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書推介|《王逸<楚辭章句>新論》

新書推介|《王逸<楚辭章句>新論》

王逸《楚辭章句》新論

陳鴻圖 著

32開

繁體橫排

49.00元

978-7-5732-0144-7

作者簡介

陳鴻圖,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楚辭學,獲香港特别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撥款主持“新出簡帛文獻與《楚辭》校讀、研究及資料庫之建構”(2017)及“清代楚辭學研究”(2020)等研究項目。曾在海内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另整理出版《新輯實賓錄》(2018)。

内容簡介

《王逸新論》主要利用版本、目錄、輯佚和聲韻等研究方法,針對前人所忽略的問題進行考證和诠解,而研究面向則大體涉及《章句》的成書、注釋形态和诠釋方法。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王逸《正部論》考——兼論其與《楚辭章句》之關系

第二章 正德本《楚辭章句》刊刻及版本考略

第三章 重論王逸《楚辭章句》與劉向《楚辭》的關系

第四章 論《楚辭章句》的編次與經、傳結構

第五章 《楚辭章句》韻文注的性質與時代

第六章 《楚辭章句》“一雲”與“或曰”考

第七章 從漢代屈原之争看王逸《楚辭章句》的诠釋方法

附錄一 《天問》“後帝”與地神祭祀釋證

附錄二 方績《屈子正音》及其用韻研究

征引書目

後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2007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修讀博士課程,蒙業師黃耀堃教授提議,開始以《楚辭章句》為題撰寫博士論文。經過三年的時間,初稿終于在2010年完成。論文通過答辯後,又增寫了第二章《正德本〈楚辭章句〉刊刻及版本考略》,以及附錄所收《方績〈屈子正音〉及其用韻研究》和《〈天問〉“後帝”與地神祭祀釋證》兩篇文章。

楚辭學向來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顯學”,曆代研究論著多不勝數。自西漢劉向将《楚辭》編纂成書以來,研治者日衆,當中又以東漢王逸儲存的《楚辭章句》最受學者推重。然而相對于《楚辭》一書的豐碩研究成果,專以《楚辭章句》為題的研究專著并不多見,這與其在楚辭學上所取得的地位和價值相比極不相稱。前人對《楚辭章句》的關注不多,或者與此書的注釋較為“奇特”有關,尤以書中注釋通篇夾雜韻文和散文體注釋,這在兩漢經注中極為罕見,而其編次不按時代先後又常令人難以了解。然而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過去一直将《楚辭章句》視為從屬于《楚辭》的“附注”,是以論述的焦點大多投注于《楚辭》身上,進而掩蓋了《楚辭章句》原有的價值。本書之撰作目的,正是希望解決《楚辭章句》在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借此窺探古書在形成的過程中所展現的種種變化現象,是以書中所選取的論述方向不采取通論形式,而是立足于前賢的研究成果上,以補充當中所忽略的環節,同時嘗試提出一隅之見。筆者期望透過本書之探讨,能對早期古書形成的複雜過程有更深入的認識,并借此進一步推動《楚辭章句》的研究。

本書中的各章節在完成後均經過重新修改,并于學術期刊、論文集和國際研讨會上發表,現将各章發表詳情列之如下:

第一章《王逸〈正部論〉考——兼論其與〈楚辭章句〉之關系》,曾宣讀于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主辦之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國際學術研讨會(2015年12月) ,将收入《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待刊)。

第二章《正德本〈楚辭章句〉刊刻及版本考略》,《書目季刊》第五十三卷第二期(2019年9月),頁33-44。

第三章《重論王逸〈楚辭章句〉與劉向〈楚辭〉的關系》,《東華漢學》第二十七輯(2018年6月),頁63-92。

第四章《論〈楚辭章句〉的編次與經、傳結構》,《經學文獻研究集刊》第十三輯(2015年4月),頁69-79。

第五章《〈楚辭章句〉韻文注的性質與時代》,前半部從聲韻學角度考證韻文注的時代,曾宣讀于“深圳楚辭學國際學術讨論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三屆年會”(2009年10月) ,後收入《中國楚辭學》第十六輯(2011年12月),頁285-294;後部分論韻文注的類型和句型,曾宣讀于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之“滄海觀瀾——第三屆古典文學體式與研究方法學術研讨會”(2018年6月) ,後刊登于《淡江中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18年12月),頁1-31。

第六章《〈楚辭章句〉“一雲”與“或曰”考》,宣讀于香港恒生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及中文系合辦之“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中國文學國際研讨會”(2018年11月),收入該會論文集,頁106-131。

第七章《從漢代屈原之争看王逸〈楚辭章句〉的诠釋方法》曾宣讀于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辦之“滄海觀瀾——古典文學體式與研究方法學術研讨會”(2016年6月),後刊登于《中國文學學報》第九期(2018年11月),頁49-68。

附錄一《〈天問〉“後帝”與地神祭祀釋證》,初稿宣讀于“汨羅屈原及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2019年11月),收入該會論文集,頁222-230。

附錄二《方績〈屈子正音〉及其用韻研究》,宣讀于“淮陰屈原及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六屆年會”(2015年7月),收入《中國楚辭學》第二十六輯(2019年6月),頁101-106。

此次結集出版,又對原文做了全面修訂,并重新整合内容,同時就知見所及,補充了一些撰文時未及參考和後來新出的相關研究成果。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和付梓,端賴黃耀堃老師的指導和訓勉。黃師學養淵博,觀點獨到,從大學到碩士、博士一路以來賜示治學方法,啟發良多,使我終生受益。本書付梓,又蒙黃師題端賜序,感銘尤深。張光裕老師從大學到現在經常耳提面訓,諄諄教誨,在學術和工作上都給予極大的關懷和支援。魯國堯教授不辭勞苦,多方奔走,居中引薦,令人動容。黃靈庚教授、張健教授和潘銘基教授曾任本書博士論文評審委員,在答辯時對初稿提出過不少具體的修改意見,使本文避免犯上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靈庚教授又多次惠贈大作,殷殷勉勵,深受啟發。陳炜舜教授、蕭振豪教授和許明德博士等師友,從本書初稿到出版面世,都曾給予過關注和協助。上海古籍出版社陳麗娟女士統籌本書,細心校對,令書稿在短時間内面世,勞苦功高,謹在此一并緻以衷心的謝忱。又本書部分篇章發表時,曾獲香港特别行政區研究資助局教員發展計劃(UGC/FDS14/H05/17)資助,特此申謝。筆者學殖未深,書中所論難免有粗疏和不足之處,尚祈方家通人不吝指正,是所期盼。

陳鴻圖

二〇二一年六月謹識于香港沙田小瀝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