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其實,臨帖不僅是一個與古人對話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甚至還是一個創造自我的過程。那麼,如何發現自己與古人的關系,如果運用好自己對古人的了解,如何把自己的感謝、感情和了解,用古人的筆墨土囊培育成熟?下面,我們介紹一些名師建議,這樣臨帖,寫出自己的味道!

1墨法改良

墨的濃淡幹濕,不僅強化了平面的縱深效果、豐富了視覺感受、也有利于節奏感的視覺化再現。這一點,王铎為後來者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臨帖的同時,對墨法的些許關照,其關注點較之前有所增加,熟練之後,必能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王铎書法局部

2書寫性的回歸

主要針對碑而言。碑刻的形成,必然泯滅了諸多的自然性。如何透過刀鋒看筆法,漢簡以及他體墨迹都為我們提供了可茲參照的資訊。或虛實,或波折,或藏露,或線條中段的起伏都應有法可依,不失格調。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3節奏的探索

書寫節奏的快慢對比,往往使作品出現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比如《石門頌》用筆節奏對比強烈,線條顯得老辣、激蕩;而《曹全碑》則文雅靜氣,節奏必然和緩。行筆緩慢,線條宜綿厚,多得書卷氣;行筆激昂、快捷,若富變化,常有豪邁雄壯感。臨習某碑,若能在此反其道行之,必有新氣象。白砥是臨帖高手,我們舉例感受一下: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圖/白砥臨《祭侄文稿》

4章法的思考

隸書章法常被簡單劃分為以下數類:行列分明,字距大行距小,如《曹全碑》、《西峽頌》;有行無列如《楊淮表記》;行列不明如《開通褒斜道刻石》。事實上,這僅是一個粗略劃分,遠不能涵蓋隸書章法的無限可能性。譬如《石門頌》,其章法有錯落,有攲正,有疏密,有大小;或穿插,或避讓;字距大小不一,行距疏密、曲直無章,窮變化于毫端,豈可簡單猜度、歸納!強化章法訓練,不可忽視結體、用筆的變通,這一點最為不易。臨習漢隸,可以串臨章法。當然,這需要初涉者選擇筆法較近者習之,逐漸深入。如《石門頌》可以和《三老碑》在章法上串臨,而與《衡方碑》則較難。我們看看下面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5筆法嫁接

何紹基臨《張遷碑》,化方為圓,去方拙,得古厚,是一種思維變革。後學臨漢碑,也可借鑒之。以漢隸經典為體,摻以金文大篆筆意,挺得起,虛得下,格高韻雅,必有新意。若以楷、行筆意嫁接,必難高古。唐隸媚俗,蓋因楷則。再介紹一種破體臨習,對不同書體的嫁接。如參照顔真卿的《争座位帖》,以隸書臨之。注意,是臨不是抄。其要點是,使筆、結字不違隸書特點,以某一筆法為基,多注意《争座位》的開阖收放、大小錯落,體察其貫氣規律,并以隸書面貌寫出。這種練習,利于檢閱對隸書共性的把握,強化動感,豐富章法,别開生面。

這樣臨帖,能寫出自己的味道!

以上諸種,可以分步練習,及至熟練而貫通。若一時情急,必顧此失彼,誠如上述臨帖者,多有不逮。人言臨帖是創作的橋梁,大體如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