陣亂炸。科隆大教堂躲過了兵燹之禍,并不是盟軍文明程度更高。

Was Cologne Cathedral damaged by WWII bombs?

Cologne Cathedral was indeed hit by 14 bombs during World War II, but the building did not fall.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athedral was not completely destroyed by bombs because it served as an easily recognizable landmark for pilots.

據說這是科隆大教堂官方首頁上的回答。科隆大教堂被扔了14顆炸彈,但是沒有倒塌。它之是以沒有被徹底摧毀,是因為它被飛行員用作地标。

是以一件事物,如果有多重用途,那麼存活率就會高。

趙明誠非常惜命,可謂是生命第一,身外之物和榮譽靠邊。

李清照存了十幾間屋子的古玩字畫,金兵南侵,搬不走,問他怎麼辦,他說扔了吧。李清照心寒。後來發生兵變,李清照擔憂趙明誠的安危,沒想到趙明誠自己先跑了。李清照又心寒。

打架本來就是不對的,但是古人思維是那樣的,沒有辦法,趙明誠還能怎麼樣?

你不懼做寡婦,但我怕死啊!

本來就是一個文官,隻适合做學問。止戈為武,隻能漢人說給漢人聽,北方蠻族不懂。能逃就逃,保命為要,留得青山在,春來澗水綠如藍。他不可能對李清照說,你行你上啊,時代不對。

何況,李清照寫了那首想你了詩,趙明誠不馬上回家,而是苦思冥想另外寫了五十首混作一堆找人欣賞、評鑒,已經說明趙明誠更愛自己。李清照還是非常幸福的,她屈居在趙明誠的生命之後,是對的。這才是人之常情,還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沒有我,你怎麼辦?我們苟活着吧。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可李清照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奇女子,亂世佳人家國情懷深重,寫了《夏日絕句》,把趙明誠給羞死了。真是意想不到,死于自己人之手。未知李清照是真愛國,還是愛那些身外之物。賈寶玉也沒有批評她一下。她性格很剛硬,這個判斷是沒問題的。

年輕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忘記名字了。

宮廷外已經炮火連天,但是西班牙國王依然不顧國家安危,挽着雪白肥大的襯衫,蠻橫地替自己患了重病的情人洗藥浴,把她按着浴缸裡使勁搓洗,企望藥到病除,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女人痛苦的尖叫聲混雜着炮火聲,分不清私情公情和天下大責。西班牙國王沒有“天下”的概念,也就沒有這個責任感。

男女之情,不管怎麼做,都是亂來。隻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朱淑真這首詩所言的。

落 花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依照朱淑真生活的環境,妒花風雨應該暗指她的公婆吧。林黛玉也是這麼寫的,風刀霜劍嚴相逼。朱淑真的命運就像《孔雀東南飛》裡的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一樣。

朱淑真寫的《圈兒詞》,即使在今天,也是大膽的,可以順利地點燃婆婆的妒火。她寫的詩詞都大膽直白。

中國婆婆是一種神奇的強勢存在,每天職業性地第三者插足兒子的婚姻。沒事去找人談個戀愛多快樂啊,卻以制造各種紛争為業、以制造家庭不和睦為樂,成了集體無意識。不管是玉皇大帝還是閻羅王,可能都拿她沒有辦法。他們也歸自己媽媽管呢。

古代的貞潔思維,引發婆婆變态的戀子情結,虐待兒媳,張愛玲的《金鎖記》寫得很明白。噢……不,曹七巧是變态地戀子,但完全是為了守住錢才拒絕邪淫的。張藝謀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挂》之類,各類出軌事件也很肮髒,不健康。不會戀愛,是一大病。《英國病人》把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出軌寫得很唯美,不知不覺讓人中毒。是以戀愛至上的朱淑真,真是遇人不淑,緣木求魚。娘家對她也不了解,再找好的夫婿就行了呀,居然把她的詩稿焚毀了,殘暴!

這世間有那麼多的妒花風雨、摧花辣手,不是碰到這個就是碰到那個,活着真是萬幸,祝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