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汽決戰智能電動,飛凡汽車引領智能電動新浪潮

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前夜。

按照“鴻溝理論”,滲透率16%是跨越技術鴻溝向大衆市場快速普及的關鍵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2年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3.1萬輛,在整體銷量中占比達17%。這意味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迎來拐點,開始從小衆嘗鮮消費品轉向大衆主流消費品。

在行業變革期内抓緊時機孕育新生,是傳統巨頭們共同面對的課題。作為國内規模較大的整車制造企業,上汽集團也不例外。近年來,上汽集團加快了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并提出在2025年新能源的汽車銷量要超過270萬,占整車銷量比重不低于32%。

上汽決戰智能電動,飛凡汽車引領智能電動新浪潮

為實作這一目标,飛凡汽車應運而生。作為上汽集團最新推出的獨立品牌,飛凡汽車旨在為使用者提供“中高端純電智能移動空間”,從這個品牌定位上就不難看出,這家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新生力,不隻是想傳遞一輛交通工具,而是想為使用者提供一份由資料驅動的科技出行方案。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飛凡汽車英文品牌名為Rising Auto。

飛,代表不斷努力,飛躍向上,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凡,意味着不僅要有宏大的夢想,還要堅持本真,腳踏實地地努力兌現。

飛凡汽車的發展曆程就是一段飛躍向上的故事。從最早的R标到R品牌,再到去年正式獨立營運,飛凡汽車的誕生展現了上汽集團對于未來新能源戰略不斷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

上汽決戰智能電動,飛凡汽車引領智能電動新浪潮

目前,飛凡有兩款在售車型:ER6和MARVEL R,今年,定位于極智高階純電SUV的R7也将上市,日前已經開啟預訂。飛凡R7傾全球團隊之力打造,代表上汽智能電動汽車扛鼎之作,在智駕、智艙、三電方面以前瞻頂尖科技,讓使用者輕松享受科技紅利,代表了飛凡汽車全新技術水準與全新品牌形象。

如果不斷開拓是飛凡汽車前進的動力,堅守本真則是飛凡汽車行路的初心。

自誕生開始,飛凡汽車就強調應以為使用者解決需求為前提,為使用者提供真誠可靠的服務和産品,在持續向上突破的同時,不空想,用創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以智能駕駛功能為例,在汽車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使用者對于智能駕駛的要求空前提升,為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在這方面的需求,飛凡汽車一方面集結了上汽及公司的很多資源聯合研發,另一方面在産品配置上也肯下苦功,即将上市的R7,采用了行業領先的PP-CEMTM像素級點雲融合高階智駕方案,配備高達33個感覺硬體,将智能駕駛的安全等級提升到全新高度。

飛凡汽車能夠持續自我進化,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科技産品,源自于自身對開拓的追求。飛凡汽車所有的技術運用,都會先從本源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定義的,是不是使用者可以定義的,是不是可以自我學習的——它是自我進化的,這是所有技術産品設計的基本邏輯和源泉。

而真誠、可靠也已經嵌入了飛凡汽車的DNA。飛凡汽車做了很多調研,很多人說飛凡汽車很靠譜、很真誠,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也是飛凡汽車不浮誇、真實面對使用者聲音的結果。

背靠巨頭,輕身上陣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盡管從技術路徑上來說,造車的門檻降低,但也對造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車企,不僅要擁有零部件組裝、技術研發及供應鍊管理方面的能力,也要求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組建起自己的生态圈。

依托于上汽集團,飛凡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但同時自身的發展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是飛凡與第一批走出來的新勢力造車不一樣的地方,也是飛凡後來居上的底氣所在。

因為背靠上汽集團,飛凡能夠控制成本,以輕資産的形式獨立營運,這相比于現在市場上需要頻繁融資的車企而言,發展路徑更為長久。比如,上汽集團在過去5年内就投入了200億元,為飛凡汽車打造了專屬的面向未來、全新的智能進化平台。

