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把一顆‘寶石’吞下去了。”
近日,4歲的小女孩橙橙(化名)對媽媽說。
不一會,孩子還出現了口水多,
肚子不舒服等症狀,
焦急的家人連忙将孩子送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急診科值班醫生連忙通知了正在家休息的小兒内科副主任醫生劉偉榮。趕到醫院的劉偉榮從家長口中了解到,孩子吃了一個粘貼“水晶寶石”。随後,耳鼻咽喉科醫生先檢查了小孩的咽部,沒有發現異物,之後又馬上做了頸部CT。CT發現,小孩的食管上端有一個高密度影像,應該就是吞下去的異物。
在小兒内科,劉偉榮打算通過胃鏡取出異物,但孩子禁食時間沒達到麻醉要求,無法在麻醉下取異物,隻能用普通胃鏡取異物。為了盡快取出,防止孩子發生内部器官穿孔,三名醫生和一名護士一起固定住孩子,最終通過胃鏡順利取出異物,“寶石貼紙”終于取出。
孩子媽媽告訴劉偉榮,本來“寶石貼紙”都是貼在桌子上的,她不知道孩子怎麼摳下來放到嘴巴裡,可能孩子在跑動、說話的時候滑到喉嚨裡了。
劉偉榮表示,幼兒誤食異物的情況常有發生,在他的從醫經曆中,就取出過形形色色的異物,有玩具、硬币、棗核、骨頭甚至還有大人用的耳釘和發夾等等。他表示,一般體積小、邊緣鈍圓、無腐蝕性且嵌頓時間短的食管異物,及時取出來就沒什麼事情,但作為醫生,他們最怕孩子吞食的是類似紐扣電池、磁珠這類對身體具有嚴重危害的異物。紐扣電池通常為強堿性,腐蝕性極強,嵌頓食管僅2-2.5小時即可造成嚴重燒傷、食管狹窄等并發症。
提醒:
小孩好奇心強,容易誤食異物,萬一發現孩子吞食異物,不要用“偏方”老辦法,如用食物去喂,想讓異物吞下去最後排洩出來,這種方法是不正确的。這時候最好用海姆立克法将異物沖出。如果是食道異物,異物停留在食管狹窄處,孩子會出現咽不下去、嘔吐、流口水,以及咽喉、脖子、胸部或腹部疼痛;也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情況,這時要盡快送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