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times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1991年12月8日,一个月前刚刚被公选为乌克兰总统的克拉夫丘克,喜悦地在《别洛韦日协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也就意味着乌克兰正式从苏联脱离,并且将继承着苏联大量的军事遗产与工业遗产在东欧的土地上存在,这足以让其成为当时仅次于美俄两国的世界大国。

《协议》签订的17天后,苏联这个庞大且牢靠的联盟也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如一座山峰一般瞬间崩塌,而刚刚独立的乌克兰人民则纷纷庆祝起来,庆祝苏联的灭亡与乌克兰看似美好的未来。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仅仅30年时间过去,这个继承了苏联大量军工遗产,号称“欧洲粮仓”的国家,就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自断双臂”的军事、难以收回的失地、喜剧演员的总统等等魔幻的剧情在它身上轮番的出现,让人不禁好奇:

当年军事实力第三的世界大国乌克兰,为何沦落到今天的局面?苏联留下的军工遗产去哪了?乌克兰30年的发展为何会这样?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

而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独立之初的乌克兰有多强大。

苏联二儿子——乌克兰

与俄罗斯人一母同胞的东乌克兰人在1917年,脱离了沙皇俄国的统治,并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史称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而在五年后,乌克兰决定并入苏联,成为了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直至69年后的1991年,乌克兰才真正的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

正如前文所说,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军事和工业基地,独立后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很大一部分的军事工业遗产。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这其中包括:

当时欧洲最大且能生产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苏联钢铁洪流缔造者的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设计出世界最大飞机An-225的安东诺夫设计局。

一众国家级别重工业制造和设计中心与多达3594家军工企业与300多万的从业人员。

而军事实力上,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近80万的现役军人、7000余量装甲车、6500辆坦克、7000余门大口径火炮、1500余架战斗机。

包括图160在内的60架战略轰炸机、包括多艘航母的半数前苏联黑海舰队、以及最为可怕的1272枚核弹头与2500枚核武器!

这些遗产,让乌克兰在独立后,一跃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三的军事大国。

单论军事实力,足以横扫欧洲,掀起一场世界大战。哪怕是放在今天,也能在世界上排在前五,与五常掰掰手腕。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前苏联图160轰炸机)

除此之外,乌克兰还拥有着世界上40%的肥沃黑土与丰富的能源矿藏,以及连通东西的特殊地理位置。

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在极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巨大飞跃。

再加上苏联留下的军工遗产,按照正常的发展来看,今日的乌克兰应该已经成为综合国力世界前五的大国。

但理想都是丰满的,而现实总是骨感的。

据乌克兰在2018年披露的数据来看,29年的发展时间不仅没能让经济实现飞跃,反而是让其GDP总量,从1989年的占全球0.41%跌落到了2018年的0.15%。

而军事实力也从此前的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缩水到了世界第22名的水平:

军队人数剩余20余万,陆军装甲部队仅存40%,空军部队仅剩70架战斗机,海军大型舰艇仅剩一艘排水量3500吨的克里瓦克三级护卫舰,而最为重要的核武器竟然全部消失。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乌克兰参加军演,黄圈标识的是乌克兰海军)

对比刚刚独立时的乌克兰,军事实力简直可以用十不存一来形容。

而在见到这些数据后,相信一个疑问也渐渐浮现在不少人的心中:

短短三十年,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乌克兰的命运?亦或是祸根早已埋下?而其原因也只有两个:俄罗斯的外因与乌克兰的内因。

俄罗斯的“坑”

作为乌克兰的邻邦与苏联的“大儿子”,很显然,乌克兰今日的现状,离不开俄罗斯的影响。

而对乌克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在分前苏联遗产时,俄罗斯埋下的一个坑。

正如前文所说,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二儿子”得到了前苏联大量的军工遗产。但就在这场看似合理的“遗产分配”中,作为“大儿子”的俄罗斯,却自作主张的将前苏联留下的所有黄金、钻石与外汇储备全部收入囊中,而乌克兰却一分钱都没拿到。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俄乌关系漫画)

这对于一个刚刚独立的国家而言是致命的,尤其是继承了大量军工企业和武器装备的乌克兰。

那些在别的国家看来是国之重器的坦克、飞机、航母、核弹头,在一穷二白的乌克兰眼中,简直就是吸血的累赘。

试想一下,在当时冷战结束,世界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乌克兰就算有再强的军事实力,又有什么用呢?

