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肺癌、胃癌、肝癌這類癌症,似乎面對它們時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
然而,結直腸癌,這個存在感極低的癌症,往往被自動忽略。
“結直腸癌,似乎并不怎麼常見?”
“都沒怎麼聽說過,應該并不常見吧?”........

但事實上,結直腸癌并不罕見,據資料顯示:在過去30多年裡,中國結直腸癌患病人數增長了700%,成為全球腸癌确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而在2019年死亡排名前五的癌症中,結直腸癌也成為大陸患病率最高的消化系統癌症,尤其是在40-50歲之後,發病率顯著上升。
但比起其他癌症不同的是,這種癌症在人體内經過長達10多年時間被發現。在所有消化系統的惡性良性腫瘤中,結直腸癌也是最能“防”,同時也是最好“治”。
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以高達90%,而到了晚期,卻隻有不到12%。
排便出現異常,是腸癌的前兆嗎?
通常來說,正常人每天排便的次數不超過2次,而且大便的顔色偏向于黃棕色,圓柱形,質地也比較軟。
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顔色變黑而且有惡臭味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它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了,比如罹患腸胃炎、腸道菌群失調,最壞的情況就是腸癌。
排便出現4種異常,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1、習慣性腹瀉
俗話說,病從口入。如今一些年輕人特别喜歡吃路邊攤,有些油炸食品未經清洗就直接下鍋,無法保證飲食的幹淨衛生,吃了以後容易感染腸炎,最終出現腹瀉的症狀。
如果發現自己腹瀉不止,就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如果長期不做好護理工作,就很可能罹患腸癌。
2、大便中帶血
痔瘡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比較相似,它容易與痔瘡混淆,最常見的症狀都是便血。
大部分人大便帶血是痔瘡所緻,但是也有部分人是直腸癌初期的表現。直腸癌的出血是“主動”陳舊性的出血,一旦大便跟癌症組織産生摩擦,就容易引起出血的表現。
如果自身沒有痔瘡的毛病就要盡早去醫院檢查,看是否是直腸癌所緻,并且及時控制病情的發展。
3、大便性狀發生改變
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性狀發生改變,有變細的趨勢,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去檢檢視是否罹患直腸癌。
若患者的直腸中有癌腫塊,是很容易堵塞腸腔的,進而導緻排出的糞便變細,也就是常說的大便性狀發生改變。
4、排便困難
有些患者出現排便困難的症狀,并伴随着肛門墜脹,想上廁所又拉不出來就要引起重視了。它可能是直腸癌的征兆,最好及早去醫院檢查。
結腸鏡,是能夠有效篩查癌症的關鍵手段
對于腸癌,臨床上也有不少相關檢查項目,能夠進行早期篩查。
其中常見的是結腸鏡檢查,能夠幫助醫生直接觀測到結直腸内部情況,最大程度減少誤診或者漏診,同時還能發現息肉。
臨床上有一半的直腸癌是經腺瘤性息肉轉變來的,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非常有必要,以防直腸長期受到刺激而發生惡變形成直腸癌。
如果大家發現自己排便出現以上異常表現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做腸鏡相關檢查。一旦發現大腸中有腺瘤,就要做手術切除,并且做病理學檢查,了解惡性良性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如果家族中有腸癌遺傳史,就更要提高警惕了。
及早配合醫生積極抗癌,并且定期做腸鏡檢查,将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态。
是以,對于已經邁入結直腸癌高發年齡段的父母們,更有必要将結腸鏡檢查納入體檢項目。
是以,還不快點給父母安排起來?
參考文獻:
【1】Miller K D, Siegel R L, Lin C C, et al. 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 2016 [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 (4): 271~289.
【2】李鵬,王擁軍,陳光勇,等。中國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與診治共識 [J]. 中國實用内科雜志,2015, 50 (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