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達玉潔
3月7日,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紐約證交所代碼MBLY,其資本估值将達到500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美股最大規模的上市股票之一。

英特爾在2017年就以大約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公司,雖然目前Mobileye新股的發售數量和價格尚未确定,但是市場預計500億美元的估值,占英特爾目前2000億左右美元市值的四分之一!
那麼Mobileye真的可以達到這500億美元的估值嗎?
Mobileye憑什麼撐起500億?
根據英特爾最新的财報顯示,Mobileye在2021年的收入為 14 億美元,同比增長 43%,營業利潤為4.6億美元。如果Mobileye可以在今年繼續保持良好勢頭,那麼将為英特爾帶來大約 20 億美元的收入。
銷量方面,Mobileye 産品線中的關鍵産品之一是Mobileye EyeQ系列晶片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舉個例子,2019年,EyeQ 系列晶片全年實作出貨 1740萬,占整個市場總額的20%,淨收入8.79 億美元。2020年依舊保持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22%。
據Yole資料統計,2020年運算型ADAS與雷達、攝像頭、雷射雷達的全球市場達到86億美元的銷量。顯然,作為這個賽道的龍頭,Mobileye估值500億美元是可以達到的。
Mobileye 首席執行官 Amnon Shashua
不僅如此,Mobiley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也說,“Mobileye自加入英特爾大家庭以來,實作了增長加速,自收購以來每年晶片出貨量、收入和員勞工數幾乎都翻了三倍!”
那麼英特爾是如何發現這樣一家優秀的汽車科技公司的呢?
我們知道,英特爾是早其參與到自動駕駛市場的“大廠”之一,敏銳嗅到自動駕駛這塊“香饽饽”後,主要産業在電腦方面的英特爾卻來不及自主研發。這時,一家擁有完整自動駕駛軟體及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Mobileye出現“映入眼簾”。
全球領先的汽車科技研發公司
位于耶路撒冷的 Mobileye 總部 I 圖源 CleanTechnica
出生于以色列的Mobileye是一家汽車科技研發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L2級自動駕駛晶片供應商。成立于1999年,曾在于2014年上市,市值一度達到139.2億美元。在2017年被英特爾收購後退市。
Mobileye的創始人Amnon Shashua,原是希伯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他将學術研究應用于視覺系統技術解決方案,為無人駕駛汽車提供自适應巡航控制和變道輔助功能,讓無人駕駛汽車實作了在行駛中僅使用攝像頭和處理器上的軟體算法即可檢測車輛的功能。
Mobileye的主要産品是單目視覺ADAS系統,也是最早進入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行業的企業,該公司還在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和大資料洞察的駕駛政策開發上具有全球領先地位。
這樣一家世界領先的汽車科技研發公司卻也遭遇過信任危機,最著名的就是與特斯拉的“分手事件”。
Mobileye的信任危機
Mobileye的“成名”最早卻是靠特斯拉被大衆所知。2016年7月26日,作為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商,Mobileye單方面宣布和特斯拉分道揚镳。“分手”原因衆說紛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大家傾向于一場車禍。
2016年5月,特斯拉車主Joshua Brown在駕駛Model S汽車過程中使用了半自動駕駛模式後與一輛卡車相撞,不幸身亡。此次車禍讓自動駕駛圈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人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對于此次事故,特斯拉與Mobileye各執一詞:
特斯拉強調事故的主要原因是Mobileye提供的攝像頭與雷達識别錯誤,而這種頗有推卸責任的說辭讓Mobileye略感“不爽”。Mobileye認為,如果不是特斯拉對車主的開啟太過寬泛的自動駕駛的權限,就不會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
陸續被車企“抛棄”的Mobileye
從特斯拉事件中就可以看出,Mobileye對權限開放是謹慎的,保守的。比如,車企無法對Mobileye提供系統,進行算法上的修改與調整。而這種不夠“open”的做法,也導緻Mobileye被許多車企陸續“抛棄”。
不僅如此,随着谷歌、蘋果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開啟晶片自主研發時代,加上英偉達、黑芝麻等晶片行業競争對手的左右夾擊,Mobileye行業龍頭的桂冠也岌岌可危。
2021年11月16日,寶馬汽車宣布與高通達成合作,将在其下一代智能汽車中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自動駕駛平台,這意味着Mobileye與寶馬的合作即将終結。
國産車方面,蔚來在2021年1月10日宣布,新一代電動汽車将采用英偉達NVIDIA DRIVE Orin系統級晶片。蔚來曾經與Mobileye合作十分緊密,曾經一度将L4以上的研發都交給Mobileye。
并且,ES8也是全球首款搭載Mobileye EyeQ4晶片的量産車型。
那麼為什麼蔚來卻“抛棄”了Mobileye,牽手英偉達(NVIDIA)呢?是因為蔚來這種自動駕駛公司,都有早計算平台上進行自主二次開發的需求。顯然,Mobileye已經滿足不了它了。
蔚來ES8 I 圖源 CnEVPost
2021年6月7日 ,理想宣布2021款理想ONE上市,全新的國産地平線征程3晶片取代了原來的Mobileye Q4晶片。理想汽車CTO王凱道出原因,“公司之前與Mobileye合作都是由對方提供的,比如感覺算法等,雖然系統已經足夠成熟,但不夠開放,理想能夠自主參與的程度比較小。”
地平線征程3晶片
雖然Mobileye在其新開發的EyeQ5上面,強調“Open Software Platform”的産品特性。但是想要逐漸實作軟體算法的全棧自研的國産車企,顯然對Mobileye的“OPEN”程度依舊不滿意,它們更青睐開放度高的晶片産品。
盡管很多車企逐漸“抛棄”Mobileye,但Mobileye勢頭不減,并在2022年1月4日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了其專為自動駕駛打造的EyeQ Ultra系統內建晶片,同時宣布與福特、大衆和國産汽車極氪汽車達成戰略合作。
Mobileye的上市,讓看好它的人充滿希望,認為一顆汽車晶片市場的巨星即将冉冉升起,相信以目前接近市占率8成的亮眼資料,穩坐“ADAS”第一的桂冠沒有問題,并且将會成為晶片第一股。但不看好的人,則認為曾經的業内霸主Mobileye将難以力挽狂瀾,并且會被英偉達、高通、華為和地平線等競争對手逐漸瓜分市場佔有率。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