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電影《春潮》

雪女士:

35歲,未婚女性,一直被爸媽催婚。跟父母坦白過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幸運遇到了一個讓我願意和他結婚的人,我就結,反之我就不結。

但這幾年來,父母與我之間總是因為婚戀的事情起沖突。

首先,我父母的婚戀觀十分傳統。在他們看來,一個女人不結婚就意味着她可能會在晚年的時候孤苦伶仃,面臨悲慘的生命結局。

其次,他們總擔心自己離世後,我要一個人面對人世的艱難險阻,會十分辛苦,也會十分孤獨。

最後,我的父母受不了親戚朋友鄰居的閑言碎語和冷嘲熱諷。

我爸常常當面對我說:“我怎麼會養出你這樣一個女兒!我每次出門都覺得很丢臉,别人都明着暗着問我女兒要嫁了沒,笑話我養出了一個嫁不出去的女兒。”

而我的媽媽甚至用不吃不喝想死作為要挾。

現在我媽媽因為更年期,情緒也很容易波動,一談起我不結婚的事情就掉眼淚,甚至是整夜失眠。

我爸又多次以我媽的心病症結歸在我不結婚這件事上為由,逼迫我抓緊找人結婚。

是以我現在完全沒辦法拒絕家裡安排的相親,即使工作再忙,我都盡量擠出時間去。

一旦我表露出自己可能沒辦法去或是在這事情上猶豫,沒有及時回複消息,我媽媽會開始對我奪命連環call,如果一直聯系不上我,她就會焦慮失眠,爸爸也會被連累睡不着。

而我對現在的相親對象其實是不太滿意的,但我爸媽都覺得男方挺好的,至少是家裡人介紹的,知根知底,人看起來也踏實本分。

最重要的是他家離我家很近,這是我媽多年來的心願——希望我嫁得離家越近越好。

我想跟爸媽表明我的想法,但又怕會激起媽媽的反應,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跟爸媽他們講明白關于結婚的事情,讓他們接受我可能不會結婚這件事情。

雪女士隻是對于婚姻有自己的想法,不願迫于年齡焦慮而進入婚姻。

但卻被說成是造成媽媽抑郁症的原因,這必然會讓作為子女的雪女士感到愧疚。這份愧疚也讓雪女士不得不接受父母的安排,并且難以提出意見。

身處于這樣的關系,想要擁有自我空間的雪女士會害怕自己再次傷害了父母,但又無法忽略自己内心的訴求,陷入了兩難境地。

子女長大成年後,變化的不僅是子女自己,還會引起親子關系很多本質性的變化。

如果沒有随之主動調整,可能會造成親子關系間出現各種問題。

雪女士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很大部分的原因來源于此。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電影《瞬息全宇宙》

01. 

情感聯系過于緊密的家庭,難以承受分離

首先,子女已經成為了獨立的成年人,獨立意識和獨立空間的需求明顯較青春期高,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會慢慢傾向于“自己的事自己管”。

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情感聯系緊密的家庭。

媽媽會因為成年子女沒有及時回複資訊就失眠,情緒失控,說明孩子與媽媽的聯結對于她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媽媽的狀态也會極大地影響爸爸。

這一家三口仿佛緊緊地捆在一起,一方的改變都會引起這個家庭系統都産生反應。

在這樣的家庭中,總會出現這種情況:人們不能承受分離,哪怕“到時候了”還在彼此拉扯,到了不得不分開的時候,甚至會有人出現症狀。

大部分的家庭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子女已經長大成人,但父母不願意放手,結果導緻了成年後的親子關系反而進入僵局,沖突不斷。

例如子女的婚姻問題,可以說是中國的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系之間一大沖突點。

有的家庭,父母與子女平時的相處還不錯,而一旦涉及到了婚姻問題,總會雞飛狗跳,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有的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互相對抗,父母把沒對象不結婚的孩子當作階級敵人一樣想要趕快消滅,而子女則堅持不受影響繼續做自己想要的選擇,不願回家。

催戀愛、催婚的父母,或許有擔憂孩子未來,有傳統觀念與現代觀念的沖突,有對于幸福人生的單一認識……

但這些背後,更多的是反映出來親子關系到了一個新階段。

在子女成年後,親子關系中最為顯著的一個變化,便是子女對于父母的需求會慢慢降低,而父母可能會遭遇角色危機。

不同于子女在未成年時對父母的經濟依賴和情感依賴,當子女成年後,可以靠自己工作維生,也有了更豐富的情感聯結,對父母的需求明顯下降。

而以前可以從子女的依賴中獲得成就感的父母,現在也慢慢失去了成就感的來源。

而催婚,或許可以讓父母們重新體驗到角色身份,回到過去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模式中去。

像雪女士的媽媽,顯然對于雪女士有着很強烈的情感聯結在,而随着孩子的長大,這份聯結正在慢慢變淡。

“媽媽”這個角色正在淡出孩子的世界,而對于一個媽媽來說,也是在面臨着“媽媽”這一角色身份的喪失,讓雪女士的媽媽感到強烈的喪失感和危機感。

融合的家庭關系,其整體性是每個家庭成員交出“自我”換來的,現在子女想要找回自我,意味着這個緊密聯系的家庭系統要發生改變了,家庭系統結構會有新的排列。

而每一個身處家庭系統其中的成員,會有天然地想維持整個家庭系統的穩态的傾向。

雪女士與父母的關系便是如此,甚至媽媽已經為此出現了症狀,來讓子女的獨立可以慢一點,親子分離的時刻晚一點到來。

系統在變與不變中掙紮,親子關系也在發生着各種本質性的變化,而想在子女成年後繼續維持比較良好的親子關系,需要親子雙方主動做出調整,讓融合的關系經曆分離。

否則,沒有邊界的家庭,過于親密的距離,隻會讓家庭中的個體的自我空間被侵占,令人窒息。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電影《瞬息全宇宙》

02.

