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序

當地時間3月3日,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部釋出消息稱,烏軍将從防禦模式轉為反攻模式。這是個很有趣的消息。

因為俄軍現在依然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烏軍哪怕是裝備完好,在沒有制空權和重炮支援的情況下要發動反擊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動态防禦都非常難打。對于烏軍而言,現有的裝備條件下,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固守和對俄軍後方進行持續騷擾,固守可以拖延時間讓俄羅斯面臨的壓力增加,而後方襲擾俄軍後勤補給車隊則可以讓俄軍前線攻勢出現困頓。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式

被擊毀的烏軍T-64坦克

相對而言,後方襲擾依然是最有用的戰術。因為烏克蘭群眾普遍不支援俄軍,而俄軍投入的整體兵力也較為有限。烏克蘭的民用設施也儲存完好,俄軍後勤車隊的行蹤很容易暴露。是以,對俄軍後勤線的騷擾是有效的,這也符合北約針對蘇軍大縱深作戰方式而拟定的典型戰術,北約對烏軍的教育訓練很可能也強化了這種戰術的使用。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式

被伏擊的俄軍車隊

不過如果要反擊,情況就完全不同。一旦脫離了預設陣地,烏軍大量重武器和人員将暴露在大平原上,這是俄羅斯空天軍、俄陸軍重炮的理想打擊目标。這也意味着,烏軍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要做好大規模兵力集結的準備,而這種集結同樣很困難,很容易喪失反擊的突然性,并在俄軍優勢火力面前充分暴露烏軍的不足。當年的蘇軍也是需要依靠更多的炮兵和突擊部隊才能奪回烏克蘭。

對于烏軍反擊,俄軍很顯然一方面可以發揮火力優勢,另一方面則讓烏軍無法繼續固守,加快俄軍進攻速度,也可以有效地讓烏克蘭民用設施損失變小。政治上軍事上都可以算是雙喜臨門,前提是俄軍真的有優勢火力。

如果烏軍膽敢反擊,那麼一定會挑俄軍後勤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這樣可以降低俄軍地面火力優勢。俄軍的後勤到底有沒有問題?除了少部分地區外,在其他一些地方似乎并沒有問題。那麼按照這一邏輯,俄軍事實上也會很清楚地知道烏軍的反擊方向。邏輯上,俄軍不太可能會措手不及,反擊其實也會喪失突然性。

是以,除非烏克蘭自信到他們認為俄軍已經青黃不接、缺乏足夠的後勤補給,可以反擊實作對俄軍的擊退來實作自身的政治軍事目标,否則烏軍不太可能真的主動發起進攻,這過于危險。稍有點常識的人不可能無視這點。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式

是以,烏克蘭總參謀部的消息最大的可能是煙霧彈。其次則是對烏克蘭東部烏軍主力西撤提供接口。現在俄軍在東烏的大口袋正在逐漸形成,烏軍主力很可能被圍殲,是以烏軍主力要麼固守築壘地域(大機率),要麼就是冒着俄國重火力撤回西部。将這種撤退叫做“反擊”,這倒也不是那麼不可能。

不過還有一種非常惡毒的可能性。現在美國需要的是安撫住歐洲,而不是讓歐洲借機形成戰略獨立的共識,是以美國需要讓俄羅斯繼續扮演“活着的威脅”這個角色。在這一前提下,讓戰争以部分有利于俄羅斯的方式結束是美國的一個政策選項。但基于西方的政治正确,美國不好那麼簡單地操作,而情報的傳遞效率将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技術環節。考慮到烏克蘭現在的情報高度依賴于北約,是以在這個問題上制造“俄軍後勤補給不力”的資訊,鼓勵烏克蘭當局的冒險情緒,則完全可能悄悄地讓烏克蘭去送人頭,以確定俄軍會慘勝的政治結果。并以此確定俄羅斯還能繼續施加影響力。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式

當然,烏克蘭是不是真的如此缺乏判斷力也會是個問題。唯一可以清楚的是,烏克蘭軍隊不太可能真正發起成規模、成建制的反擊。對于烏克蘭軍隊而言,持續騷擾俄軍後勤線才是最有效的戰術。整體來看,烏克蘭軍隊應該可以考慮撤離,如果他們不想被俄軍逐漸吃掉的話。

烏克蘭要開展反擊?真的成建制反擊非常有利俄軍,會加速戰争程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