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建業:全新世亞歐大陸的三大文化圈

作者:韓建業

來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微信公衆号

原文刊載于《考古》2021年第11期

韓建業:全新世亞歐大陸的三大文化圈

四羊首青銅權杖頭(圖源:“甘肅省文物局”微信公衆号)

亞歐大陸,是人類起源和早期發展的中心地帶,也是早期文明的主要舞台。亞歐大陸各地理區域互相連屬,卻又因天然障礙而相對獨立,自然環境千差萬别,早期人類文化頗多共性而又異彩紛呈。如果着眼于文化多樣性的一面,可将絲綢之路出現前全新世大部分時段的亞歐大陸,大緻劃分為三大文化圈,即以中國黃河和長江“大兩河流域”為中心的“早期東方文化圈”,以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小兩河流域”為中心的“早期西方文化圈”,以及東、西兩大文化圈以北以亞歐草原為主體的“早期北方文化圈”(圖一)。

韓建業:全新世亞歐大陸的三大文化圈

圖一 全新世亞歐大陸三大文化圈示意圖 底圖采用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釋出的世界地圖(1∶1億,局部,審圖号:GS[2016]2950号)

以往學術界早有亞歐大陸存在東、西兩大文明中心的觀點,并從宏觀角度分别對東、西兩大文化區進行過研究。也有對北方亞歐草原地區的研究,有時稱其為“内歐亞(Inner Eurasia)”。但從全局角度讨論三大文化圈者還很少見。有些學者提出青銅時代“歐亞”,青銅時代“世界體系”或者史前“全球化”這樣的概念,其實質不過是強調早期西方文化通過亞歐草原的東向拓展,由于較少考慮北方文化圈本身的文化基礎,也幾乎完全忽略了東方文化圈的西向作用,是以這樣的“歐亞”、“世界體系”,主要還局限在西方文化圈的範圍。

本文拟以陶容器為主要依據,結合其他遺存狀況,對三大文化圈的範圍、特征和發展脈絡略作讨論。自新石器時代以後,陶容器在亞歐大陸分布頗為普遍,形态複雜多樣,敏感易變,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夠展現當時人群的生活習俗,這是本文将其作為首要依據的原因。但陶容器等因素并非同時出現于亞歐各地,其起源、發展、傳播、交流的過程頗為複雜,是以不同時期三大文化圈的範圍自然會有一定變化。此外,由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三大文化圈之間還存在較大範圍的交彙區域。

一、早期東方文化圈

早期東方文化圈的地理範圍,中心在黃河、長江流域,主體是涵蓋中國大部地區的“早期中國文化圈”,東南包括東南亞及太平洋諸島嶼,東部涉及北韓半島和日本島,北向波及亞歐草原,西向觸及中亞。

東亞陶容器最早發現于華南地區(包括長江流域南緣),已有兩萬年左右曆史。這些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基本都是圜底的釜、罐類,不少在制作時留下繩紋,或許與模仿或者依托編織物制陶有關。約公元前9000年以後,面貌各異的陶器開始在中國中東部擴充開來,尤以長江下遊上山文化素雅的圈足盤、豆、壺等最為複雜精緻;上山文化陶器多着豔麗紅衣,甚至出現簡單的白色和紅色彩,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彩陶。雖然後來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陶器形态和華南不盡相同,但很可能都是在華南陶器啟示影響下所産生,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向四周拓展。中國還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發源地。水稻在長江流域南緣的栽培可能有15000年以上的曆史,黍在華北地區的栽培曆史也應該在10000年以上,随後向四周的狩獵采集區域傳播,逐漸形成“南稻北粟”的農業格局。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長江、黃河和遼河流域大部地區,農業經濟已成主體。家豬的飼養也至少可早到距今9000年以前,後來在大江南北廣泛分布。

陶器和農作物的傳播,有着大體一緻的範圍和路線。

1.向北廟底溝式的花瓣紋彩陶于公元前4000年之後,到達内蒙古中南部北緣,甚至不排除到蒙古東南部的可能性。粟作農業也有傳播至這些地區的可能。公元前1500年以後,源于中國北方地區的陶鬲則最北見于蒙古中東部和外貝加爾地區。