家庭裡的“三角囚籠”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提出的了著名的“戲劇三角理論”,他認為,人際關系中存在着這樣三個角色:加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在關系中,遇到問題時,我們會先讓自己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來顯得自己很無力,需要他人的幫助,并且會表現出恐懼、自悲自憐、抱怨的傾向。

在標明了自己的角色之後,在借助周遭的人來填補另外兩個空缺。

在這個家庭裡,媽媽讓自己站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讓雪女士站在了迫害者的位置上,而爸爸則是在做拯救者,狠狠地批評雪女士,來拯救陷入痛苦無力中的媽媽。

這背後,其實反映出了這是一位自體虛弱的媽媽,渴望着别人來拯救。

而虛弱的原因,或許是她不願做一個“壞媽媽”——“我因為孩子離開我而抑郁”。是以,藏着“好媽媽”的軀殼下,隻能說“我是因為孩子們離開得不夠快才抑郁”。

而雪女士,也确實正在為媽媽這樣做,在家庭的“三角囚籠”中接受并認同了媽媽心中的“壞媽媽”投射,扮演着迫害者的角色。

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對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有着主權,這明明是合理的。但對于身處這樣三角模式的雪女士來說,卻成為了讓媽媽痛心、爸爸怒罵的的原因。

如此的關系模式,也常常桎梏着成年子女獨立意識的發展。

在一段不被允許有自己聲音的關系中,嘗試着表達的子女,總是會被父母當做親子關系的破壞者,被指責、成為萬惡不赦的人。子女身處其中,無論做什麼,都感覺是錯的。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電影《瞬息全宇宙》

03.

而該如何從囚籠中脫離出來,讓融合的親子關系得以分離呢?

首先,需要學會與父母拉開一點距離。

在再次面臨來自父母的催婚時,雪女士可以嘗試着告訴父母,“什麼時候你們能照顧好自己了,我才能放心考慮我的事。”

讓父母做好獨立的準備,而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去面對、處理分離。

這也讓原本融合的親密關系逐漸建立起界限,慢慢學會課題分離,讓彼此重新擁有自己的空間。

距離一下子拉得過猛,不止父母不習慣,子女也會不習慣。從生活上的一些小事開始,讓父母逐漸接受孩子已經是個獨立的成年人。

例如,可以先在實體空間上制造距離,與父母分開住,制造出一個實體上的私人空間。若是暫時隻能與父母同住,也可以有意識地與父母劃好邊界。

面對父母的催促、質疑、看不慣,我們可以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但無需去與父母争執。

因為我們無需說服父母才能獲得自己的選擇權,這本來便是我們可以掌握的。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電影《瞬息全宇宙》

其次,分離的過程中也要保持着溝通交流。

有一些年輕人,在獨立的過程中,會與父母鬧得不可開交;最後确實是讓父母不再幹預自己的事情了,但親子關系也進入破裂的狀态中。被動的分離,雙方都心懷怨怼。

奧地利散文家Hofmannsthal認為:所謂成熟,就是分離得更清晰,但聯結得更緊密。

成熟健康的親子關系,也是彼此互相獨立,但也互相依存的關系。

保持溝通交流,是為了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想法,了解是了解的基礎。

我們與父母,是兩代人。彼此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家庭背景都有差異。

很多時候,在我們看來是錯誤的觀念,但以他們的立場來看,便可能是最有用的東西了。

而了解對方不是為了改變對方,相反,是為了讓自己認識到自己無法改變對方,無論是對于父母還是對于孩子。

此外,做子女的,可以拒絕父母對自己人生的幹預,但也要記得主動與父母交流自己近期做的事情。常跟父母說:“我正要跟你說……”,可以化幹戈為玉帛。

彙報不是為了自己顯擺,隻是給父母一個交代,讓他們看到“我了解你們是關心我,我有自己的做法,但也領你們的情”。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不想結婚的我,成為了媽媽心病的症結”

最後,接受我們都會讓對方失望。

有時候,你會因為看到父母的“失望”而難過,對自己也産生失望:“我讓他們失望了,我是不是做錯了?”有時候,父母會因為你不接受他們的觀念而生氣,失望。

失望是必然的,因為我們無法做一個事事讓父母滿意的孩子;而父母也無法擁有一個事事讓自己滿意的孩子。

消化這一點,是你自己的課題,也是父母的課題。

同樣的,我們也要學會接受父母是會讓我們失望的父母。現在大家都知道原生家庭,都在說原生家庭對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我的父母怎麼可以……”、“為什麼我的父母不會……”、“我努力地讓自己變好,但父母卻總是傷害我!”

在知道父母的“壞”後,我們也不知不覺地産生一種期待“要是父母願意改變,那麼我就不會那麼痛苦”,甚至是執念“隻有父母改變了,我才能變好,我才能出目前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把自己的人生幸福的責任放到了父母身上,混淆了各自的課題,誰的人生幸福,應由誰來負責。沒有人能為别人的人生幸福負責。

期待父母成為完美父母,這樣的期待,注定是會落空的。

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是來滿足我們願望的工具。父母有自己原本的樣子,成為不了我們理想的父母,也注定是會讓我們失望的父母。

習慣了親密,想要獨立的話可能會很難,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也可能會發現自己目前能量不夠,難以做到。

這時候,尋求一些專業的幫助,進行心理咨詢,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自我探索和成長,實作心理上的獨立和強大。

END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标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