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芯擎科技獲中國一汽數億元投資,7nm晶片三季度量産

芯擎科技獲中國一汽數億元投資,7nm晶片三季度量産

車東西(公衆号:chedongxi)

作者 |Alice

編輯 |Juice

芯擎科技再獲數億元投資!

車東西3月9日消息,近日汽車晶片企業芯擎科技宣布獲得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數億元戰略投資。據悉,資金将用于更先進晶片的研發和部署。

芯擎科技與中國一汽将在車規級、高算力晶片領域展開合作,提升一汽集團旗下品牌汽車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的自主創新,共同推進汽車晶片國産化程序。

去年12月,芯擎科技釋出了國内首顆7nm車規級座艙晶片“龍鷹一号”,填補了國内7nm車規晶片的空白。此次獲得一汽投資,也将加速芯擎科技的進一步發展。

一、性能對标高通旗艦 今年3季度量産

芯擎科技能夠獲得一汽的助力,與其在汽車晶片領域所具備的優勢分不開。

芯擎科技的“龍鷹一号”晶片采用7nm制程,晶片面積僅有83平方毫米,內建了87層電路、88億個半導體。

這顆7nm SoC,就是要全方位對标高通的8155晶片。“龍鷹一号”的CPU算力能夠達到90~100K DMIPS,GPU算力900+GFLOPS,NPU算力達到8TOPS。此外,還有顯示處理器VPU、DDR5記憶體、PCIe 3.0通道、UFS存儲以及DSP處理器等。

“龍鷹一号”的CPU采用Arm Cortex-A76核心,擁有很強的整數和浮點運算性能,能夠輔助提升機器學習時的綜合性能。此外,更高的主頻能夠以非常優秀的效能比實作計算。

GPU部分采用多核心政策,通過提升微架構效率,并且配置大容量的緩存。在相同的時脈速度下,浮點運算、紋理和像素吞吐量都得到更好的提升。

芯擎科技獲中國一汽數億元投資,7nm晶片三季度量産

龍鷹一号性能參數

此外,“龍鷹一号”還配備了一個顯示處理單元(VPU),通過在固定功能硬體中進行疊加、旋轉、高品質縮放等圖像處理任務,能夠減少GPU的工作負載,圖像顯示會更加絢麗。

在AI性能方面,“龍鷹一号”專用AI處理器,采用适用于AI算法的指令集,通過指令驅動向量處理單元、固定AI算法處理單元,能夠實作複雜網絡的組合的操作。例如,在AR導航内可以高效識别出道路辨別、交通辨別,并可以有效準确的實作對象分離操作。

芯擎科技CEO汪凱博士曾透露,“龍鷹一号”流片成功後,将持續做性能優化以及安全性、穩定性驗證。今年三季度,“龍鷹一号”将實作量産。

目前,芯擎科技正加緊與國内車企及一級供應商合作,完成在不同車型的測試和內建,為上車量産做好準備。

在未來産品規劃上,芯擎科技現已經開始“龍鷹二号”晶片的研發。

二、核心團隊經驗豐富 研發中心按特長分工

芯擎科技于2018年成立,專注于設計、開發并銷售先進的汽車電子晶片,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駕駛的樂趣”為發展使命,緻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汽車電子高端處理器提供商。

團隊的研發人員大多有飛思卡爾、AMD、高通、英偉達、瑞薩電子、海思、展銳等國内外頭部晶片企業的研發經曆。在加入芯擎科技之前,許多研發人員已經有10~15年的晶片行業研發經曆。

芯擎科技CEO汪凱博士,于2019年4月加盟芯擎科技。加盟芯擎科技之前,汪凱博士曾任華芯通半導體首席執行官,SanDisk亞太區銷售副總裁,Freescale半導體銷售和市場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在晶片行業從事研發工作已經近30年。

芯擎科技獲中國一汽數億元投資,7nm晶片三季度量産

芯擎科技CEO汪凱博士

在擁有兼具高端伺服器晶片和傳統汽車晶片開發經驗和量産案例的團隊的情況下,芯擎科技能完整提供從傳統汽車電子架構到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電子架構中的全部核心處理器晶片。

目前,芯擎科技在武漢、北京、上海以及美國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汪凱博士介紹,幾個研發中心是根據人才的特點和專長安排分工,且都有軟體、硬體團隊。其中北京、上海研發中心的各有上百名研發人員,武漢研發中心有六七十人。

結語:國産汽車晶片加速邁向先進制程

在智能汽車大潮中,車企已經認識到軟體和服務的重要性,然而硬體同樣也是重要一環。2019年,特斯拉推出自研自動駕駛電腦Hardware 3.0,至今仍是汽車行業的頭部自動駕駛硬體,同時也能實作更多自動駕駛功能,自研晶片的意義不言而喻。

近年來,國内晶片行業遭遇挫折,也正催生一批汽車晶片的新勢力。除芯擎科技外,地平線、黑芝麻智能、芯馳科技等晶片企業也正将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中央網關晶片帶入汽車行業。國内汽車晶片業正一步步邁向先進制程,造芯夢正逐漸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