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陌陌的新賺錢大法:90天淨賺6億

陌陌的新賺錢大法:90天淨賺6億

陌陌十年,始終擺脫不了灰産質疑。

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陌陌涉嫌婚戀交友欺詐”。該當事人稱自己一小時内在“月老直播間”内打賞了2900元,在拒絕繼續刷禮物之後,便被月老和女嘉賓拉黑。

實際上,在陌陌平台中,此類事件并不少見。在所謂的“相親直播間”中,開麥是一個價,視訊是一個價,交換聯系方式又是另一個價格。一環緊接一環,就等着使用者入圈。而直播相親這項明碼标價的生意,主動權永遠在平台與直播方手中。

更值得關注的,反倒是陌陌的新賺錢大法。雖然是以陌生人社交起家,陌陌如今的核心盈利點卻是直播業務。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直播服務為該集團貢獻了58%的營收。在以直播為核心的利潤引擎下,集團去年Q3實作營收37.6億,其中陌陌App貢獻了6億淨利潤。

不過,近年來陌陌直播業務逐漸顯露疲态。就如“相親直播”這樣,直播這個表面“性感”的生意始終無法擺脫道德争議,外加平台上不靠譜的現象,讓使用者逐漸對“陌陌們”失去興趣。而且,面對來自短視訊的競争壓力,陌陌的直播收入仍面臨收入增長壓力。

在越來越嚴的網絡監管環境下,陌陌終需擺脫灰産。可若要在陌生人社交與直播的标簽外尋找新的業務,陌陌新增長點在哪?如何讓資本市場相信自己的新故事?陌陌還沒有給出答案。

陌陌十年,難逃灰産

“我在陌陌上相親,一小時被騙走2900元!然後被女嘉賓拉黑。”

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陌陌涉嫌婚戀交友欺詐。該網友表示,自己于12月經陌陌消息進入一個“月老房間”,經月老再三邀約去相親後與女嘉賓相識。期間,月老多次要求他給女嘉賓刷禮物。一開始是幾十元的禮物,後續逐漸增加到幾百元,一千多元。在刷完1300的禮物後,月老又要求他繼續刷的時候,該網友拒絕,随後他被月老與女嘉賓拉黑,并且禮物未退,金額總計2900多元。

針對此事,陌陌很快做出回應,官方表示交友直播間隻是提供使用者之間社交破冰的平台,主播個人承諾成功交友、誘導贈送禮物的行為屬于違規行為,平台會予以堅決打擊和處罰。目前,平台已将相關主播進行永久封禁處理。

實際上,在陌陌上此類事件并非個例。在網頁上輸入“陌陌被騙”,顯示有13000多條相關搜尋結果。在投訴平台上,陌陌也有上萬條投訴内容。

一位與上述使用者相同遭遇的投訴者表示,進了陌陌軟體裡面的一個交友房,類似于相親一樣,主持人會一步一步誘導使用者消費送禮。

還有一位号稱花費了4281元刷禮物的使用者表示,主持人和嘉賓一直讓刷禮物,解鎖各種關系,以介紹對象為借口,嘉賓也在誘導消費,甚至微信公開要禮物。相親時遇到的主持人并未提前告知相親成功需要多少資金,隻是反複以各種借口誘導男嘉賓充值。“若連個禮物都沒有,那就是不夠真心。”

在使用者投訴中,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而相親直播也成為微商、博彩引流、酒托等現象之後,陌陌平台上的又一個灰産。

一位網際網路從業者對鉛筆道表示,很多紅娘和女嘉賓都是一夥的,說白了都是打工賺錢的,她們每天兩小時,按比例分成,每個月都有KPI。“其實這都是一些老舊的模式,一起收割韭菜的錢,至于平台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就得自己體會了。”

一位熟悉行情的業内人士告訴鉛筆道,在陌陌的直播模式中,通常官方抽50%,剩下的是主播和OW(房間/頻道榮擁有者)分。

這就使得在相關的直播鍊條裡,主播需要盡可能誘導使用者花錢,是以在所謂的“相親”直播間,開麥是一個價,視訊是一個價,交換聯系方式又是另一個價格。一環緊接一環,就等着使用者入圈。而直播相親這項明碼标價的生意,主動權永遠在平台與直播方手中。

靠直播輸血的陌生人社交

上個月,有媒體報道已更名為“摯文集團”的陌陌正式啟動港股二次上市計劃,對于這一消息,摯文集團表示“不予置評”。

傳聞是否屬實尚不得知,可陌陌二次上市的前景,很多人都并不看好。

一方面,陌陌母公司在美股市場上的成績并不理想。2018年6月以後,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陌陌股價就從最高點48.766美元一路下跌,直至跌破發行價再次探底。截至發稿日,陌陌的股價為7.3美元,總市值為14.38億美元。

陌陌的新賺錢大法:90天淨賺6億

關于股價,陌陌CEO王力曾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我們在美國找不到對标物,其實非常吃虧。”“我覺得我們股價被低估了,但别人可能覺得被高估了。”

另一方面,陌陌還存在别的問題需要解決。自陌陌2011年上線,迄今已十年,是國内老牌社交App。可現在這個“陌生人社交”巨頭,近兩年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

