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1991年12月8日,一個月前剛剛被公選為烏克蘭總統的克拉夫丘克,喜悅地在《别洛韋日協定》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這也就意味着烏克蘭正式從蘇聯脫離,并且将繼承着蘇聯大量的軍事遺産與工業遺産在東歐的土地上存在,這足以讓其成為當時僅次于美俄兩國的世界大國。

《協定》簽訂的17天後,蘇聯這個龐大且牢靠的聯盟也再也無法堅持下去,如一座山峰一般瞬間崩塌,而剛剛獨立的烏克蘭人民則紛紛慶祝起來,慶祝蘇聯的滅亡與烏克蘭看似美好的未來。

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僅僅30年時間過去,這個繼承了蘇聯大量軍工遺産,号稱“歐洲糧倉”的國家,就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自斷雙臂”的軍事、難以收回的失地、喜劇演員的總統等等魔幻的劇情在它身上輪番的出現,讓人不禁好奇:

當年軍事實力第三的世界大國烏克蘭,為何淪落到今天的局面?蘇聯留下的軍工遺産去哪了?烏克蘭30年的發展為何會這樣?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

而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獨立之初的烏克蘭有多強大。

蘇聯二兒子——烏克蘭

與俄羅斯人一母同胞的東烏克蘭人在1917年,脫離了沙皇俄國的統治,并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史稱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而在五年後,烏克蘭決定并入蘇聯,成為了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直至69年後的1991年,烏克蘭才真正的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

正如前文所說,作為前蘇聯最重要的軍事和工業基地,獨立後的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很大一部分的軍事工業遺産。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這其中包括:

當時歐洲最大且能生産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蘇聯鋼鐵洪流締造者的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設計出世界最大飛機An-225的安東諾夫設計局。

一衆國家級别重工業制造和設計中心與多達3594家軍工企業與300多萬的從業人員。

而軍事實力上,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近80萬的現役軍人、7000餘量裝甲車、6500輛坦克、7000餘門大口徑火炮、1500餘架戰鬥機。

包括圖160在内的60架戰略轟炸機、包括多艘航母的半數前蘇聯黑海艦隊、以及最為可怕的1272枚核彈頭與2500枚核武器!

這些遺産,讓烏克蘭在獨立後,一躍成為了當時世界第三的軍事大國。

單論軍事實力,足以橫掃歐洲,掀起一場世界大戰。哪怕是放在今天,也能在世界上排在前五,與五常掰掰手腕。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前蘇聯圖160轟炸機)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擁有着世界上40%的肥沃黑土與豐富的能源礦藏,以及連通東西的特殊地理位置。

這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在極短時間内實作經濟的巨大飛躍。

再加上蘇聯留下的軍工遺産,按照正常的發展來看,今日的烏克蘭應該已經成為綜合國力世界前五的大國。

但理想都是豐滿的,而現實總是骨感的。

據烏克蘭在2018年披露的資料來看,29年的發展時間不僅沒能讓經濟實作飛躍,反而是讓其GDP總量,從1989年的占全球0.41%跌落到了2018年的0.15%。

而軍事實力也從此前的世界第三軍事大國縮水到了世界第22名的水準:

軍隊人數剩餘20餘萬,陸軍裝甲部隊僅存40%,空軍部隊僅剩70架戰鬥機,海軍大型艦艇僅剩一艘排水量3500噸的克裡瓦克三級護衛艦,而最為重要的核武器竟然全部消失。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烏克蘭參加軍演,黃圈辨別的是烏克蘭海軍)

對比剛剛獨立時的烏克蘭,軍事實力簡直可以用十不存一來形容。

而在見到這些資料後,相信一個疑問也漸漸浮現在不少人的心中:

短短三十年,究竟是什麼改變了烏克蘭的命運?亦或是禍根早已埋下?而其原因也隻有兩個:俄羅斯的外因與烏克蘭的内因。

俄羅斯的“坑”

作為烏克蘭的鄰邦與蘇聯的“大兒子”,很顯然,烏克蘭今日的現狀,離不開俄羅斯的影響。

而對烏克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在分前蘇聯遺産時,俄羅斯埋下的一個坑。

正如前文所說,烏克蘭作為前蘇聯的“二兒子”得到了前蘇聯大量的軍工遺産。但就在這場看似合理的“遺産配置設定”中,作為“大兒子”的俄羅斯,卻自作主張的将前蘇聯留下的所有黃金、鑽石與外匯存底全部收入囊中,而烏克蘭卻一分錢都沒拿到。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俄烏關系漫畫)

這對于一個剛剛獨立的國家而言是緻命的,尤其是繼承了大量軍工企業和武器裝備的烏克蘭。

那些在别的國家看來是國之重器的坦克、飛機、航母、核彈頭,在一窮二白的烏克蘭眼中,簡直就是吸血的累贅。

試想一下,在當時冷戰結束,世界和平的國際環境下,烏克蘭就算有再強的軍事實力,又有什麼用呢?

