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驅車沿着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故道一路前行,搖下車窗,風吹來。恍惚間,感覺推開了曆史的一扇窗,看見時光深處的大運河,一路流淌,自信而從容。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中國三大線性世界文化遺産: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

作為這三大線性世界文化遺産之一,中國大運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末期,全長近3200公裡,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中國人用2500多年時間,與自然共同完成了這一壯麗奇觀。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被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但對于許多淮北人來說,在1999年之前,大運河是人們代代相傳的“隋炀帝下江南去揚州看瓊花時龍舟經過留下的豔史傳說”,是詩人白居易《隋堤柳》一詩中“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裡。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的詩情畫意。因為在淮北,地上已沒有流淌着的“活态”大運河。

隋堤,位于淮北市濉溪縣的百善、鐵佛、臨渙、四鋪等鄉鎮,西與河南交界,東至淮北與宿州市交界處,全長41.5公裡。在淮北濉溪縣的隋堤沿線,至今仍然流傳着隋炀帝隋堤植柳護嬌娃、木鵝試水探深淺、賜柳姓楊推皇恩等傳說。甚至于曾在1999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柳孜運河遺址所在地的百善鎮以及柳孜村的地名,也都與這些傳說有關。據《太平寰宇記》記載,“百善”這個地名因“為古百戰道也”,而後世相傳取其相近音,“百戰”遂為“百善”。但在百善鎮,千百年來民間卻盛傳另一版本:“百善”原為“白撣”,在隋炀帝下江南龍舟經過此地時,當地官員奏報此地民風淳樸善良,隋炀帝大喜,遂改“白撣”為“百善”。至于“柳孜”,傳說隋炀帝讓人植柳在河堤,龍舟至此時,面對兩岸煙柳,這位天子即興賦詩,因而得名“柳江口”,後被稱作“柳孜”。唐末五代時文人毛文錫曾作《柳含煙·隋堤柳》:“隋堤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裡。龍舟鳳舸木蘭香,錦帆張。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笙歌未盡起橫流,鎖春愁。”

時光裹挾歲月的風沙,抹去曆史的記憶,卻又留下草蛇灰線的印迹。在我們行走隋堤的過程中,總是聽到田間老農繪聲繪色地傳說,也可從厚厚的史料中抽絲剝繭般尋找到悠遠的資訊。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然而,真正喚醒湮沒在歲月中的隋唐大運河,卻是1999年的一次公路施工。當年,百善鎮隋堤沿線省道(S303)泗永公路施工過程中,發現大量瓷器等物品。是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準許,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淮北博物館、濉溪縣文管所等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對柳孜運河遺址進行了6個月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900平方米,出土了八艘唐代各種形狀的木船,一座北宋時期的石築台體,還有隋唐宋時期大陸南北方20多個窯口的4000餘件陶瓷器,其他為銅錢、鐵器、石器等。從瓷器的釉色和造型初步辨認的窯口有壽州窯、肖窯、吉州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建窯、定窯、越窯、長沙窯、均窯等隋、唐、宋時期的窯口。由此,一直困擾考古界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流經路線的問題終于有了明确答案,此次考古發現被評為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0年4月8日,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的鄭欣淼在柳孜實地考察後說:“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發掘是中國運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證明了大運河的流經路線,填補了中國運河考古的空白。”

坐落在淮北市博物館路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外觀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船。館藏1萬餘件文物中,70%以上為隋唐大運河淮北柳孜遺址出土的文物。6000餘平方米展廳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運河遺韻、盛世流光、柳孜盛景3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展廳。通過文物展示、遺址複原等形式再現了隋唐大運河的繁華盛景。

大業元年,隋炀帝下令開掘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運河的使用曆經隋、唐、宋三代,史稱隋唐大運河。經專家考證,通濟渠起于河南荥澤,至江蘇盱眙入淮河,在淮北境内全長41.5公裡,與隋堤互相印證,而柳孜遺址就位于通濟渠中段。通濟渠自開鑿以來,即成為隋、唐、宋南北經濟、文化交通大動脈,“舳舻相繼,連接配接千裡”,當時“半天下之财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

運河遺韻展廳裡陳列着一艘唐船。殘存的船身帶着尾舵穿越千年時光,見證了昔日的運河裡的波光潋滟,槳聲燈影。一次曆史的陰差陽錯,它沉澱在大運河底,變成了大運河曆史的一部分。千年之後,它重見天日,古船專家賦予它一個帶有地标性的名字——淮北舵。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在柳孜運河遺址,我們踏着木質階梯向下,進入遺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看到河床東部截面。以黃河水為水源的隋唐大運河,層層疊壓堆積成眼前這十六層清晰的文化層,記載着河道的演變,也記錄下文明的赓續。這部厚重的大典,被今人認真地閱讀。1999年探明的石築台物,當時被定為柳孜碼頭遺址。但在2002年的第二次考古發掘中,專家們根據先後發掘出的橋墩、大量散落在河道中的石碇等實物,證明這裡并非碼頭,而是通濟渠柳孜口處的一座橋,一座與《清明上河圖》上的虹橋形制相同的虹橋。站在橋墩上,遙想千百年前,這裡曾是“虹影卧澄波,登高供遠矚”。

