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BA.2突變株已在全球40多國被發現,在所有基因組的測序中,BA.2的比例也在上升,顯示出BA.2在不同國家地區都有成為主流突變株的潛力。從傳播速度來看,BA.2相比BA.1确實要更快。不過BA.2的緻病性是否更加嚴重,根據現實世界跟蹤的情況,還沒有看到二者有顯著的差別。
查證者:Y博丨遺傳學博士,科普作者,新藥研發從業者
在Omicron的新增病例數量在全球開始下降的時候,又有一個突變株開始引發關注——Omicron的分支BA.2。最近也有報道在說BA.2傳播更快,或者會導緻更嚴重的病情。那麼,BA.2究竟會對疫情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有潛力占據主流
BA.2現在很受關注,因為它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被發現,可以說是有國際影響力了。此外,在所有基因組的測序中,BA.2比例在上升,也就是說它看起來對其它突變株有競争優勢,在往主流突變株這個方向靠。
截至2月14日,在遞交到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資訊庫GISAID的序列比例裡,BA.2在10個國家占據了新增病例的大多數(>50%),其中包括多個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菲律賓。現在香港的疫情也主要是BA.2。
遞交到新冠基因組序列庫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受不同國家測序能力、抽樣數量影響,未必準确反映突變株的實際流行比例。如果單獨看不同國家自己的跟蹤,在南非,BA.2的比例從2月4日的27%增加到2月11日的86%。丹麥則在2021年底的20%上升到2022年1月上旬的45%。
需要注意的是,BA.2占比上升的國家中,既有Omicron高峰已過,整體病例數下降的國家,也有Omicron疫情剛暴發的地區,顯示出這個亞株在不同國家地區都有成為主流突變株的潛力。
二、傳播速度更快
如今世界的主流突變株是Omicron的BA.1,是以現在讨論BA.2的特點一般是在和BA.1比。現在非常明确的一個特點就是BA.2的傳播速度要比BA.1還快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國家BA.2的占比在上升,甚至占據主流。
比如,丹麥比較BA.1與BA.2在當地的增長速度,發現BA.2的傳播能力在BA.1的基礎上有30%的提高。英國與丹麥也都做了在BA.2與BA.1在家庭中的二代發病率(secondary attack rate)比較,均發現BA.2在家庭中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更高,如英國的研究顯示BA.2在家庭中的二代發病率達13.4%,而BA.1是10.3%。
為什麼BA.2傳播速度比BA.1更快?這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從具體的突變而言,BA.2與BA.1有不少差異(見下圖):

圖:奧密克戎各個變異株突變位點重合情況的示意圖
人體對這兩個突變株都能産生免疫反應,而丹麥對兩個突變株在家庭傳播的比較發現,在未接種疫苗的人中,BA.2的傳播也比BA.1更快,這些初步研究在指向BA.2是自身的傳播能力比BA.1更強,而不是免疫逃逸更嚴重。
三、緻病性未必更嚴重
比BA.1傳播速度更快的BA.2,會導緻更嚴重的病情嗎?最近一項日本的研究引發很多關注,這項研究顯示倉鼠感染BA.2後的疾病嚴重程度大于BA.1,即BA.2可能比BA.1的緻病性更強。
這項研究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不過這隻是很初步的研究,在現實世界中,從英國、丹麥與南非的跟蹤來看,BA.2與BA.1在緻病性上沒有表現出差別。例如在南非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9萬5千例新冠陽性感染,發現在BA.2感染中3.6%的人需要住院,BA.1是3.4%,沒有顯著差別。
不過要注意的是,英國、南非與丹麥都是新冠免疫基礎比較高的國家,英國與丹麥疫苗接種率非常高,南非則是過往自然感染很多的,同時人口結構也更年輕,是以這些國家觀察到的結果也要謹慎解讀。比如現在香港BA.2引起大規模疫情,當地老年人中疫苗接種率又低,就需要警惕是否會出現較多重症。
四、對疫情影響或許有限
最重要的是,從目前的資料來看,BA.2對全球整體疫情的影響或許是有限的。雖然最近BA.2在全球新增病例中的占比不斷增加,但整體的新冠感染病例卻仍在不斷下滑。這顯示BA.2可能不會引發新一波的全球疫情。
為什麼Omicron在BA.1為主導時引起了如此大的疫情,而BA.2傳播速度更快卻不太可能引發新一波疫情呢?
這是因為BA.2在免疫逃逸方面與BA.1是比較類似的。從血清中和實驗來看,三針mRNA疫苗接種者的血清中和兩個亞株的能力是類似的。英國的研究也發現接種完增強針後,對BA.2與BA.1的有效性是類似的(BA.1有效性63%,BA.2有效性70%)。
而且感染過BA.1形成的自然免疫對BA.2也有保護作用。丹麥的一項研究檢查了Omicron占主導後的14萬個病毒測序結果,分析是否有二次感染的情況。發現在感染後1-2個月内,隻有263例二次感染。其中190是BA.2導緻的二次感染,不過隻有47例是先感染BA.1再感染BA.2,剩下的都是先感染Delta。二次感染集中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症狀都比較輕。這顯示BA.2雖然可以突破過往Omicron BA.1感染帶來的自然免疫,但突破感染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以輕症為主。
現在全球很多地方的疫苗接種率比較高,又在近期出現過大量的BA.1感染病例。這種情況下,BA.2要面對的人群免疫屏障是非常高的,是以很難在全球引發新的一波疫情。
不過由于傳染性更強,在全球來看,BA.2的出現可能會讓Omicron這一波疫情病例的下降速率減緩,形成一個長尾效應。而且研究顯示,一些對BA.1有效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對BA.2可能會出現有效性下降。這些都要求我們對BA.2仍要保持警惕态度。
本文編輯:courtneyli
關注【較真】,擷取更多靠譜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版權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