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01

曆經半生後,杜甫感慨道:“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諸葛亮再聰明,公孫述再厲害,終究隻能歸于黃土,又怎能長久到永恒呢?或許,普通人眼中的落寞寂寥,根本算不上什麼。

普通人,總是會為了某些東西而痛苦不堪,不是今天傷感,就是明天為了别人的一句話而惱怒,其實就是“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無知罷了。

局内人看不透,那他們自然就不會活得幸福。

别覺得生活不公,人生疾苦,要知道,幾十年後,你我都不過是一抔黃土罷了。

人,隻是為了“過程”而活着罷了。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過去後,任你洪水滔天,滄海桑田,又關我們什麼事兒呢?

你我,總會思考未來會發生什麼,自己過得怎樣,兒孫過得怎樣,後代能否安穩。這,真的有價值嗎?

未來的一切仍未發生,況且我們隻能照顧好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此,其餘的一切,貌似真的毫無意義。

人生最終的歸宿,你總有一天能夠看透。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02

一位60後感慨,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年近55歲的老劉提前退休了,而且拿着手中的幾百萬到處遊玩,根本不想理會這世間太多的閑事了,隻希望後半生可以活得開心。

由于老劉是廣州人,他在城中村也有好幾棟房子,孩子哪怕失業了,也不用愁,是以他也就隻能考慮自己的往後餘生了。

本來老劉是某工廠的負責人,可為什麼他會選擇提前退休呢?如果不退休,其實他能夠再賺多幾十上百萬。

原因很簡單,老劉在54歲那年,曾在醫院親眼目睹自己的一位朋友離世,對方終年53歲,是市中心裡面的有錢人。這,令他感慨萬分。

慢慢地,老劉就在思考,人,如果一輩子都沒有為了自己而活過,那真的有意義嗎?

況且,在人離開的時候,你再有錢,再有資産,再有權勢,再有能力,也終究成為了過眼雲煙,終成“空”。

有一次,老劉跟某位朋友閑聊,朋友說了一句話:“如果有來世,那我們這一生的奮鬥,真的有價值嗎?”

老劉感慨地說:“人活一世,不過是一場空。哪怕下輩子讓我去首富家,也不見得我能帶走什麼。做人呐,這輩子都沒有過好,就想下輩子,沒必要。如果下輩子窮得要死,你又能怎麼辦?”

朋友無言以對,因為這很現實。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03

人生,也就一場“空”。

年輕人剛出來工作的時候,總是自命不凡,認為自己要找到好工作,成就一番事業。

等他們在社會上吃過了虧,受到了折磨後,相信他們就會明白,一切的自命不凡,都是虛的,唯有世道難行,才是真實的。

于是乎,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的人,就會感慨人間不值得。

其實,這真的有必要嗎?沒必要。

為什麼呢?因為再過幾十年,你我都會歸去,不見得誰都能活到兩百歲。或許,一場空,才是無數人最後的歸宿。

曾經問過某位大老闆一個問題:“人生,真的就是一場空嗎?”

這位大老闆這麼回答我:“像這樣的問題,你問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有錢人不想一場空,因為他們不希望沒有享受過就走了。而普通人,卻會接受一場空的事實,至少,他們活得很坦然。但還是要說,一場空,終究是真相。”

一個“空”字,便是一個人的一生。

你再有才華,再有資本,再有名利,那又算得了什麼呢?古往今來的王侯将相,哪個不是冢中枯骨呢?

有些時候,來到過這個世界,品嘗過這當中的滋味,就足夠了。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04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人會活得痛苦?就是因為看不透。

從25歲開始,人要一直痛苦到60歲。在這35年的時間裡面,普通人要面臨工作、金錢、房子、結婚、生子以及養老的問題。

比如說工作,有些人會因為失業而看不開,有些人會因為找不到好工作而看不開。

比如說生活,有些人會因為無法到城市落戶而看不開,有些人會因為無法買到城市的房子而看不開。

比如說家庭,有些人會因為婚姻沖突而看不開,有些人會因為孩子沒有本事而看不開。

這,真的有價值嗎?

就拿失業和不失業的人來說,他比你多賺了幾十萬,最終不還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挂”嗎?

就拿農村人和城市人來說,後者所能接觸的資源更多,壓力也更大,最後不也活得“白發叢生”嗎?

就拿孩子有沒有本事這個問題來說,所有人都有離開的那一天,平庸和才華橫溢,終究隻是過程的展現罷了。

人老了,活了55年才看透,人這一生的歸宿,也就“一個字”

曹雪芹說得好,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

古往今來的達官貴人,有錢有勢的數不勝數。可是,他們的資産和名利,不也煙消雲散了嗎?等待你我的,終究是一場“空”。

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