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不是我不喜歡戲曲,隻是還沒喜歡上……”

“桂英我挂帥出征……”

3月3日下午第三期上海市中國小文化藝術名師工作室系列——李佩紅戲曲藝術工作室在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正式開班

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李佩紅,攜手包立峰博士為學員們帶來第一堂藝術導賞互動課程。期間,李佩紅時不時穿插演繹的《穆桂英挂帥》經典唱段,更讓台下學員們直呼“過瘾”“意猶未盡”。

據悉“李佩紅戲曲藝術工作室”緻力于全市中國小戲曲藝術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已連續舉辦了兩期今年是第三期

“今年,我們要把精彩的經典唱段和一些基礎的表演訓練,傳授給中國小音樂教師。同時,更重要的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當中包含的正能量和價值觀,通過老師傳遞給學生。讓孩子們從小就能在這種細雨潤無聲中感受到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讓藝術的種子在孩子的心底紮根發芽。”

李佩紅在采訪時表示。

“原來不是我不喜歡戲曲,隻是還沒喜歡上……”

記者了解到本次教育訓練班共有20位學員來自上海不同中國小校大多是聲樂老師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中大家跟随兩位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講解一同沉浸在平劇世界、傳統文化中并對今後學校的教學有了新的感悟

“在之前的日常教學中,我也會引入平劇方面的教學。但總體來說,孩子們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生旦淨醜’的專有名詞上。要說真正沉浸在傳統文化中,還是有一定差距。”萬航渡路國小音樂老師周晛在上完課後,認為可以在教學方式上有所改變,“今後,可以嘗試将平劇中精彩優秀的小段帶給孩子們。換一種方式做戲曲普及教育,讓孩子們既友善掌握相關知識,也能更直覺感受到平劇的傳統藝術魅力。”

“原來不是我不喜歡戲曲,隻是還沒喜歡上……”

而這也與李佩紅的想法不謀而合——“當下,隻有适應時代的發展尋求一種新的傳播模式,戲曲藝術才會有生命力。”

李佩紅表示,工作室這些年正以“線上+線下、實踐+拓展”的綜合模式為學員們提供了多元度戲曲學習平台,并跨越式創新了戲曲普及教育理念。如,率先嘗試了将戲曲内容與XR行業的結合,在活動中注入了“校園戲曲XR教室”和“校園戲曲數字課程”等課件,讓傳統藝術與科技在碰撞中為戲曲的傳播摩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今年,工作室還将繼續努力探索,研發數字技術戲曲賦能教材動漫VR,讓孩子們在好玩兒中玩出極緻。讓接觸到戲曲、感受到傳統文化國粹魅力的學生知道,原來我不是不喜歡戲曲,是還沒有喜歡上。”

“原來不是我不喜歡戲曲,隻是還沒喜歡上……”

作為李佩紅戲曲藝術工作室的活動基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也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弘揚戲曲文化藝術

“在一年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開展一系列的教育訓練、講座、觀摩以及學唱等課程内容,通過多種方式帶動靜安的中國小推廣戲曲教學。”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将繼續支援和配合工作室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喚起學生了解、熟悉、熱愛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熱情,為推動民族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來源:上海靜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