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今天是38國際婦女節,祝所有女性節日快樂!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聊“生孩子”這件事。

時值兩會,新聞報道了許多促進生育相關的提案,我和閨蜜們一直在關注和讨論着。

閨蜜說,關于生孩子這件事,社會各界都在發聲,最該發出聲音的,應該是我們這些普通的,真真切切在生娃養娃媽媽們。

我特别認同,是以趁着今天,我們的節日,也想和你們聊聊,更加希望聽到你們的聲音。

每一個真實媽媽的聲音,不該隻停留在日常的吐槽中,而需要被更廣泛地聽見。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圖檔來源:電視劇《82年生的金智英》

先按直覺,來一輪投票

1、“非婚内”生育的女性,享受合法産假、生育保險等一切權利;“非婚生”子女,在戶口、上學等各方面,享有與婚内生育的孩子們同等的權利。

A 第一直覺贊成

B 第一直覺反對

C 靠直覺無法判斷

2、延長男性“産假”并強制休假,各類提案從“休1個月”到與女性共享“6個月-1年”,尺度有所不同。

3、允許超過30歲的女性,無論婚否,享受自願取卵、凍卵的權利;建設并完善卵子庫管理(可以捐卵)。

4、适度設定堕胎門檻,減少引流産數量。除非母嬰健康受到威脅,一般不可“随意堕胎”。

是不是一時之間,也有種無法選擇的感覺呢?我和你們一樣。

下面這些是我和閨蜜們的讨論,希望也能讓你們參與到這場“雲讨論”中來。

最“安全”的婚姻

第一個問題:“結婚和生娃”非要配套麼?我直覺的答案是:當然不用啊。

結婚自由,生育自由,這似乎就是預設的前提啊。

但細想一下,真的是這樣嗎?

我身邊就有位“未婚單親媽媽”,她的親媽,孩子的外婆氣得差點要和她斷絕母女關系,抛開社會輿論壓力不說,她兒子上幼稚園也一度成了一件麻煩事。

我自己也是媽媽,其實某種程度上能了解這位外婆,長久以來,社會傾向把“結婚”和“生子”牢牢綁定在一起,可能不僅是因為“守舊”,還因為“安全”。

結婚是以法律和社會制度的形式明确了,這個男人和這個女人,甚至他們背後的兩個家族,要一起生孩子、養孩子、且為其終身負責。

有人說過,夫妻就是“人生無限責任公司”的合夥人。

對,有人合夥确實比單打獨鬥有保障。

當然也有風險——“結婚就要一起好好過日子、好好養孩子”的這種約定,并不都有效,否則就沒《婚姻法》什麼事了。

當我想到“安全”這個點的時候,就開始明白,為什麼法律規定婚姻自由,卻仍有人“不得不結婚”。

為什麼有人明明并不情願生孩子,卻又在壓力下生完一胎生二胎,而施加壓力的人,往往就是身邊最親的人。

甚而就是她們自己。

因為人們深深相信着,結婚生子能夠給人生帶來最大的安全。

假如社會對每個人的告誡都是“自由”和“安全”隻能選一個,那怎麼選,都選不到幸福。

女人能不能不結婚?能。

女人能不能不生孩子?能。

女人能不能不結婚隻要孩子?能。

這些選擇會不會不安全呢?可能會的。

但是結婚、生子一樣可能有不安全。

即使犧牲掉所有的自由,也換不來絕對的安全。

是以,對于“非婚内生育”的提案,至少從社會硬體角度給予了自由的可能,支援女性追求自由,也支援女性獲得安全保障。

但我們女性自己需要始終明白,包括婚姻在内的一切社會制度隻是支援系統,女性的自由和安全,需要自己去追求。

生育是本能,養育是責任,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為自己每一個決定負責,這才是女性最大的“安全”。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要說“合夥”,先說“分工”

關于給爸爸放“産假”,甚至“強制休産假”這種話題,讨論度也很高。

我第一反應是選擇支援的,讓爸爸多回家照顧老婆,一起帶娃,多好啊。

結果我的幾個閨蜜們都在群裡炸開了鍋:爸爸不帶娃,難道真的是因為爸爸不放假、爸爸工作忙麼?

爸爸放假的時候,在家的時候,不也是刷手機、玩遊戲、葛優癱麼?

當然也有極小部分爸爸是“超級奶爸”“神仙隊友”,這種爸爸并不需要多放産假,該分擔的早就分擔了。

這麼想想确實呢,我很早就說過,女人是花了整整10月,從身體、心理做好當媽媽的準備。

而男人就是輕而易舉抱起娃娃的那刻,就自然獲得了“爸爸”的稱号。

老讀者都知道,我做過三年全職媽媽,當時還是不遺餘力地“教育訓練”先生,讓他參與到帶娃這件事上的。

因為經曆過,我深刻知道,這不僅僅是給男人放産假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全社會努力,改變一個思維模式。

那就是長久以來的,大家預設的,男人負責掙錢養家,女人負責家務帶娃。

但問題是,今天,很多女性不再認同這種分工模式了。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圖檔來源:電視劇《坡道上的家》

