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市德科立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科立”)主要從事光電子器件行業,主營業務涵蓋光收發子產品、光放大器、光傳輸子系統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産品被廣泛應用于通信幹線傳輸、5G前傳、5G中回傳、資料鍊路采集、資料中心互聯、特高壓通信保護等。
自2021年10月12日送出申報稿以來,在經曆短短不到半年時間的問詢之後,德科立便迎來了上會稽核的檔口,如此短暫的問詢時間在拟IPO項目中并不多見。不過,問詢時間較短并不代表企業問題不多,相反,德科立存在的諸如報告期内控制權變更、被子公司股東起訴抽逃出資、大股東轉變為大客戶的諸多問題頗有看點。
大股東變大客戶
1999年時,中興通訊與自然人吳培春、魏玉共同出資設立了德科立的前身中興光電子,注冊資本為800萬元,其中中興通訊以現金及技術出資520萬元,魏玉現金出資104萬元,魏玉現金出資104萬元,彼時的中興通訊作為大股東占有公司65%的股份,公司名稱也帶有着濃濃的“中興”烙印。
然而,在經過數十年的經營之後,發展風頭正盛的德科立的大股東中興通訊卻選擇退出了公司的控制權,目前,中興通訊通過紅土湛盧及深創投僅間接持有公司1.71%的股份,對于中興通訊退出公司的原因,德科立以中興通訊聚焦主業為由。
然而,中興通訊雖然不再是德科立的大股東,但卻似乎對公司的發展依舊“照顧”,這種藕斷絲連的感覺不禁讓人質疑起中興通訊退出德科立的真正原因。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德科立實作營收分别為2.64億元、3.87億元、6.65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别為0.14億元、0.47億元、1.42億元,報告期内,德科立的業績突飛猛進,而在這背後中興通訊可謂是功不可沒。2018年至2020年間,中興通訊為德科立貢獻的收入分别為0.96億元、2.15億元和3.65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别為36.27%、55.59%和54.94%,其中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的時間裡占比超過了大客戶依賴的50%的标準,同時,截至2021年11月30日,德科立在手訂單金額為4億元,其中中興通訊占比69.5%,正是由于中興通訊的功勞,德科立才得以快速達到科創闆的上市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通訊作為德科立曾經的大股東,如今的大客戶,中興通訊對德科立的采購價格也頗為優惠,報告期德科立向中興通訊銷售的同類型産品價格均低于其他客戶,其中10G 10km及以下光收發子產品産品,中興通訊采購均價較其他客戶優惠25.86%;100G 80km及以上光收發子產品産品,中興通訊采購均價較其他客戶優惠22.51%;固定增益光放大器産品,中興通訊采購均價較其他客戶優惠24.02%,對此,德科立雖然表示系中興通訊向德科立采購金額較大,議價能力較強,但這一解釋是否合理還有待考證。
德科立的創始大股東中興通訊,在公司發展勢頭正盛時選擇退出,這一情況本就比較罕見,更為可疑的是,中興通訊在退出控制權後卻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大客戶,這不得不讓人産生了質疑,作為與德科立存在經營範圍重合的中興通訊是否利用退出公司控制權的手法來規避同業競争?那更深一步的思考,中興通訊對于德科立的經營運作還能夠繼續施加多大的影響力?而德科立在老股東中興通訊的“關照”之下又是否具有經營獨立性?
經營現金流承壓
招股書披露,德科立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占流動資産的比例較大,未來随着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的餘額将随之增長。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德科立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别為8277.24萬元、7446.52萬元、13401.28萬元及22514.50萬元,公司應收票據賬面價值分别為6447.13萬元、14035.19萬元、18885.68萬元以及14402.87萬元,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合計占各期流動資産的比例分别為 50.30%、54.41%、46.21%及 51.87%,其中,公司的應收票據中的商業承兌彙票上升幅度極大,由2018年末的5629.22萬元猛增至2020年末的18891.53萬元。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的規模的不斷擴大也為德科立的現金流帶來了極大的壓力,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德科立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分别為-0.02億元、-0.52億元、-1.75億元和-0.3億元,已連續四期為負,且經營現金流缺口呈現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德科立也坦言,如果主要客戶的财務狀況突然出現惡化,将會給公司帶來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無法及時收回的風險,進而将加劇公司的營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