并且作為一個僅有6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在沒有廣袤領土的戰略縱深與足夠的國際影響的情況下,世界第三的軍事實力對于烏克蘭而言,并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烏克蘭核力量)

此外,烏克蘭強大的軍事實力也隻會讓世界上其他國家對烏克蘭充滿敵意與畏懼。

畢竟世界第三的軍事大國,别說是一些小國,哪怕是諸如歐美這類大國,面對着烏克蘭的上千枚核彈頭,也需要思考與烏克蘭的關系。

這樣的情況讓獨立之初的烏克蘭陷入了很長時間的外交困境。

在世界各國眼中,烏克蘭就如同一隻體型龐大的刺猬,隻能“敬而遠之”。

但烏克蘭卻要為此每年支出上千億美元的軍費對這些“懷璧其罪”的武器進行維護。

可想而知,烏克蘭面對這些前蘇聯的遺産,會作何感想。

畢竟比起軍事實力締造的安全感,對于烏克蘭人民與烏克蘭政府而言,穩定的政局、幸福的生活與長久的發展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此外,自從1991年獨立後至今,烏克蘭人民由于深受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的體制“毒害”,都迫切地希望烏克蘭能夠向西方歐美發達國家一樣,走上自由市場的經濟道路。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資本主義)

而這時以美國為首的一衆西方發達國家,聽到了烏克蘭人民的“呼喚”。

他們都如同聞到肉味的豺狼一般,沖到了烏克蘭人面前。

就這樣,在踩了俄羅斯留下的大坑後,烏克蘭迎來了大國的“忽悠”。

“自毀武功”

俄羅斯、美國、英國、烏克蘭四國在1994年12月5日,于布達佩斯共同簽署了。

為解決烏克蘭的前蘇聯遺留軍備問題的非正式國際條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

其主要内容如下: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換而言之,則可以了解為:

俄羅斯、美國、英國三國尊重烏克蘭的領土與主權,不會對烏克蘭進行軍事上的打擊與經濟上的攻擊。

并且當烏克蘭遭受到别的國家侵略時,俄美英三國将會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對烏克蘭提供幫助。

這可以看做是俄美英三國為了烏克蘭銷毀核武所做出的安全承諾。

不過,僅限于承諾,“最終解釋權”在俄美英三國手中。

就是這樣一張非正式的國際條約,對于烏克蘭人民而言,卻是等待多年的“救命良藥”。

于是,烏克蘭開始了轟轟烈烈地銷毀核武器與戰略飛彈的計劃。

幾年時間内,數百枚前蘇聯留下的戰略飛彈被一批又一批送往俄羅斯拆解。

烏克蘭境内的一百多口飛彈發射井也被烏克蘭自己徹底的銷毀,烏克蘭徹底放下了手中的底牌。

而随着經濟的逐漸衰退,烏克蘭就連本國包括飛機、航母、坦克等正常武器也被放棄。

烏克蘭徹底從一個軍事大國淪為了沒有威脅的小國。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昔日發達的黑海造船廠)

但烏克蘭人民的生活真的是以好起來了麼?烏克蘭的經濟發展真的走向正軌了麼?其一直追求的自由市場到來了麼?