在造車的各個環節,飛凡汽車都能夠靈活地應用上汽集團的資源,為自身産品賦能,并将産品迅速推向市場。在研發端,飛凡汽車将和上汽集團的技術、工程部門共同成立共創中心,聚焦設計、智駕、智艙、三電等重點領域,在生産端,飛凡汽車将委托上汽乘用車代工制造,在臨港工廠高效地生産,快速響應使用者需求。

上汽決戰智能電動,飛凡汽車引領智能電動新浪潮

站在上汽集團的肩膀上,飛凡汽車不用再重複投資和建造,而是将精力和資源更多地放在使用者營運、資料驅動、管道建設、産品定義上,踐行“使用者導向的資料驅動型科技公司”這一公司定位。

在這種使用者驅動戰略的帶動下,飛凡汽車将整個公司組織架構進行系統梳理,建立了高效精益的學習型、扁平化組織,并根據使用者的用車周期将公司的組織架構分為使用者發展、使用者服務、使用者體驗、使用者營運等各個部門。

為了更加了解使用者,更清晰把握使用者的需求,飛凡汽車通過“飛凡雲”将車的資料、使用者的資料、使用的資料、體驗的資料進行收集和分析,反哺未來車型的開發、定位、調整。飛凡汽車預計今年年底公司的人數會接近600人,600人當中有1/3的人員是數字團隊,這和原來傳統的整車廠是完全不一樣的,數字驅動也是飛凡汽車的核心戰略之一。

市場格局遠遠未定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拐點已到,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新階段,雖然有很多新玩家入局,如網際網路企業、轉型的傳統整車企業以及消費電子廠商等等,但是市場格局遠遠沒有到水落石出的階段,勝負還未有定數。

上汽決戰智能電動,飛凡汽車引領智能電動新浪潮

面向即将井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飛凡汽車已經做好了清晰而堅定的規劃:2022年~2025年,飛凡汽車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車型,覆寫轎車、SUV、MPV等核心市場,銷量每年至少實作100%的增長,到2025年,将飛凡汽車打造成為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頭部企業。

這是飛凡汽車為自己定下的基本目标,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必須要具有這樣的增長速度,才有可能作為相對晚到者而快速地占領市場。

飛凡汽車将成為上汽集團電動化轉型的關鍵角色。上汽集團制定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标是,到2025年超過270萬,在整車銷量中占比不低于32%。這實際上是相對保守或者相對中立的目标——從現在的73萬到2025年270萬,增長隻有四倍左右。顯然對于上汽集團而言,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規模并不是唯一要追求的,更好的産品品質、更高的品牌定位才是更為關鍵的目标,而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飛凡汽車便是上汽集團的“王牌”之一。

成立全新的品牌,決戰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上汽打的并非無準備之仗。回顧上汽集團的發展曆程,多點布子一直是上汽的優勢之一,從1980年的上汽大衆到1997年的上汽通用,從2004年的五菱再到2006年的榮威,可以說日後上汽在中國汽車市場排名領先,占據25%的市場佔有率,都得益于2005年之前廣泛的品牌布局。

1998-2005年是燃油車快速增長的階段,上汽通用經曆了從0到1的誕生,上汽通用五菱也通過上汽和通用的收購兼并,加入了上汽集團。成立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時候,很多人都有疑問,上汽已經有了上汽大衆,為什麼還要再成立新的汽車公司和品牌,将來市場容量能不能夠?

但實踐證明,遇到快速發展的市場,多品牌能夠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企業決勝的幾率。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打法,在中國的巨大市場中,都能找到它獨特的定位和地位。在智能電動這一全新的賽道上,上汽集團為電動車市場發展進行獨立的品牌和産品型譜布局,來滿足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

飛凡汽車作為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新生力量,将從使用者的本真需求出發,以數字驅動,集結前沿的智駕和智艙技術,為使用者提供真誠可靠而又不斷進步的智能純電移動空間。随着R7及更多全新車型上市,飛凡汽車的跨越鴻溝之旅将正式開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