女人也要工作,也要追求自己的社會價值,除了“媽媽”,我們也想做“自己”。

這是很多女性在婚前甚至生子後,都沒有說出口過的要求——于是,很大一部分現代女性的“合夥人”丈夫們,還預設着一百多年前的“分工模式”。

是以,除了給男性放産假,我真心希望,職場面試時也可以問問男性,如何平衡事業家庭。

用人機關可以把男性對于家庭的盡職程度作為一定程度的用人參考。

我更加希望,用人機關對于已婚已育的中年婦女,可以提供更多就業可能性。

當然,在呼籲社會改變的同時,我也特别想和姐妹們說,追求職場不是我們的錯。

當你發現了自己在“媽媽”和“職員”身份之間被拉扯,記得召開家庭會議,談談分工模式。

一個家庭的思維模式預設帶娃是媽媽主力軍的話,這也就意味着我們需要遵循的是以前的家庭分工模式,但現在顯然不是。

是以,不要内疚,而是勇敢開啟這個對話,改變分工模式,我們就能找到出路的亮光。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為了生育,更為了女性

相比“未婚生子”和給男性“放産假”,開放凍卵和限制堕胎這類提案,就更紮眼了。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圖源:新浪微網誌

說實話,我看完真的覺得不知道怎麼選。

我能夠了解這些提案背後的善意。

開放凍卵看起來确實是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我身邊的确就有好幾位優秀單身女性,她們最大的焦慮并不是找不到人嫁,而是覺得自己要錯過最佳生育年紀了。

“萬一以後遇到Mr right了,但我生不出來了,怎麼辦?“,這是我一位女朋友的原話。

如果能讓每個願意凍卵的女性,都在生理條件最好的時候,凍上屬于自己的品質最好的卵子,等到條件成熟了,想生再生,這看上去是給女性帶來極大的解放。

你們說,結婚和生娃必須“捆綁銷售”麼?開放凍卵會怎樣?

乍一看很美好,但真要打開了這扇門,細想還是存在一定的顧慮。

首先,凍卵很貴。參照目前輔助生殖(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試管嬰兒)的費用,大約要幾萬到幾十萬,這不是一筆小錢。

其次,用激素促排卵再取卵,對女性的身體,是有實質性傷害的。

卵子不是精子,需要的話,擠一擠總是有的。

女性一個月經周期一般隻能産生一個成熟的卵子,但是幾十萬取一次,一個肯定不保險對吧,是以我們需要讓女性一次産生幾十個、十幾個卵子。

怎麼辦?吃藥、打激素,天天吃藥,天天打針,而這些激素本身,都可能對女性産生過度刺激,導緻不可逆的傷害。

等到激素有效了,一次真的産生足夠多的卵子了,怎麼取出來呢?用一根針紮進卵巢裡去,對,紮進去,會疼的。

就算這一切都非常非常非常順利,拿到了很健康的十幾個、幾十個卵子,成功的冷凍起來。

也并沒有人能保證,等到女性真的想要生孩子那天,這些化凍的卵子,真的就能授精成功。

限制堕胎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出發點是保護女性——畢竟堕胎、引産、流産,傷害的都是女性。

但女性是因為“意外懷孕”需要堕胎、引産和流産的,造成傷害的意外懷孕,堕胎、引産和流産,隻是終止傷害的手段。

真正要保護女性,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去降低“意外懷孕”的可能,尤其是提高男性在這方面的意識和責任。

作為女性,作為母親,我們衷心歡迎一切能從女性需求出發、能夠幫助女性,分擔生育壓力,促進女性生存狀況的提案和建議。

一切真正能夠促進生育的好辦法,都一定是能夠真正幫助女性的好辦法。

聊到這裡,傳回頭再看開篇放的那四個問題,我們第一直覺給出的答案,此刻有所改變麼?

我們真的有答案嗎?

在我們每次帶娃累到崩潰邊緣的時候,有沒有明确堅定地告訴身邊的丈夫:我現在要崩潰了,請你這樣做,讓我去休息一下……

假如我們不一次又一次嘗試對丈夫表達需求,在他這一次做不好、做不到的情況下,堅持下一次再嘗試、再求助、再溝通,那“豬隊友”永遠變不成“神奶爸”。

作為千百年來,實際承擔着生育壓力的女人,在如何能夠有效地降低女性的生育壓力,促進全社會的生育意願這種話題下;

我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能夠幫助我們的、支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假如我們自己不去思考,不去發聲,不去溝通,不去改變,那能夠等來的就隻能是“别人的方案”。

“别人的方案”再好,也無法“完美适配”我們的人生。

女人可以不做妻子,不做母親,但終究要做自己,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今天這篇是個開放題,特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也許有人會覺得,自己都結婚生子,和我無關。但我始終覺得,面對一件事,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态度,思考的過程,也能讓自己更加清楚“想要什麼”。

更何況,這件事更是和我們女性息息相關,哪怕你選擇不再生娃,我們也有機會成為别人的外婆/奶奶。我希望可以通過我們這一代的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們有個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