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婉瑩

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聯合推出的現實題材當代大劇《人世間》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及愛奇藝播出。劇集開播以來,創下央視近5年電視劇平均收視新高,愛奇藝平台熱度破9800,豆瓣評分8.1。電視劇的熱播成為優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精品好劇的又一成功案例。為深入探讨總結文學影視改編的經驗,中國作家協會于2月28日在京召開了“從文學到影視——《人世間》座談會”。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出席并緻辭,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人世間》原著作者梁曉聲;《人世間》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人世間》編劇王海鸰;《人世間》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人世間》總制片人,閱文影視副總裁、七彩工作室總經理馬好以及多位文藝評論專家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主持。

《人世間》再一次證明了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系

中國當代作家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于2017年12首次出版,小說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軌迹為線索,展示近50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貫穿其中的,既有中國社會發展的“光榮與夢想”,也直面了改革開放程序的艱難與複雜,塑造出衆多勞動者、建設者、改革者、創業者等人物群像,從他們充滿悲歡離合的跌宕人生中,史詩般展現波瀾壯闊的中國社會巨變。

小說出版後不久,騰訊影業與李路導演共同選擇決定拍攝。2018年11月,騰訊影業從當時幫梁曉聲代理《人世間》版權的一未文化手上,獲得了作品8年的影視改編權,翌年8月,《人世間》以最高票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

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在緻辭中表示,《人世間》的熱播,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系,從文學到影視,這不僅是在描述一個過程,更标志着一個生機勃勃的創造與接受的廣闊空間。語言是人類最深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文學作為語言的藝術,有着最悠久、最深厚的傳統;影視藝術等其他藝術門類在開拓自身的藝術天地的過程中既差別于文學而張揚自身的特性,又從文學獲得豐沛的資源和強大的支撐。文學與影視,這是一種互相區分、互相激勵而又互相啟發、互相成全,最終互相增強和放大的關系。回顧現代以來文學和影視發展的曆史,我們都能深刻地在文學的力量中展望影視的力量,在影視的力量中領會文學的力量。讓我們的力量融彙在一起,讓文學和影視一起走進更廣大的人民群衆心裡,這也是一代代文學人和影視人共同的努力方向。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在講話中指出,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轉化自文學作品,來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小說《人世間》被成功改編為電視劇《人世間》、并成為“熱點”“爆款”,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充滿啟發的事情。在今天,文學創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現代傳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動地同衆多的藝術門類及文化形态交流互鑒、融合接軌。我們相信,文學的力量,是可以具有廣泛的輻射力和廣闊的覆寫面積的。新時代文學,能夠在不斷的擁抱和衍生中,把握曆史主動、打開無限可能。文學的主動意識,正在獲得廣泛的支援與回應,這展現了一種“雙向主動”,它證明我們所身處其中的文化生态是良好的、積極的、高度活躍的。我們願意看到,更多的藝術領域、文化領域,各種新鮮活躍的元素與力量,都能夠關注文學、牽手文學、與文學嫁接共生。中國文學願與大家共同努力,營造文藝新氣象、塑造文化新景觀、打造“文藝共同體”,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國作協将在今年推出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通過一系列新思路、新措施、新辦法,來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為影視和其他的文化領域輸送更多更好的文學資源,希望大家對這兩項計劃保持關注。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人世間》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

“我們做内容的使命是希望讓好故事生生不息,需要以文學為起點,以影視創造全民共鳴點,然後再能反哺文學,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獨特IP的中國模式。”作為該劇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表示,希望借《人世間》作為一個非常好的範例,與各位一起書寫絢爛多彩的時代故事,讓文學和影視照亮我們的美好生活。

《人世間》為嚴肅文學影視化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座談會現場,《人世間》原著作者梁曉聲、《人世間》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人世間》編劇王海鸰分享了創作感悟。與會專家圍繞《人世間》中呈現的宏大時代背景、現實題材作品的社會價值以及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等主題展開研讨。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人世間》原著小說作者梁曉聲

梁曉聲坦言:“影視劇對于我想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很好的提煉。《人世間》的電視劇将部分角色和情節從概念化變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進行戲劇展現,例如對于周母這個角色的刻畫、将周父認可鄭娟的情節改為讓鄭娟在門口聽到父子倆掏心掏肺的對話等等,這些改動都證明導演與改編者對原作的提升。如果小說可以重寫,我想将主創們的智慧都融進去。”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人世間》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

“《人世間》這部小說,給改編影視劇帶來非常好的基礎。首先是具有一群立得住的人物群像,其次還包含了近五十年的曆史衆生相,有足夠的時代縱深,最後還有鮮活的故事和人間煙火味,這是差別于其他小說的最重要基礎。”李路表示。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

王海鸰分享道:“嚴肅文學是個人對生活經曆的思考,而電視劇是大衆藝術,越是嚴肅文學,改成電視劇就越有難度,小說表達轉化為影視表達,除了形式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影視劇是一門集體的藝術,這部劇在藝術和市場之間做出了最正确的平衡,這是我合作過的原作、導演和影視劇中最好的。”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從美學視角評論道:“《人世間》已經讓中國式心性智慧引領現實主義精神原則,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實主義的藝術道路,可以給予當代同類題材電視劇以及其他門類藝術創作以有益的美學範式啟迪。”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原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

“在苦難中昂揚向上,是文學作品《人世間》所傳達的重要價值。”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原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電視劇主創的工匠精神讓觀衆透過《人世間》領略50年來中國社會的時代風雲和社會變遷,看到特定文化環境中情感和生活的表達,獲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洗滌與滋養。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裁潘凱雄

談及文學作品的“IP”開發時,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裁潘凱雄表示,長篇小說《人世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IP”,當它的經典性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和确定之後,它被闡釋的空間必然随之不斷放大,也意味着這個“IP”被開發的空間會更大。“本次長篇電視劇的成功不僅為觀衆帶來了愉悅的審美享受,也為大陸文化産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電視劇的爆火出圈,源于原著作者厚重的曆史生活底蘊與主創人員的匠心制作,于細微處洞見生活本質,準确捕捉人世間細膩的情感,最終呈現出質樸可愛的人物形象、令人淚流滿面的故事情節以及真實動人的百姓生活,引發觀衆心底最深處的情感共鳴。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文學與影視有機融合下,《人世間》正在成為時代IP

《人世間》與去年七一上映的“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重點影片”《1921》,及即将播出的、改編自魯迅文學獎獲獎小說的電視劇《心居》共同構成騰訊影業與閱文集團的“時代旋律三部曲”。對于騰訊影業和閱文集團來說,“關注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故事”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