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三觀,穩定的情緒,這些都是一個人最大的價值和優勢。
你會發現,一個的五官再好,也比不上他擁有健全的三觀,靠得住的人格。
在我們所接觸的關系中,你是否經曆過“打壓式關系”?
常見的打壓式關系有:
對方習慣性貶低,嘲諷你,從來都不認同你的任何成績,試圖通過打壓你來滿足他那脆弱不堪的自尊心。
無論是父母與子女,夫妻之間,朋友之間還是同僚之間,都經常出現這種打壓式關系。
-01
常見的“打壓式關系”有哪些?
第一:父母與子女之間
比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
當父母在子女身上傾注了過多的期待,那麼父母很容易做出比較極端的行為。
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父母就貶低了孩子這個階段的努力。
“你真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
“你看看你同學,人家都那麼優秀,你為什麼那麼笨?”
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子女,自尊心受挫,久而久之變得自卑,缺乏自信心。
對任何事情都變得膽怯,不敢表達自己,沒有勇氣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二:情侶、夫妻之間的關系
“跟你在一起,我真的很後悔”
“我為什麼會嫁給你這樣的男人?”
“你看看别人家的妻子,再看看你,每天灰頭土臉,變成了一個黃臉婆”。
親密關系裡,最大的難題不是感情不和,而是讓彼此的關系變成了“打壓式關系”。
一方不斷貶低另一方在感情中的付出,無論對方做了什麼,都無法獲得他的滿意。
前段時間有個女讀者向我咨詢。
結婚多年,女讀者一直扮演着“全職太太”的角色。
為了照顧2個孩子,她放棄了自己的大好人生,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跟朋友的關系漸行漸遠。
盡管她為這個家庭付出很多,可依舊沒有得到丈夫的尊重和該有的愛。
丈夫不僅沒有給她任何感激、贊美的話,反而每天嘲諷她,貶低她。
更過分的是,丈夫甚至提出了AA制,認為她沒有經濟來源,一切都靠着丈夫養活。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打壓式關系”。
第三:工作、社交中的打壓式關系
職場打壓,是很多人都曾經曆過的事情。
面對同僚的打壓:
常見的方式有嫉妒,攀比,背後對你指指點點,給你穿小鞋等行為。
在一個團隊裡工作,大家的功勞都是差不多的,他卻占據了你的付出,排擠你在公司的地位。
面對上司的打壓:
無論你付出了什麼,上司都沒給你該有的回報。
你取得的任何成績,都不被公司重視;同時入職的同僚,能力沒你強,付出沒有你多,已經升職加薪,唯獨你還在原地徘徊。
而社交中的打壓,更是頻繁出現。
朋友總是嘲諷你,貶低你,在背後挖苦你嘲笑你。
跟這樣的人相處,其實是在不斷消耗我們的精神力,久而久之,我們就陷入了苦惱、無奈與壓抑狀态裡。
-02
為什麼他們“習慣性打壓别人”?
第一:自戀型人格的表現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障礙被稱之為“自戀型人格”。
過度的自戀,常常會讓一個人分不清現實與想象。
他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就是最棒的,最好的,有一種“特權者”的感受和姿态。
跟外界相處時:
他們極端地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贊美,希望大家的關注點都在他身上。
一旦别人沒有按照他的想法和要求去做,他就會陷入憤怒與偏激狀态中。
習慣貶低、嘲諷,打壓别人,是他們維護自己自戀感的一種手段。
第二:妒忌與高傲自大
你知道嗎?
一個人習慣貶低你,本質上來說是在嫉妒你。
嫉妒心越重的人,越是通過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掩蓋自身的缺點。
這種“表裡不一”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可以稱之為“認知偏差”。
當所接受的環境,所經曆的關系,與自己内心中所預設的不同,他們就會強迫自己做出某些行為來适應。
高傲自大且嫉妒心強的人,當然見不得周圍的人比他更優秀。
為了掩飾内心的不安與妒忌,常常會選擇打壓别人來滿足内心的空虛。
第三:精神“pua”,試圖掌控他人
在我所進行的咨詢案例中,有不少人在感情裡都經曆過伴侶的精神pua。
伴侶通過打壓,嘲諷的方式,告訴他:“你不行,你差遠了,你不能沒有我。”
如果一個人意志力不堅定,自信心差,精神力不足,很容易被這種打壓式關系掌控。
到了那個時候,生活就會被對方毀掉。
如果你的伴侶剛好是這種人,一定要學會拒絕,并且試着遠離他;你越是按照他的方式生活,你就越容易被他掌控。
-03
遭遇了“打壓式關系”,該怎麼做?
如果你此刻正在遭遇這樣的關系,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态。
首先,心态平和,堅定自己的信念。
無論被人如何嘲諷你,貶低你,都無法否定你的成績,你的努力,你的能力。
如果你自己的信念崩塌,被他人影響到你的意志力,還要怎麼生活下去呢?
是以,擺正心态很重要。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必因為他人的刻薄,讓我們來承擔後果。
其次,表達你的不滿和想法。
如果對方的某種行為,某句話讓你感到不舒服,一定要及時表達你的需求和想法。
倘若你總是忍讓,那麼他會變本加厲地傷害你。
人性的弱點就是如此:欺軟怕硬。
你隻有讓對方感受到你“不好惹”,他們才會收斂對你的不尊重。
最後,一定要及時止損。
面對那種自戀的人,尖酸刻薄的人,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既然無法相處,那我們遠離好了。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及時止損,并不是懦弱,而是成年人的聰慧。
離開錯的人,離開消耗你的人,生活才能換來更多的愉悅感。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經曆過“打壓式關系”?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