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鄒小兵:自閉症兒童容易共患的罕見病,必須高度重視!

今天是2022年2月份的最後一天,國際罕見病日。

關于罕見病,世界各國并沒有嚴格統一的定義。例如美國将患病人數低于20萬的疾病定為罕見病,歐盟将患病率低于5/10000,危及生命或慢性漸進性疾病視為罕見病。

但是,在發育障礙乃至自閉症領域,罕見病并不罕見!

自閉症譜系障礙不是一個病,而是一組疾病的總稱。除了用輕重程度來分類外,還可以分為經典性自閉症和症候群性自閉症,其中,症候群性自閉症占譜系總數達20-30%。

而大多數症候群性自閉症,都屬于罕見病。

比如,我們常說的包括脆性X染色體綜合症,結節性硬化、雷特綜合症等。

今天,大米和小米請來鄒小兵教授,帶領大家一起走近、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群體中,那些可能跟譜系症狀有關或者交叉的罕見病。

01

天使綜合征

天使綜合征又稱天使人綜合征、快樂木偶綜合征、安格曼綜合征,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由15号染色體上q11-13區域中的UBE3A基因表達異常或功能缺陷所緻。發病率在1/40000~1/10000。

臨床表現為智力低下及全面的發育延遲,特别是語言發育延遲、小頭畸形、多動,存在共濟失調、寬基底步态及肢體震顫等運動障礙,常有頻繁無誘因、與周圍環境不相适應的暴發性笑或微笑、表情愉悅、拍手等快樂行為。

本病無法治愈,但症狀可随年齡增長而減輕。

02

雷特綜合征

雷特綜合征也叫做頭小綜合征,是一種與典型自閉症非常相似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多為女性,發病率在1/10000~15000,屬于罕見病。

雷特綜合征現在是否還屬于自閉症譜系障礙?

很多專家持否定意見,的确,雷特綜合征也應該由自閉症譜系障礙中剔除,但根據DSM-5的定義,雷特綜合征依然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種。

在DSM-5關于自閉症譜系的附加說明中指出,在診斷了自閉症譜系障礙後,應繼續完善檢查,包括開展遺傳學檢查,發現各種遺傳學異常(單基因突變、拷貝數變異)的自閉症譜系障礙。

而雷特綜合征就是其中一種,它是由MECP2基因(還有少數别的基因)上的突變或缺失引起的。

實際上,自閉症譜系障礙中可能還有近百種類似于雷特綜合征的罕見病正亟待學界的研究和關注。

雷特綜合症的發生、發展是分階段的,患兒大多在1歲到1歲半開始發病,初期階段會有明顯的,多方位的功能退步階段,比如手功能逐漸喪失,語言逐漸喪失、共濟失調、呼吸異常等,然後整體機能開始穩定,然後再開始發展,隻是發展會有很多障礙,也有一部分患兒從出生開始,運動發育、認知、言語方面就嚴重滞後。

其中,雷特綜合征在發病初期、2歲左右,會表現出類似于典型自閉症的症狀:不看人,不理人,不聽指令等;但其他症狀,如小頭、癫痫、獨特的手部動作、後期運動功能喪失……與典型自閉症完全不同。我們也可通過基因檢測進行篩查鑒别。

目前,雷特綜合征尚無治愈的藥物或者是明确的醫療方案。

自閉症孩子為了取得良好預後,需要在幼年接受早期密集式幹預。雷特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應該更重視喂養和看護,讓孩子處于一個相對較好的生理舒适狀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逐漸開展康複幹預活動。

1.雷特孩子的骨密度相對較低,骨質容易疏松,不适合高強度訓練

2.雷特綜合征的孩子容易因為病理性原因聚集容易引起焦慮的物質,是以雷特孩子的情緒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認為是心理因素,她們時常要承受難以安慰的情緒失控,哭鬧,這種時候如果還繼續學習或訓練,就适得其反了。

03

脆性 X染色體綜合症

脆性X染色體綜合症(Fragile X Syndrome)是一種來自X染色體的隐性遺傳模式,它的遺傳除了涉及X染色體的基因突變,也涉及到基因位點的CGG(Cytosine- Guanine-Guanine)重複,是以特别複雜,并不是由母親單方面遺傳引起的。

在一個家庭的後代中,FXS的症狀常常會越來越嚴重。

兒童智力低下和自閉(孤獨症)是脆性X綜合症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如果患者表現出自閉症的症狀,那麼就可以同時确診自閉症譜系障礙,正常人群中,男童發病率約為1/3600,女童約為1/4000~6000。

脆性X綜合症的典型特征還包括:耳大、臉長、大睾丸(青春期後)、發育遲滞、學習困難、語言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有攻擊破壞行為、多動症、焦慮症、及癫痫發作等。

女性患者的容貌會發生輕微改變,如尖臉和大耳朵,她們中20%~60%會被診斷為患有精神心理障礙,最常見的為抑郁、廣泛發育障礙,個性害羞退縮及焦慮。

攜帶脆性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緻病基因的家長生養二胎,可在懷孕三到四個月時,抽取絨毛或羊水檢測孩子情況,大約一兩個星期就能出結果。