并且作为一个仅有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没有广袤领土的战略纵深与足够的国际影响的情况下,世界第三的军事实力对于乌克兰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乌克兰核力量)

此外,乌克兰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只会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乌克兰充满敌意与畏惧。

毕竟世界第三的军事大国,别说是一些小国,哪怕是诸如欧美这类大国,面对着乌克兰的上千枚核弹头,也需要思考与乌克兰的关系。

这样的情况让独立之初的乌克兰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外交困境。

在世界各国眼中,乌克兰就如同一只体型庞大的刺猬,只能“敬而远之”。

但乌克兰却要为此每年支出上千亿美元的军费对这些“怀璧其罪”的武器进行维护。

可想而知,乌克兰面对这些前苏联的遗产,会作何感想。

毕竟比起军事实力缔造的安全感,对于乌克兰人民与乌克兰政府而言,稳定的政局、幸福的生活与长久的发展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此外,自从1991年独立后至今,乌克兰人民由于深受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的体制“毒害”,都迫切地希望乌克兰能够向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走上自由市场的经济道路。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资本主义)

而这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众西方发达国家,听到了乌克兰人民的“呼唤”。

他们都如同闻到肉味的豺狼一般,冲到了乌克兰人面前。

就这样,在踩了俄罗斯留下的大坑后,乌克兰迎来了大国的“忽悠”。

“自毁武功”

俄罗斯、美国、英国、乌克兰四国在1994年12月5日,于布达佩斯共同签署了。

为解决乌克兰的前苏联遗留军备问题的非正式国际条约,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

其主要内容如下: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换而言之,则可以理解为:

俄罗斯、美国、英国三国尊重乌克兰的领土与主权,不会对乌克兰进行军事上的打击与经济上的攻击。

并且当乌克兰遭受到别的国家侵略时,俄美英三国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乌克兰提供帮助。

这可以看做是俄美英三国为了乌克兰销毁核武所做出的安全承诺。

不过,仅限于承诺,“最终解释权”在俄美英三国手中。

就是这样一张非正式的国际条约,对于乌克兰人民而言,却是等待多年的“救命良药”。

于是,乌克兰开始了轰轰烈烈地销毁核武器与战略导弹的计划。

几年时间内,数百枚前苏联留下的战略导弹被一批又一批送往俄罗斯拆解。

乌克兰境内的一百多口导弹发射井也被乌克兰自己彻底的销毁,乌克兰彻底放下了手中的底牌。

而随着经济的逐渐衰退,乌克兰就连本国包括飞机、航母、坦克等常规武器也被放弃。

乌克兰彻底从一个军事大国沦为了没有威胁的小国。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昔日发达的黑海造船厂)

但乌克兰人民的生活真的因此好起来了么?乌克兰的经济发展真的走向正轨了么?其一直追求的自由市场到来了么?

