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作为典型的NPE公司,Paice被迫在两年前选择开放USP6209672专利,被迫开放的专利给了中国品牌巨大的跳板,通过这项技术成功开启了混动天涯。

其实有专业人士分析过,国内的混动技术除了P2架构的简单衍生品,一些企业比如说DHT和DM-i从技术上来说同宗同源, 在USP6209672专利的基础上引入每个企业的工程思维,带来不同的技术方向以及产品表现力。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没错儿,专利的根本是一样的,但技术表现甚至产品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

具体的表现是,有的企业能够在馈电油耗控制上做的很好,有的企业无法压缩成本最终把产品卖出了天价,而有些企业则无法从根本上做好质量,三天两头出问题,一次次还都是大问题。

这种说法不难理解,同样的爱信变速箱给到不同的企业,匹配出来的效果还是不一样,就算企业直接把零配件给你,你也不一定能玩得转,这考量的是企业工程师的能力以及生产的高低水平。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大规模量产的工业时代,不同企业拿到技术专利的起点是完全不同的,就拿比亚迪来说,理论上来说技术专利起点是一样的,但人家就是把DM-i推上了神坛。

有人说,DM-i的成功是因为这个专利,而专利本源说明了其实DM-i和其它的国产混动没有区别,所以买DM-i和买其它混动是一样的。

其实我有不同的想法,比亚迪是十五年技术、生产储备积累,在技术专利开放前就已经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USP6209672专利只是一个机会,只是草船借箭的一个东风。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不要忽视比亚迪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芯片技术储备以及刀片电池的强势优势。

同样的混合动力SUV,比亚迪宋Pro DM-i可以把价格压到13万,科技、尺寸、安全、混合动力架构一样都不少,其它拿到USP6209672专利的企业如果造这种产品,成本至少上浮20%,这种大规模量产的技术性优势要比专利更重要,也更难以超越。

此外,不少人消费比亚迪并不止认可其DM-i技术方向,还认可其出色的三电优势,比如说同样的电池,刀片就是更稳定,同时电驱、电控以及整体布局带来的良好操控也更优秀。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当Paice开放专利的时候,我才知道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有多强

这些可都是技术专利以外的东西,获得这种技术需要一次次的对产品改进,需要工程师大量的反复测试,尤其是对混动质量的控制,混动布局的调整以及如何创造出更具有驾驶乐趣的产品。

开放专利只是给企业省去一部分麻烦,能否造好车跟开放专利没有必然关系,没有能力的企业给了专利也是白搭,能力强的企业其实也不在乎专利是否开放。

专利只是一部分NPE公司敛财的工具,开不开放不影响企业的实力,更不会让各方面都非常拉垮的产品变的优秀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