04

威廉姆斯綜合征

威廉姆斯綜合征是一種表現與自閉症極為相似的病症,并且也存在黃金幹預期,如果孩子能在早期得到确診接受幹預,身體機能和智商會比不幹預的孩子要發展得好一些。

威廉斯氏綜合征(Williams syndrome)指因為基因排列失常而造成的先天性疾病 ,患者的7号染色體缺少了20個基因,平均每兩萬人中就有一例,主要症狀有:

1. 最典型即為心髒血管問題,主動脈瓣上狹窄和肺動脈狹窄都是典型表現。

2. 血鈣過高。孩子會是以變得易怒,晚上大哭大鬧,無法安睡。如果孩子血鈣不高,不要補鈣和維生素d,特别缺就适量補充維生素d。因為威廉姆斯孩子的血管彈力不足,補鈣會導緻血管更加硬化,嚴重的甚至導緻髒器的鈣化或者硬化。

3. 發育遲緩。常常接近42周後才出生,出生體重較輕,身高體重的發育也很緩慢,一般兩歲才會走路,三歲才開口說話。

4. 小時候多呈現低肌張力、關節松弛。長大後關節會逐漸僵硬甚至攣縮,需要靠實體治療來改善。

5. 智力低下。威廉姆斯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有程度不等的智能不足,IQ大多在五六十之間。

6. 疝氣問題。這種現象也很普遍,其中得鼠蹊部疝氣和臍疝氣的機會較高。

7. 喂食問題。不會自己拿東西吃,需要人喂,這與他們肌張力低下、吸吮吞咽的能力不足有關,随着年紀增加會逐漸改善。

8. 臉部特征。有點朝天的小鼻子、人中較長、闊嘴、厚唇、小下巴、大耳朵、臉頰豐滿、眼皮浮腫、牙縫過大,有些孩子小時候看不太出來,但随着年齡的增長,臉部特征會愈加明顯。

9. 學習障礙。他們對空間概念、數理邏輯和精細動作是弱點,主要展現在數學不行,了解不了1+1=2的意思,不願意拿筆寫字,注意力不集中。

10. 特殊才能。聽覺敏銳,對音樂感興趣,語言表達能力不錯,擁有華麗的形容辭藻,但可能因為智商不夠,他/她自己也不會完全明白所說話的含義。社交能力及記憶力也是這群小孩的專長。

如果孩子被确診威廉姆斯綜合征,家長需要定期帶孩子回醫院追蹤檢查,這對于孩子的康複發展非常重要。

05

兒童瓦解性障礙

兒童瓦解性障礙(CDD)也被稱為嬰兒癡呆,由奧地利維也納特殊教育專家西奧多·海勒醫生于1908年首先釋出報道,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與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征,不典型自閉症統一被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國外醫學調查顯示,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的患病率為十萬分之一,無明顯性别差異。

患者一般兩歲之前發育完全正常,3~4歲起病,主要表現為已獲得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化功能和語言功能迅速退化:

出現語言發育障礙,對語言的了解能力減退、語言表達貧乏,不能主動開始或維持交談,言語刻闆或重複。

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缺乏人際交往技能,沒有非言語性的情感交流,與同齡人不能建立正常的同伴關系,不能做同伴們一起參加的角色扮演遊戲。

活動和興趣異常,活動刻闆、重複,或有刻闆動作、作态,對周圍事物普遍喪失興趣,局限于一、兩項的興趣愛好。

行為瓦解,部分患者的運動技能、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流涎,伴有癫痫發作。

據目前了解,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的複雜和嚴重程度遠高于自閉症,退化的能力也難以重新習得,通常會遺留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滞。

目前,醫學界對于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的治療手段和自閉症幹預手段相似,父母生活中一定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及時就醫,及時幹預,讓患兒原有的能力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進行最大的保留和回歸。

誰來拯救罕見病人?

今天,是國際罕見病日。

對困在幽暗之中的“罕見病”病人們來說,這是可以統一發聲的寶貴日子。

對長期與 “罕見病”抗争、共生的家庭來說,這是被社會看見的難得機會。

中國罕見病發展中心(CORD)創始人、根底健康CEO黃如方告訴大米和小米,目前全人類已知的罕見疾病有7000多種,有半數是在兒童期發病的,而且80%是由于基因缺陷所造成,隻有不到10%的疾病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跟自閉症家庭一樣,大家都希望希望政府部門及科研組織能夠投入足夠的科研,幫助患者早日實作“病者有其藥”,重拾有希望的、平等的、有尊嚴的社會生活。

罕見病因為“罕見”,在人類社會中,總是處于,被忽視、被遺忘的角落。

是以,黃如方說:“罕見病的群體,隻有我們自己才能救自己,也隻有我們自己首先行動了,才有可能帶來我們想象中的改變。”

如果因為“罕見”,罕見病病人、家庭注定隻能發出微弱的光,那麼希望,可以有更多人站出來,互相連接配接,發出更多、更大的光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