答案显然是没有的。

作为前苏联的一部分,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让乌克兰人民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欧美发达国家的自由市场的经济体制。

但经历了俄罗斯埋下的“大坑”与自废武功的操作,乌克兰已经彻底的一穷二白。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丰厚的资本支持,而乌克兰显然并不具备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基础。

就连一同解体的俄罗斯,也是经历了叶利钦长达十年的休克疗法,才让俄罗斯走上正轨,更何况乌克兰呢。

对于乌克兰而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它所能够仰仗的,无非就是国内工农业的家底。

但很无奈的是,乌克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作为邻国的俄罗斯。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每年乌克兰国内40%的产品销往俄罗斯,且多为米面粮油糖等农业作物,而这也是乌克兰唯一能够进行资本积累的手段。

但此时的俄罗斯也尚且处于经济转折时期,与乌克兰的贸易切实地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因此在1996年,俄罗斯单方面撕毁两国在1993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公然违反两国的免税政策,发动贸易战,对从乌克兰进口的商品收取20%的增值税,迫使乌克兰商品涨价,失去竞争优势。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一时间俄罗斯市场上的乌克兰产品陷入了长久的滞销,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

并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止一次出现,在后来的十几年间,贸易战甚至成为了俄罗斯限制乌克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乌克兰则难以招架,只能不断地减少对俄贸易,但收效甚微。

不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制裁并不能够起的决定性的影响,乌克兰的发展之路亦是如此。

导致乌克兰沦落今天这幅样子的罪魁祸首,还是乌克兰的内因——寡头。

四、吸血的寡头

寡头,专业词汇解释为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可以简单理解为,个人

资本取代了原国家资本的地位,垄断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蛀虫般的存在。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而在乌克兰独立之后,为了能够平稳地向资本主义过渡,采取了与俄罗斯相同的休克疗法经济改革制度。

并且在程度上,比起俄罗斯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总统的库奇马刚刚上任,便将经济改革看做乌克兰发展的重中之重,加速了乌克兰国企私有化的过程。

短短三年内,就有近三万个乌克兰企业实施改革,乌克兰国有企业的占比直接下降了62%。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的改革模式与严苛的市场监督,寡头开始在乌克兰市场上滋生。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乌克兰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

作为一个平民出生的普通女性,季莫申科的一生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三岁时父母离异的事件让季莫申科的童年十分凄惨,母亲微薄的收入让季莫申科从小便养成了极其不正确的金钱观。

一切能够拥有财富的方法在季莫申科眼中都是正确的事情,而这也为后续的历史第一大寡头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季莫申科)

虽说季莫申科有着诸多的不幸,但上帝公平的给了季莫申科一张让使人嫉妒的容颜。

早在大学时,季莫申科便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脸与学校中的各种公子哥交往,并跟随他们接触到当时的上层社会。

而季莫申科也一直将能够与高官子弟或富家子弟结婚看做自己的目标,将自己打造成了名气不小的“风云人物”,以此来吸引富家子弟和高官子弟的吸引。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季莫申科收听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男人一边拼命的说自己打错了,却又不自觉的在言语中透露自己的高官父亲。

季莫申科明白,自己等待多年的“真命天子”,可能就要来了。

于是,就这样看似机缘巧合的情节后,季莫申科与当地市政府领导之子亚历山大恋爱,并在一年后光速结婚,此后生育了一个孩子。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年轻的季莫申科)

而此时的季莫申科,还未曾有太大的野心,只是想成为一个富家太太。

但随着她的学业继续进行,季莫申科成为了一名经济学博士,对经济的了解愈发深入后,她渐渐诞生了自己的野心。

随着乌克兰独立,1991年,季莫申科意识到机会来了,决定与丈夫一起下海,涉足商界。

在与丈夫和公公商谈后,她成功争取了公公的帮助,利用公公在市里的权利,与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并垄断了市内的电影院和录像厅。

在她的经营下,公司的效益非常好,季莫申科的丈夫和公公认可了这个女人,并且放给了她更大的职权。

但此时的季莫申科已经有了更大的野心。

一年后,她继续利用公公的权柄成立了一家乌克兰石油公司,开始向能源领域进发。

在此期间,季莫申科认识了另外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时任州长的扎拉连科。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扎拉连科)

扎拉联科对这位美貌的女性颇有好感。

而面对着这位足足比自己公公大两级的男人,季莫申科决定背叛自己的家庭,勾引扎拉连科,与他成为情人关系。

在扎拉联科的职权下,季莫申科的乌克兰石油公司迅速发展。

并且,在1995年,扎拉联科升任了乌克兰的国家能源部部长,乌克兰石油公司在国内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状态。