答案顯然是沒有的。

作為前蘇聯的一部分,根深蒂固的計劃經濟體制讓烏克蘭人民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歐美發達國家的自由市場的經濟體制。

但經曆了俄羅斯埋下的“大坑”與自廢武功的操作,烏克蘭已經徹底的一窮二白。

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豐厚的資本支援,而烏克蘭顯然并不具備走資本主義路線的基礎。

就連一同解體的俄羅斯,也是經曆了葉利欽長達十年的休克療法,才讓俄羅斯走上正軌,更何況烏克蘭呢。

對于烏克蘭而言,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而它所能夠仰仗的,無非就是國内工農業的家底。

但很無奈的是,烏克蘭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經濟發展必須依靠作為鄰國的俄羅斯。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每年烏克蘭國内40%的産品銷往俄羅斯,且多為米面糧油糖等農業作物,而這也是烏克蘭唯一能夠進行資本積累的手段。

但此時的俄羅斯也尚且處于經濟轉折時期,與烏克蘭的貿易切實地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

是以在1996年,俄羅斯單方面撕毀兩國在1993年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公然違反兩國的免稅政策,發動貿易戰,對從烏克蘭進口的商品收取20%的增值稅,迫使烏克蘭商品漲價,失去競争優勢。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一時間俄羅斯市場上的烏克蘭産品陷入了長久的滞銷,烏克蘭經濟雪上加霜。

并且這樣的情況并不止一次出現,在後來的十幾年間,貿易戰甚至成為了俄羅斯限制烏克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而烏克蘭則難以招架,隻能不斷地減少對俄貿易,但收效甚微。

不過,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另一個國家的經濟制裁并不能夠起的決定性的影響,烏克蘭的發展之路亦是如此。

導緻烏克蘭淪落今天這幅樣子的罪魁禍首,還是烏克蘭的内因——寡頭。

四、吸血的寡頭

寡頭,專業詞彙解釋為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可以簡單了解為,個人

資本取代了原國家資本的地位,壟斷并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是國家蛀蟲般的存在。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而在烏克蘭獨立之後,為了能夠平穩地向資本主義過渡,采取了與俄羅斯相同的休克療法經濟改革制度。

并且在程度上,比起俄羅斯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總統的庫奇馬剛剛上任,便将經濟改革看做烏克蘭發展的重中之重,加速了烏克蘭國企私有化的過程。

短短三年内,就有近三萬個烏克蘭企業實施改革,烏克蘭國有企業的占比直接下降了62%。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缺少科學的改革模式與嚴苛的市場監督,寡頭開始在烏克蘭市場上滋生。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于烏克蘭前總理,尤利娅-季莫申科。

作為一個平民出生的普通女性,季莫申科的一生簡直可以用奇迹來形容。

三歲時父母離異的事件讓季莫申科的童年十分凄慘,母親微薄的收入讓季莫申科從小便養成了極其不正确的金錢觀。

一切能夠擁有财富的方法在季莫申科眼中都是正确的事情,而這也為後續的曆史第一大寡頭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季莫申科)

雖說季莫申科有着諸多的不幸,但上帝公平的給了季莫申科一張讓使人嫉妒的容顔。

早在大學時,季莫申科便已經能夠憑借自己的臉與學校中的各種公子哥交往,并跟随他們接觸到當時的上層社會。

而季莫申科也一直将能夠與高官子弟或富家子弟結婚看做自己的目标,将自己打造成了名氣不小的“風雲人物”,以此來吸引富家子弟和高官子弟的吸引。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季莫申科收聽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男人一邊拼命的說自己打錯了,卻又不自覺的在言語中透露自己的高官父親。

季莫申科明白,自己等待多年的“真命天子”,可能就要來了。

于是,就這樣看似機緣巧合的情節後,季莫申科與當地市政府上司之子亞曆山大戀愛,并在一年後光速結婚,此後生育了一個孩子。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年輕的季莫申科)

而此時的季莫申科,還未曾有太大的野心,隻是想成為一個富家太太。

但随着她的學業繼續進行,季莫申科成為了一名經濟學博士,對經濟的了解愈發深入後,她漸漸誕生了自己的野心。

随着烏克蘭獨立,1991年,季莫申科意識到機會來了,決定與丈夫一起下海,涉足商界。

在與丈夫和公公商談後,她成功争取了公公的幫助,利用公公在市裡的權利,與丈夫一起開了一家公司,并壟斷了市内的電影院和錄像廳。

在她的經營下,公司的效益非常好,季莫申科的丈夫和公公認可了這個女人,并且放給了她更大的職權。

但此時的季莫申科已經有了更大的野心。

一年後,她繼續利用公公的權柄成立了一家烏克蘭石油公司,開始向能源領域進發。

在此期間,季莫申科認識了另外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時任州長的紮拉連科。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紮拉連科)

