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作為典型的NPE公司,Paice被迫在兩年前選擇開放USP6209672專利,被迫開放的專利給了中國品牌巨大的跳闆,通過這項技術成功開啟了混動天涯。

其實有專業人士分析過,國内的混動技術除了P2架構的簡單衍生品,一些企業比如說DHT和DM-i從技術上來說同宗同源, 在USP6209672專利的基礎上引入每個企業的工程思維,帶來不同的技術方向以及産品表現力。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沒錯兒,專利的根本是一樣的,但技術表現甚至産品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

具體的表現是,有的企業能夠在饋電油耗控制上做的很好,有的企業無法壓縮成本最終把産品賣出了天價,而有些企業則無法從根本上做好品質,三天兩頭出問題,一次次還都是大問題。

這種說法不難了解,同樣的愛信變速箱給到不同的企業,比對出來的效果還是不一樣,就算企業直接把零配件給你,你也不一定能玩得轉,這考量的是企業工程師的能力以及生産的高低水準。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大規模量産的工業時代,不同企業拿到技術專利的起點是完全不同的,就拿比亞迪來說,理論上來說技術專利起點是一樣的,但人家就是把DM-i推上了神壇。

有人說,DM-i的成功是因為這個專利,而專利本源說明了其實DM-i和其它的國産混動沒有差別,是以買DM-i和買其它混動是一樣的。

其實我有不同的想法,比亞迪是十五年技術、生産儲備積累,在技術專利開放前就已經擁有豐富的營運經驗,USP6209672專利隻是一個機會,隻是草船借箭的一個東風。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不要忽視比亞迪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晶片技術儲備以及刀片電池的強勢優勢。

同樣的混合動力SUV,比亞迪宋Pro DM-i可以把價格壓到13萬,科技、尺寸、安全、混合動力架構一樣都不少,其它拿到USP6209672專利的企業如果造這種産品,成本至少上浮20%,這種大規模量産的技術性優勢要比專利更重要,也更難以超越。

此外,不少人消費比亞迪并不止認可其DM-i技術方向,還認可其出色的三電優勢,比如說同樣的電池,刀片就是更穩定,同時電驅、電控以及整體布局帶來的良好操控也更優秀。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當Paice開放專利的時候,我才知道比亞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強

這些可都是技術專利以外的東西,獲得這種技術需要一次次的對産品改進,需要工程師大量的反複測試,尤其是對混動品質的控制,混動布局的調整以及如何創造出更具有駕駛樂趣的産品。

開放專利隻是給企業省去一部分麻煩,能否造好車跟開放專利沒有必然關系,沒有能力的企業給了專利也是白搭,能力強的企業其實也不在乎專利是否開放。

專利隻是一部分NPE公司斂财的工具,開不開放不影響企業的實力,更不會讓各方面都非常拉垮的産品變的優秀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