2.向東北後岡式陶器于公元前5000年後到達西遼河流域,最遠到達第二松花江流域。公元前3000年後大汶口-龍山風格陶器出現在北韓半島北部,大汶口式的螺旋紋陶器裝飾一度見于黑龍江下遊。公元前2000年後陶鬲見于嫩江流域。粟作農業公元前6000年左右已經出現于西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公元前3000多年抵達北韓半島。

3.向東南約公元前4000年以後,大陸東南沿海陶器已經傳至對岸的台灣島;約公元前2500年以後,類似華南的圜底釜、豆等擴充到菲律賓一帶;約公元前1500年後,圜底釜、豆等因素抵達美拉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西部地區。這一陶器傳播路線,大緻也就是稻作農業傳播路線,被認為與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有關。

4.向西約公元前4000年之後,廟底溝式彩陶最西擴充至青海東部和四川西北部。約公元前3500年以後,甘青等地的馬家窯文化西進河西走廊,西南踏上青藏高原,其影響餘緒甚至一度抵達克什米爾地區。約公元前2500年以後,馬家窯文化最終擴充至新疆東部。約公元前1500年以後,源于甘青的彩陶,從新疆東部西擴至天山南北大部地區,最遠到達費爾幹納盆地甚至土庫曼斯坦西南。這些彩陶文化所至之處,大緻也就是粟作農業到達之地。在哈薩克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發現公元前2000多年的黍,很可能就是通過這一路線傳播而去。

東方的玉器、漆器、絲織品等都是獨具特色的器物。玉器最早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阿爾泰和外貝加爾地區,公元前5000多年後,從中國東北傳到江浙、海岱等地,為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中國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增添了不少溫潤之氣。公元前2500年後,東部玉器趨于衰落的同時,中原、江漢、陝北都有了較為發達的玉器,甚至一度向西傳播到甘青地區。約公元前2000年以後,源于黃河中下遊的玉牙璋甚至遠距離擴散到東南亞地區。漆器至少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當中已經出現,良渚文化時期已很流行。絲織品的産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紀,商周時期已經非常發達。至戰國晚期,漆器和絲織品已經西傳到新疆天山和俄羅斯阿爾泰地區。

青銅器和鐵器雖然都是西方起源,但傳播到東亞以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約公元前2500年以後,已經在中原地區形成複合陶範鑄造青銅容器的獨特傳統。公元前1600年以後,商式青銅器已經向北傳到西遼河流域,向南至長江流域,向西達青海地區。鐵器傳入中國後,在約公元前8世紀,已經在中原地區形成獨特的鑄鐵技術。公元前5世紀以後,鑄鐵技術向東北傳播到北韓半島和日本,向西傳播至新疆大部分地區。

東方建築形态多樣,但最具特色的建築技術有兩項,一是榫卯結構的木建構築技術,二是夯土技術。從公元前7000年前後中國東部各地出土的锛、鑿等石器來看,當時在長江和黃河流域應當已經出現木材加工和榫卯技術,并且很可能主要用于房屋建築。公元前5000年以後,榫卯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僅從石鑿的分布來看,北達西遼河流域,南到東南亞,西至甘青地區,這應該也是榫卯技術所能輻射到的範圍。夯土技術大約出現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河和長江中下遊地區,不但建房,而且築城,就連土坯也用夯打模制技術,其影響向北至少到達西遼河流域。中國黃河中遊地區在公元前7千紀就出現較大規模墓地,墓葬排列整齊,大緻分區埋葬,以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占據絕對優勢,每個墓地同時期墓葬在頭向、墓室形制、葬式、随葬品等方面表現出大體一緻的習俗。這種墓葬習俗後來擴大到上述陶器所确定的東方文化圈的大部地區。