據摯文集團2021年第三季财報顯示,其季度營收、淨利均呈下降趨勢,實作營收37.6億元,同比下降0.2%;淨利潤4.0億元,同比下降11.7%。其中,陌陌App的淨利潤為6.111億元(約9480萬美元);探探的淨虧損為1.790億元(約2780萬美元)。

摯文集團的淨利潤唯一依靠陌陌App支撐。雖然以“陌生人社交”起家,但陌陌的盈利點并不在此。

據艾媒咨詢資料,自2015年起,中國陌生人社交使用者規模持續上漲,2020年中國陌生人社交使用者規模達6.49億人,但年增速逐漸放緩,預計7-8億的使用者規模會是陌生人社交行業的天花闆。但是陌生人社交的短闆也較為明顯——這個賽道的營收管道暫不明朗。

據财報,摯文集團營收有五個來源,但主要的收入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增值服務,包括虛拟禮物服務營收以及會員訂閱服務營收;另一項是直播服務(打賞抽傭),而直播也是摯文集團的基本盤。

财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直播服務為集團貢獻了58%的營收,實作21.67億元的收入,但同比減少8.8%,繼續延續2020年以來的直播負增長疲态。

從2014年上市時不被看好,到2018年因踩中秀場直播風口,找到了盈利模式,市值狂飙至百億美元,陌陌也算是經曆了大起大落。可如今患上“直播依賴症”的陌陌,又遇到了發展瓶頸,據莎莉文報告,秀場直播的紅利已經到頂,2019年開始,國内秀場直播的市場規模已經開始萎縮。

之前陌陌依靠切入直播獲得了一塊現金牛業務,以此建立了穩定的營收來源。但是在直播競争壓力下,陌陌面對着抖音、快手等超級App的競争,相比其他App業務上并無明顯優勢。如華泰證券指出,如今陌陌的支柱業務是直播,但“陌陌的直播業務仍處于轉型階段”。面對來自短視訊的競争壓力,陌陌的直播收入仍面臨收入增長壓力。

更為頭疼的問題是,直播這個表面“性感”的生意,始終無法擺脫道德争議,外加平台上不靠譜的現象增多,面臨的争議越來越多。也讓使用者逐漸對陌陌們失去興趣。

同樣是2021年第三季财報顯示,該公司付費使用者已經連續4個季度下滑。2020年第三季度,其付費使用者去重後總數達1310萬,包括探探付費使用者410萬。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這兩項資料分别為為1220萬和290萬。

一部分使用者,正在抛棄陌陌。

陌陌的新增長點在哪?

當然,陌陌也在求變,在過去幾年做了非常多的嘗試。

首先是大手筆收購。2018年初,陌陌選擇收購了探探。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在當時,探探從使用者性别、年齡上都與陌陌形成了互補。

在陌陌收購探探初期,确實帶來了不錯的反響。但是,如今探探定位和産品模式正在和陌陌趨同,男女使用者比例開始失衡,面對Soul這樣的産品也缺乏競争力。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财報顯示,經過極速增長的探探的付費使用者正在降低。

其次是大量推出新産品。2019年,陌陌先後釋出了ZAO、是他、赫茲、cue 、哈你、瞧瞧等數十款泛社交泛娛樂 App,還推出過以照片為媒介的“MEET”和“對對”和“牽手戀愛”兩個主打婚戀交友的平台。然而,除了ZAO一夜爆火并在幾天後下架,其餘産品并未掀起太多水花。

再次是積極出海。過去幾年,單是出海的陌生人社交App,陌陌就至少做了四款。2012年,上線一年的陌陌就曾推出海外版本“MO”;2014年,陌陌借上市之機推出“Blupe”;2019年,陌陌針對東南亞市場推出基于LBS (即地理位置) 的“Olaa”。有報道稱,去年,陌陌面向中東市場推出遊戲社交APP“Vago”和靈魂社交産品“Soulchill”。

可這些産品大多數的發展軌迹都是,産品誕生,然後失敗。

除了社交賽道,陌陌旗下目前的主要業務還有陌陌影業和酷博特文化,覆寫影視、音樂等文娛領域。但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文娛影視行業本身蛋糕小,且競争激烈、風險高、不可控,也很難真正為陌陌帶來穩定的營收。而泛社交和短視訊領域,也各有超級頭部玩家。

另外,從改名也可見陌陌的決心,在努力擺脫外界對陌陌的單一印象。如現CEO王力在内部信中表示,“公司新的中英文名稱表達了我們未來對于科技和文化相融合的美好願望,科技會驅動文化,而文化會承載科技,它們互為因果,我們互為依托。”

具體方向的話,王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有提到過,“(陌陌)原來的邊界就是社交。我要做的話,會想辦法拓展邊界,不拘泥于社交,我希望對我們公司的定位,未來不是隻聚焦在泛社交、泛娛樂,而是聚焦更長遠的發展,去思考業務的邊界在哪兒。”

總而言之,縱使去年年初開始,摯文集團就已着手進行改革,但至今仍尚未見太大的成效。

“若要打破陌生人社交這個标簽尋找新的業務,陌陌新增長點在哪?如何讓資本市場相信自己的新故事?”一位業内人士對鉛筆道表示,這是陌陌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沒有給出讓人信服的答卷之前,一切都是空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