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低溫有利于長壽的又一新證據:土撥鼠的冬眠

低溫有利于長壽的又一新證據:土撥鼠的冬眠

導讀

作為一名合格的“抗衰達人”,怎能不對日新月異的延壽科技了如指掌?

關注時光派追新速遞專欄,這裡收錄最新鮮的延壽資訊,帶你第一時間連結全球前沿長壽科技動向。

從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開始算起,人類在追求長壽的路上已經好幾千年了。随着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抗衰老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相關的研究日新月異,但很少有科學家去關注那些長壽動物的奧秘。

直到最近幾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Steven Austad教授呼籲科學家去關注那些衰老較慢、壽命較長的動物,而不是隻埋頭于研究實驗室的小白鼠。

時光派在前不久就報道過他的這些觀點,可以關注我們,翻閱我們的曆史文章,他表示動物數十億年的進化可能已經解決了我們目前難以克服的衰老和長壽研究中的挑戰。

或許是受到Steven Austad教授的影響,部分科學家開始研究衰老較慢的動物,如小白鼠的親戚——黃腹土撥鼠,雖說是親戚,但是兩者的關系并不是特别近。黃腹土撥鼠是齧齒目松鼠科,與松鼠血緣關系更近,而小白鼠是齧齒目鼠科。此外,它們的壽命也是天差地别,土撥鼠的壽命可達15-20年,是小白鼠壽命的10倍左右。

加州大學的科研團隊從黃腹土撥鼠入手,将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自然生态學與進化》雜志上,他們發現黃腹土撥鼠在地下冬眠的7-8個月内幾乎停止了衰老。

低溫有利于長壽的又一新證據:土撥鼠的冬眠

冬眠是一種進化适應,允許動物在沒有食物且溫度非常低的惡劣季節性環境中生存,在小型哺乳動物(如土撥鼠)中很常見。

這項研究是首項關于野外土撥鼠的衰老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黃腹土撥鼠在性成熟後(2年),就會有這種抗衰老現象。通過對黃腹土撥鼠血液樣本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冬眠期間,黃腹土撥鼠的表觀遺傳衰老幾乎停止了。

低溫有利于長壽的又一新證據:土撥鼠的冬眠

黃腹土撥鼠的冬眠其實是有周期的,包括一個持續一周或兩周的新陳代謝抑制期和持續不到一天的新陳代謝期,這兩個周期交替進行。在冬眠期間,呼吸會大幅減慢,體溫驟降到接近冰冷岩石的程度,以此來降低能量消耗。

土撥鼠在冬眠期間,每天隻燃燒一克的脂肪,這對于體重5000克到6000克的土撥鼠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堅持個幾百天不是問題。

而到了活躍的夏季,土撥鼠就會大吃大喝,體重會增加一倍,這樣它們就有足夠的脂肪來度過下一個冬眠期。土撥鼠的冬眠長達7-8個月,期間不吃不喝,而結束冬眠後,大約4個月大吃大喝,派派覺得這與我們之前講的16:8斷食法(隻在8小時内進食)很相像。

研究人員說,所有這些與冬眠有關的條件如食物消耗減少、體溫低和新陳代謝降低,都可以用來對抗衰老過程并促進長壽。并且他們認為其他冬眠的哺乳動物身上也會有類似的現象,因為分子和生理變化是相似的。

低溫有利于長壽的又一新證據:土撥鼠的冬眠

既然冬眠能延緩衰老,那麼人體也可以冬眠嗎?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還不行,但人類在追求冬眠這件事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低溫療法就是其中一種,可以了解為“低級”的冬眠,昏迷了 6 年之後醒來的車王舒馬赫就是依靠低溫治療來減少長時間的昏迷對大腦的影響。低溫療法的成功意味人類的冬眠或許是可行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