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嚴格來說,華為真正走進大衆視野,是在“5G投票門”之後。在此之前,蘋果就是國人心中最好的手機品牌,晶片也算不得什麼家喻戶曉的“心事”。即便到了現在,華為的年營收從8914億元,縮減至6340億元。當我們談起華為時,說的也都是因麒麟晶片無人代工,華為手機年銷量排名自全球第三跌至全球第九。但這就是華為的全部危機嗎?不對,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郭平

冷暖自知,不足為道也的财報真相

在兩個月前的華為年報釋出會上,輪值董事長郭平是這樣總結2021年的“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To C(消費者)業務受到較大影響,To B(企業)業務表現穩定”。乍一看,雲淡風輕,一切盡在掌握。實際上呢?冷暖自知,不足為人道也。要知道,在2019年以前,華為年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基本穩定在20%左右。2020年的8914億元已經是受傷狀态了,可是2021年在此基礎上還跌了29%!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華為

這背後到底是一組多麼殘酷的數字?筆者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郭平董事長的那句總結,應該加上兩個字去了解,即“目前”。就目前而言(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消費者業務肯定是艱難度日,再怎麼小心備貨,也架不住“留給我們造芯的時間太短”。企業端業務稍微好些,起碼穩住了2021年的賬面收入,至于私底下到底是什麼情況?就留待2022年總結。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2022年的企業端業務:華為缺席百億大訂單

2月下旬,中國電信公布了《2022-2023年伺服器集中采購項目》的中标結果。整整20萬台伺服器,總價接近1000億元的大訂單,共有包括聯想、烽火、浪潮在内的12家廠商入選,卻沒有華為。而且,這還不是第一次。細究之下,筆者發現早在2021年下半年,華為就開始缺席三大營運商的伺服器競标盛會。甚至還出現競選成功,然後自己主動放棄的異常行為。這一幕,與華為釋出旗艦手機,然後長期缺貨何其相似?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聯想

消費者業務受晶片影響,将會持續低迷,直到國内補齊起碼14nm工藝以上的純國産晶片生産鍊;企業端業務的零部件,也不如想象中的充裕,就算三大營運商願意等,5G也不等人;至于營收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的華為雲,除非發展到一覽衆山小的地步,否則短期内也挑不起營收的大梁。2022年的華為,打算怎麼辦?會像其他科技公司一樣,砍産品線,裁員,降低研發投入嗎?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任正非

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2月28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用行動給出了答案。據雷鋒網消息,華為内部正熱熱鬧鬧地組建,用于開疆拓土的10大預備軍團,專攻互動媒體、顯示芯核、資料中心網絡等項目,以1:2:7的比例分布于個人消費者業務、晶片業務和企業端業務。帶隊的都是從業經驗豐富,且具有海外市場工作經驗的華為“老人”。背後敲定并持續督導該項目的人,正是任正非。考慮到任正非已經是79歲高齡,此舉說是親自挂帥也不為過。

華為2022年的營收怎麼辦?任正非親自挂帥,用行動給出答案

晶片

根據項目内容,以及選人标準來看,華為制定的戰略是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而且出擊就要打得遠,不能光是在家門口掙錢,要走出去。一如22年前,華為員工滿世界推薦自家的基站。時下的市場,比當年更加嚴酷,但華為,卻也比當年要強壯得多。不知怎的,筆者忽然就想起,當年華為舉辦首次出征将士送行大會,寫在橫幅上的那句話——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李雙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