乌克兰国内几乎所有的天然气与石油订单都被她的公司垄断。

季莫申科本人靠吃回扣,便贪污了数百亿美元。

要知道,那时候的乌克兰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堪堪如此。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并且,季莫申科的野心变得更加膨胀,依靠着扎拉联科的权柄与季莫申科的人脉,在几年中,季莫申科就凭借一人之力垄断了整个乌克兰国内近20%的工业产值!

有这样贪污国家的蛀虫存在,乌克兰的发展怎会顺利?!

乌克兰经济由于寡头的存在,十几年的时间内难以走上正轨,资本原始积累黄金时段也已经过去。

此时的乌克兰面临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等诸多问题,国内经济发展只能靠农业和工业的家底勉强维持。

五、何去何从

正如前文所说,在经历了自毁军工和经济寡头后,乌克兰的发展直至2000年后才依靠着“欧洲粮仓”的农业走上正轨,但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乌克兰难以发展的长远。

外面是俄罗斯的虎视眈眈,里面是经济和正式上的寡头对国内形成垄断。

此外还不断的有着叛军组织,冲击着乌克兰的国家稳定。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致使乌克兰长期处于内外交迫的困境,而被乌克兰寄以厚望的欧美国家面对着乌克兰的问题,也只是“嘴上”帮助。

随着乌克兰政府内部的亲欧派和亲俄派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2014年,前总统被迫下台。

与此同时,乌克兰克里米亚独立、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乌克兰危机”爆发。

五年后,摇摇欲坠的乌克兰举行了总统选举,乌克兰著名喜剧演员泽连斯基力压国内其他两位寡头竞选者上台。

而在近三年的执政时间内,这位被乌克兰人民无奈选举的总统,又一次的将乌克兰这个命运悲惨的国家推上了世界风暴的中心。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进兵乌克兰,以军事手段,给长久的俄乌问题画上句号。

随着乌克兰军队节节败退,海空力量几近全灭,乌全境沦为战场。

为了攻打乌首都基辅,俄罗斯方面甚至出动了号称“战斗民族中的恐怖分子”车臣武装。

乌克兰似乎已经没有了明天和未来,而那份被乌克兰政府看做免死金牌的“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仿佛已经成为废纸。

回顾乌克兰发展历史,1991年独立时的欣喜、94年安全保障备忘录的签订、核武器与军工产业的“自废武功”、寡头们肆无忌惮的吸血、国家领土的丢失、喜剧演员总统的上任、直到现如今的乌克兰存亡。

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世界第三的军事大国,拥有着肥沃土地的“欧洲粮仓”会在短短的三十年中经历如此多的变故。

Inheriting the legacy of the Soviet Military Industry, once the world's third nuclear power, why was ukraine defeated?

(乌克兰基辅)

对此,或许会有人感叹乌克兰的命运凄惨,或许会有人称乌克兰走错了路。

但归根结底,作为前苏联的历史遗留,乌克兰的存在对于一些大国而言便是一种罪,这也是乌克兰落得今日这般田地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徐林实 〔乌〕Ю.В.马科贡 〔乌〕Н.В.古尔芭拉

俄乌冲突下的乌克兰经济.东北亚论坛.20172017年第1期 总第129期

农 梅 乌克兰无核历程的回顾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 6期

张浩 独立 30 年,乌克兰仍在“悲情”中.环球时报/2021 年/9 月/7 日/第 007 版

鑫一元乌克兰经济之殇, 俄罗斯之过?.环球观察

石 强 张 蕾

论苏联解体后的”核遗产" 及核扩散危机.东北亚论坛.2008年7月 第17卷第4期

邢广程 乌克兰内战与大国博弈.欧洲研究 2014 年第 6 期

Rea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