河道的泥沙中,散落着一塊塊三角形且上面鑽有洞眼的石頭,這就是當年過往船隻在此靠岸時用來系船的石碇,由此也可以看出當年往來船隻之多、航運之盛。柳孜,早在唐宋時期即成為淮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重鎮,“運漕商旅,往來不絕”。據《宿州志》記載:“柳孜為巨鎮,有廟宇99座,井百眼。”可以想見,當年的柳孜口運河上舳舻相繼,沿岸門市林立,商販雲集,人流摩肩接踵。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作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産,中國大運河一直備受關注,對大運河文化的研究從政府官員、考古專家到高校學者乃至民間素人,不乏其人,觀點各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正如聊城大學運河研究院教授吳欣所言:運河的“運”在社會體系中,借助水的運轉,運河成為漕糧運輸、文化傳播、市場建構和社會平衡的載體;在文化體系中,運河之運又與傳統社會的國祚、文脈緊密相連。

通濟渠流淌着,從隋代一直流過來。歲月裹挾着河水,河水裹挾着泥沙,河床在年複一年地沉積、擡高,終于不經意間成了懸渠。南宋時期随着政權南移,運河的管理逐漸松弛,黃河數次大決口,泥沙俱下,通濟渠從此淤塞,這處繁華與文明也是以衰落下來,最終,被深深埋在地下,直到再次被喚醒,被作為“大運河文化帶”項鍊上一枚耀眼的珍珠,重煥光彩。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更多機會記錄下大運河申遺的曆程:

2007年12月,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為團長的全國政協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來淮考察。作為隋唐大運河的重要節點,淮北市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關注,奠定了淮北市在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領域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2月,淮北市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上司小組成立。

2009年10月,淮北市通過《大運河遺産(安徽·淮北段)保護規劃(2009-2030)》。11月,舉辦第五屆中國大運河文化節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高峰論壇。

2010年9月,國家文物局大運河遺産遴選組到淮北市開展大運河淮北段世界文化遺産點的遴選工作,柳孜碼頭遺址、柳孜鎮遺址、隋唐運河百善老街剖面遺址以及百善至柳孜隋唐運河遺址順利入選國家文物局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2011年底,柳孜遺址二期考古發掘場地拆遷全面完成。

2012年3月,省考古所組隊進入場地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2013年3月,國家文物局确定了大運河申遺31個遺産區。淮北市是其中之一,包含濉溪縣隋唐運河柳孜橋梁遺址、隋唐運河柳孜遺址段“一點一段”。

2013年9月,世界遺産中心專家前往柳孜運河遺址現場考察評估。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被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至此,淮北有了第一張世界名片。

曆史照進現實。站在隋唐大運河遺址上,推開了曆史的一扇窗,我們看到了過去,也看到了現在。透過這扇窗,我們也看到了世界,更讓世界看到了我們……

馮冬梅:推開曆史的一扇窗

有學者認為,大運河文化因水運而生,“活态性”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但千百年來,大運河曆經改道、疏浚、斷航甚至湮廢,猶如我腳下的這段遺址,在沒有被發掘之前,誰又能想到這裡曾過盡千帆?2500多年來,大運河在維護國家統一、繁榮社會經濟、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生動記錄着國脈的世代赓續,傳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即使改道了,斷流了,大運河文化仍然是流淌不息!

2016年,我跟随淮北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城市之間”采訪團前往河北省滄州市采訪。古老的大運河流經滄州253公裡,至今運河仍穿城而過。當淮北考古工作者在柳孜遺址發掘那一艘艘沉眠于地下的唐船,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展出那一件件宋代精美瓷器時,滄州的考古工作者也在東光縣運河東岸謝家壩遺址忙碌着。同淮北的柳孜遺址一樣,謝家壩遺址是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58個遺産點之一。

斷流甚至是被歲月深深埋在地下的通濟渠,曆經千年仍文脈不斷。大運河猶如一條光彩奪目的中華文明鍊,串聯起中國南北大地璀璨的多元文化,承載着國人豐富的時間記憶和文化基因,堅定着我們的文化自信,更好地構築着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隻待一朝,我們推開一扇窗,她又鮮活地向我們流淌過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如何做好大運河這篇大文章,淮北一直在探索。

2019年,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出台,淮北市濉溪縣、相山區、烈山區被劃入規劃核心區。其中,柳孜遺址列入國家“文化遺産保護展示工程”;臨渙古鎮列入“曆史文化古鎮建設”和“精品線路和統一品牌行動”;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列入“大運河博物館體系建設”;浍河列入“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工程”。淮北市積極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紮實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淮北段建設,助力文化旅遊和鄉村振興。如今,濉溪老城石闆街和隋唐運河古鎮每天遊客如雲。運河古鎮的隋唐草市被評為全省十佳夜遊街區,成為淮北及周邊市民休閑旅遊标志景點。位于大運河通濟渠柳孜段河堤北側的柳孜文化園,是國家準許實施的“世界文化遺産柳孜運河遺址”環境整治工程項目。

而行走隋唐大運河,也成了許多淮北人的一種文化自覺。2013年9月,66歲的淮北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張秉政發起了曆時3年的隋唐大運河曆史文化考察活動,并于2019年以一部近60萬字的《運河·中國:隋唐大運河曆史文化考察》著作,對隋唐大運河這一世界文化遺産進行緻禮和深情表達。這是一名學者的文化之旅,更多的人并不是在世界文化遺産的視野下,而是習慣于随時随心,沿着流淌過千年輝煌的隋唐大運河線路走一走,也許你未必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家國情懷,但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一種力量在無形地牽引着你,透過這扇推開的窗,去尋根……

來源 淮北市傳媒中心 | 作者 馮冬梅

編輯 謝永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