總體來說,東方文化圈上述諸要素之間,互相有着密切聯系,其根本在于定居和農業。東方陶器的出現早到2萬年前,原初功能應當與對植物種子、魚蚌等資源的烹煮食用有關,也應當是在一種較為穩定的攫取性經濟條件下定居程度增加的展現。距今1萬多年後,随着原初農業的誕生,定居程度進一步提高,陶器也越發豐富起來。最早出現的斧、锛、鑿等磨制石器,主要為木工工具,應該與定居所需木建構築的木料加工、榫卯結構制作等有關。大約公元前4000年後,黃河、長江、遼河流域大部已經确立農業主體,形成“南稻北粟”二進制農業體系,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農業文化區。陶器複雜多樣,彩陶盛行,漆器和絲織品開始常見,日常生活豐富,出現中心聚落,社會分化,形成早期中國文化圈。中國文化向四周的大規模拓展影響,大緻也在這個時候。約公元前3000年,人群間沖突空前激烈,社會急劇複雜化,早期中國文明正式誕生,表意文字也應該在這個時候已經出現(盡管大量甲骨文、金文等的發現是在晚商以後)。另外,公元前3千紀末期出現的複合陶範青銅器鑄造技術,公元前1千紀早期發明的鑄鐵技術,也都應當與中國悠久成熟的陶器燒造技術相關。

超大規模的定居社會和農業經濟,長期以來潛移默化形成東亞地區穩定内斂、敬天法祖的觀念,至少公元前6000年左右出現祭天儀式、觀象授時和象數思維,以及排列整齊的多代“族葬”所展現的祖先崇拜、慎終追遠和悠久的曆史記憶傳統,約公元前4000年後出現原初形态的禮制。玉器雖然發源于西伯利亞地區,但在中國中東部最為發達,應該與玉所蘊含的溫潤、柔美、堅硬等内在特質相關,後來甚至演化為中國人的理想精神品質。源自西方的青銅器技術,到中國則演變為鑄造容器類禮器,成為物化社會秩序的中國特色器物。

二、早期西方文化圈

早期西方文化圈,核心在西亞,包括北非、中亞南部、南亞和歐洲南部地區。

廣義西方最早的陶容器發現于北非,最早距今約12000年,但僅見碎片,與此後文化的發展關系不明。西亞地區最早的陶器,遲至約公元前6900年才出現,開始主要是一些素面的平底罐類器物,或為模仿之前該地區早已存在的石容器而來。西亞陶器出現不久,就開始流行彩陶,其發達程度超過同時期的中國彩陶,并向四周迅速擴充。西方農業和家畜飼養至少産生于約公元前9500年的黎凡特、土耳其至伊朗西北山地的“新月形”地帶,主要種植小麥、大麥,養殖綿羊、山羊、黃牛等,之後即向四周傳播。公元前6900年之後,陶器、農作物和家畜以組合(包裹)的形式向四周的狩獵采集地區傳播,多數情況下還伴随着人群的遷徙與交融。

1.向北源自安納托利亞和黎凡特地區的線紋陶器,以及小麥、大麥等農作物,綿羊、黃牛等家畜,公元前5500年左右出現于歐洲中部,公元前5000年左右傳播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

2.向西陶器和小麥、大麥等農作物,公元前5500年左右已經抵達地中海東岸的法國、西班牙等地,公元前4000年左右抵達不列颠群島。

3.向南黎凡特風格的陶器,小麥、大麥等農作物,以及綿羊等家畜,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擴散至包括尼羅河三角洲在内的北非地區;其後發展起來的埃及文明,向南影響到尼羅河上遊地區。

4.向東小麥、大麥等農作物,綿羊、黃牛等家畜,在約公元前6000年,東向-東南向到達中亞南部地區。公元前3500年以後,綿羊、黃牛所代表的畜牧文化,可能包括小麥種植,通過亞歐草原已經向東擴充到新疆西部至葉尼塞河中遊。南線的農業、家畜等,公元前7000年以後逐漸擴充至印度河流域。再向東,中亞式彩陶圖案等傳播至中國甘青地區,綿羊、黃牛、小麥等擴散至中國大部地區。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約公元前3000年亞歐草原中部馬的馴化,是受西亞綿羊和黃牛馴養技術影響的結果。約公元前3千紀末期在哈薩克斯坦西北部地區發明的輕型馬拉雙輪戰車,源頭也應當是西亞于公元前4千紀發明的黃牛、驢等牽引的實心輪車。西亞式的實心輪車後傳播至早期西方文化圈各處,最東到達中國的新疆地區,而馬和馬車則流播至亞歐大陸大部地區。