紮拉聯科對這位美貌的女性頗有好感。

而面對着這位足足比自己公公大兩級的男人,季莫申科決定背叛自己的家庭,勾引紮拉連科,與他成為情人關系。

在紮拉聯科的職權下,季莫申科的烏克蘭石油公司迅速發展。

并且,在1995年,紮拉聯科升任了烏克蘭的國家能源部部長,烏克蘭石油公司在國内的發展達到了巅峰狀态。

烏克蘭國内幾乎所有的天然氣與石油訂單都被她的公司壟斷。

季莫申科本人靠吃回扣,便A錢了數百億美元。

要知道,那時候的烏克蘭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堪堪如此。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并且,季莫申科的野心變得更加膨脹,依靠着紮拉聯科的權柄與季莫申科的人脈,在幾年中,季莫申科就憑借一人之力壟斷了整個烏克蘭國内近20%的工業産值!

有這樣A錢國家的蛀蟲存在,烏克蘭的發展怎會順利?!

烏克蘭經濟由于寡頭的存在,十幾年的時間内難以走上正軌,資本原始積累黃金時段也已經過去。

此時的烏克蘭面臨着貨币貶值,通貨膨脹等等諸多問題,國内經濟發展隻能靠農業和工業的家底勉強維持。

五、何去何從

正如前文所說,在經曆了自毀軍工和經濟寡頭後,烏克蘭的發展直至2000年後才依靠着“歐洲糧倉”的農業走上正軌,但特殊的國情就決定了烏克蘭難以發展的長遠。

外面是俄羅斯的虎視眈眈,裡面是經濟和正式上的寡頭對國内形成壟斷。

此外還不斷的有着叛軍組織,沖擊着烏克蘭的國家穩定。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緻使烏克蘭長期處于内外交迫的困境,而被烏克蘭寄以厚望的歐美國家面對着烏克蘭的問題,也隻是“嘴上”幫助。

随着烏克蘭政府内部的親歐派和親俄派之間的沖突不斷加大,2014年,前總統被迫下台。

與此同時,烏克蘭克裡米亞獨立、烏東地區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獨立“主權國家”,“烏克蘭危機”爆發。

五年後,搖搖欲墜的烏克蘭舉行了總統選舉,烏克蘭著名喜劇演員澤連斯基力壓國内其他兩位寡頭競選者上台。

而在近三年的執政時間内,這位被烏克蘭人民無奈選舉的總統,又一次的将烏克蘭這個命運悲慘的國家推上了世界風暴的中心。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烏克蘭危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進兵烏克蘭,以軍事手段,給長久的俄烏問題畫上句号。

随着烏克蘭軍隊節節敗退,海空力量幾近全滅,烏全境淪為戰場。

為了攻打烏首都基輔,俄羅斯方面甚至出動了号稱“戰鬥民族中的恐怖分子”車臣武裝。

烏克蘭似乎已經沒有了明天和未來,而那份被烏克蘭政府看做免死金牌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仿佛已經成為廢紙。

回顧烏克蘭發展曆史,1991年獨立時的欣喜、94年安全保障備忘錄的簽訂、核武器與軍工産業的“自廢武功”、寡頭們肆無忌憚的吸血、國家領土的丢失、喜劇演員總統的上任、直到現如今的烏克蘭存亡。

沒人會想到這樣一個世界第三的軍事大國,擁有着肥沃土地的“歐洲糧倉”會在短短的三十年中經曆如此多的變故。

繼承蘇聯軍工遺産,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家底咋被敗光的?

(烏克蘭基輔)

對此,或許會有人感歎烏克蘭的命運凄慘,或許會有人稱烏克蘭走錯了路。

但歸根結底,作為前蘇聯的曆史遺留,烏克蘭的存在對于一些大國而言便是一種罪,這也是烏克蘭落得今日這般田地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

徐林實 〔烏〕Ю.В.馬科貢 〔烏〕Н.В.古爾芭拉

俄烏沖突下的烏克蘭經濟.東北亞論壇.20172017年第1期 總第129期

農 梅 烏克蘭無核曆程的回顧東歐中亞研究.1999年第 6期

張浩 獨立 30 年,烏克蘭仍在“悲情”中.環球時報/2021 年/9 月/7 日/第 007 版

鑫一進制烏克蘭經濟之殇, 俄羅斯之過?.環球觀察

石 強 張 蕾

論蘇聯解體後的”核遺産" 及核擴散危機.東北亞論壇.2008年7月 第17卷第4期

邢廣程 烏克蘭内戰與大國博弈.歐洲研究 2014 年第 6 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