青銅器和鐵器是早期西方文化圈影響深遠的發明。這兩種金屬器除作為裝飾品、容器、雕塑外,最主要的功能還是作為工具和武器,對于早期西方生産力的發展和對外大幅度拓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自然銅鍛打的銅器在西亞最早出現于1萬多年以前,人工冶銅在南歐和西亞至少始于公元前5千紀初,青銅器冶鑄可早到公元前5千紀中葉。銅器技術差不多和綿羊、黃牛、小麥一道,向四周擴散,約公元前3千紀已經傳播到中國中原等地,公元前2千紀到達東南亞。隕鐵的使用大約有5千年的曆史,人工冶煉的鐵器至少開始于公元前3千紀,公元前2千紀中葉已經傳播到中國新疆和甘青地區。

印章、雕塑、金器、釉砂等也是西方世界的典型文化因素。印章是具有憑證、象征意義的器物,于公元前7千紀已經出現于西亞,此後影響到埃及、伊朗、中亞、印度河流域等地;其與西亞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等的出現有密切聯系,而楔形文字最後發展為表音的字母文字。人形和動物形雕塑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在西方世界流行,最早的陶質女人像(維納斯)已有近3萬年曆史;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雕塑傳統綿延不斷,最具代表性者如埃及和希臘的雕塑,其影響則幾乎及于早期西方文化圈大部區域。金器至少在距今1萬多年以前就被西亞人認識和使用,其後這種陽光一樣燦爛的金屬深受西方人青睐,公元前5千紀的瓦爾納(Varna)墓地就有大量金器随葬。釉砂(費昂斯)在大約公元前3千紀左右出現于西亞,後在埃及發揚光大,并擴散至西方各地,公元前2千紀中期已經傳播至新疆北部,公元前1千紀中葉已廣見于中國黃河長江流域。此外,西方還很早就出現和流行香爐、香水、燈具等。有人還認為歐洲和中亞-中東分别是琥珀和青金石的主要分布區域。

西方典型建築以土石為特點,以土坯(日曬磚)、磚或石塊壘砌牆體承重,就連柱子也常為石質,這在西亞、埃及、中亞都頗為流行。土坯(日曬磚)出現于距今1萬年前的西亞,此後向四周擴充,向東于公元前3千紀末期已經傳播到新疆東部和河西走廊。當然像歐洲平原地區,由于森林廣布,自然多為木屋或者木骨泥牆房屋。早期西亞墓葬不見如裴李崗文化那樣排列整齊的墓地,常見房間葬和天葬;後來在西亞、歐洲、伊朗、中亞等地還都常見火葬;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後,才在西亞、埃及、中亞等地開始較多出現族葬墓地。

早期西方文化圈的各要素之間互相也存在有機聯系。西亞雖然也是最早的農業地區之一,但主要隻是麥類農業體系,并未出現像中國那樣兩大農業體系并存的格局。西方能夠發展農業的地方自然也不小,但農業中心區比較分散,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阿姆河流域由于彼此相隔較遠,分别在公元前3千紀早中期形成相對獨立的文明中心,而不像中國黃河、長江流域那樣連成一片,形成體量龐大的多支一體的早期中國文明。西亞最早馴養的綿羊和黃牛,是需要較大草場牧放的家畜,從一開始就奠定了畜牧業的基礎,其影響下在亞歐草原馴化的馬更是典型的草原動物,使其文化從根本上具備了遊動性更大、視野更廣闊的特點,與中國依附于農業的家豬飼養不同。西方文明中心區之一就是地中海沿岸,交通多利用舟船和四輪車,後在亞歐草原又次生發明了雙輪馬車,其移動速度、距離,都非步行可比。

這些都使得西方文化具有相對更大的移動性和風險性。西方陶器不如中國發達,便于攜帶的金屬器卻更發達;西方房間葬和火葬更流行,神祇偶像崇拜優先于祖先崇拜,神祠、神廟繁多;西方青銅器和鐵器發達,崇尚黃金、玻璃等具有耀眼光澤的器物,以及香爐、香水等揮發性強烈的物品,加上西方經濟貿易發達,這也都會鍛造出西方尚武、外向的文化特質。

三、早期北方文化圈

早期北方文化圈,主體就是亞歐草原,波及更北的森林-草原地帶,以勒拿河和烏拉爾山為界,可将其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南部延伸到中國東北、日本島和北韓半島,南部波及中國長城沿線,西南部至北高加索地區,西北部抵達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約公元前14500年以後,在日本、黑龍江流域和外貝加爾地區出現陶器。其中,外貝加爾和黑龍江中遊地區陶器多為尖底或圜底罐類,飾繩紋、篦紋等,和華南最早陶器近似,甚至口沿外飾一周珍珠紋的做法也更早見于玉蟾岩陶器,很可能是受到華南制陶技術影響的結果。日本最早的尖圜底素面陶罐、黑龍江流域下遊最早的篦紋平底陶罐,雖和華南陶器差别稍大一些,但也不排除接受華南啟示的可能性,當然具體器物形态或許與模仿或者借助當地編織物、樹皮桶制陶有關。之後這類圜底罐就開始了難以置信的遠距離擴充過程。向北于公元前4千紀抵達勒拿河中遊;向西于公元前5000年後抵達芬蘭,公元前4000年後最遠抵達瑞典北部,被稱作篦紋陶文化,先于西亞文化傳統陶器抵達這些地區;西南向,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穿插到内蒙古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東部和河北張家口地區,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滲透進中亞阿姆河流域。此外,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北部距今13000年以後的平底筒形罐,也當屬于這個大文化圈,可看作是圜底罐的變異形式。就連中國太行山以東流行陶盂或直腹盆的磁山文化,實際上也和平底筒形罐甚至圜底罐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早期北方文化圈有着發達而綿長的細石器傳統,最主要的經濟方式是狩獵采集,其農作物和家畜主要源于其南的早期東方文化圈和早期西方文化圈,中國東北西遼河等地的黍、粟,雖然可早到公元前6千紀之初,但應當是從中國華北傳播而來。亞歐草原西部裡海和黑海北岸地區的小麥、綿羊、黃牛等,是從西亞地區傳播而來。更為重要的是,如上所述,在西亞影響下,在亞歐草原馴化了馬,次生發明了雙輪馬車,馬和馬車的出現及其向亞歐大陸各地的擴充,顯示了亞歐草原的特殊地位和強大動力。

玉器是早期北方文化圈最重要的原創性文化因素,最早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阿爾泰和貝加爾湖地區,全新世之初傳入中國黑龍江地區,公元前6000年左右南漸至西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公元前3500年以後盛行于紅山文化和哈民忙哈文化。玉器的文化源頭,應該就是最早産生于北非和亞歐大陸西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穿孔裝飾品,當這類裝飾品偶以西伯利亞玉石制作就成為玉器,并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突出了其作為玉器的特性,實際上與水洞溝的鴕鳥蛋殼珠飾、山頂洞的骨石飾等,一開始并無本質差別。

雕塑傳統也是這個文化圈的重要特征。中國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素以“女神”像著稱,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男性或者性征并不明顯的人像,以及各種動物形象,往前還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以來興隆窪文化、磁山文化、趙寶溝文化的石像、陶塑、人形“面具”等。西伯利亞草原中部的米努辛斯克盆地、阿爾泰至鄂畢河流域,公元前2000多年前後在奧庫涅夫文化、切木爾切克文化等當中常見各種人形石雕或陶塑。中國東北地區的雕塑傳統,或許有着東北亞舊石器時代的基礎,紅山文化的一些玉人和陶質“女神”像,就和貝加爾地區馬耳他等遺址2萬多年前的人物形象神似。西伯利亞的雕塑傳統年代很晚,傳承關系不明,可能同時受到過來自早期西方文化圈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影響。

作為早期北方文化圈主體的亞歐草原地帶,實際上更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快速通道。舉凡西方發源的青銅器、鐵器、金器、釉砂,以及小麥、綿羊、黃牛等,多半都是通過這個通道向東傳播。而發源于中國華北的黍和粟等農作物,也順此通道向西傳播。而這些東、西方的典型要素,也成為早期北方文化圈的重要文化成分。

早期北方文化圈的狩獵采集和畜牧經濟方式,決定了其定居程度不高,主要居住在簡便易建的棚屋、帳篷等裡面,但在南緣也有更為穩定的聚落和房屋,如8000年前張家口地區的半地穴式房屋,4000年前烏拉爾東南緣的圓形向心的多屋聚落等。總體社會複雜程度有限,缺乏真正的文明中心。公元前1千紀前期圖瓦地區的阿爾然遊牧貴族大墓,代表了早期北方文化圈社會複雜化的最高水準,但缺乏相應的穩定聚落,更談不上大型城市,難以論定這背後是否存在一個文明社會。該文化圈受東、西文化圈影響,墓葬情況東西有别,西部火葬成為一大特色。

總體而言,早期北方文化圈自具特色,含蓄内斂的玉器、宗教色彩濃厚的雕塑,都是薩滿原始宗教的重要物質載體,薩滿信仰所包含的萬物有靈、三界聯通等觀念,也就成為早期北方文化圈的信仰核心,而薩滿一般被認為與狩獵采集經濟正相适應。當然,早期北方文化圈的确深受東、西兩大文化圈的影響,進而使其東西有别。由于狩獵采集-畜牧經濟的不穩定,文化延續性較差,人群遊動性大,緻使其不穩定性最高。

四、結語

全新世亞歐大陸三大文化圈的形成,深層背景在于自然地理環境。早期東方和西方文化圈的區分,關鍵在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巨大障礙,進而分割出各自相對獨立的兩大地理單元和兩大文化單元,使其人群長期主要在自己的文化圈内發展和交融。當然東、西兩大地理單元的自然環境本身也有差别,存在西風帶-地中海式氣候和東亞季風氣候的差别,以及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等的差别,進而為兩大文化圈的各具特色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兩大地理單元都屬于中緯度地區,溫度降水适中,土壤豐厚,是以都能發展出谷物農業,以及以其為基礎的文明社會。早期北方文化圈則不一樣,它和南部兩個文化圈之間并無特别大的障礙,陰山、天山、高加索等一系列東西向山脈構成的大緻的南北分界線,遠不如帕米爾高原那樣難以逾越。北方的相對獨立,主要源于其高緯度、低溫度,以及大體類似的草原-森林環境,整體更适合狩獵采集和畜牧經濟。

三大文化圈雖然顯著于全新世,但其實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現端倪,著名的“莫維斯線”就大緻以帕米爾為界分出東、西兩大石器技術傳統。其實在兩大傳統以北的亞歐草原西部地區,還有一個與前二者都有一定差别的傳統。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這三個傳統的差別仍然大緻存在。西方傳統下,從舊石器時代早期精緻規範的阿舍利手斧,到晚期的石葉技術、雕塑藝術、佩戴裝飾藝術,早已展現出将人類意識強加于自然的精神,以及偶像崇拜的原始宗教觀念。東方傳統下,整個舊石器時代大體延續石片石器技術,罕見雕塑藝術,顯示出質樸自然的風格。這些都與其後的西、東兩大文化圈分别氣韻相連。至于北方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有着發達的細石器工業,受早期西方文化圈影響而出現雕塑藝術、佩戴裝飾藝術(包括玉器),形成薩滿傳統,傳承到新石器時代,後期受東、西傳統的影響較大,成為東、西交流的重要通道。

文化交流是三大文化圈發展演變的重要機制。早期北方文化圈和南部兩大文化圈的交流,開始于全新世之初,開始主要是南部農作物和家畜的北傳,約公元前2000年後,随着北方畜牧經濟走向成熟,反過來對南方産生壓迫,東、西長距離大範圍的南北對峙局面在這時候初步形成。東、西兩大文化圈的交流主要發生在公元前4千紀中期以後,彩陶、金屬器、農作物、家畜等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更進一步,日益增加的文化交流使得三大文化圈之間的共性越來越多,終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第二階段的“歐亞世界”—如果說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全球化”造就了第一階段“歐亞世界”的話。當然,文化交流并不總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三大文化圈之間存在較大範圍的互動地帶,這些地帶是文化交流的結果,往往也是文化碰撞和人群沖突的前沿。

作者韓建業,系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注釋從略,完整版請參考原文。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曆史研究院官方訂閱号

曆史中國微信訂閱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