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一個汽車品牌是否值得入手,除了專注于某一款産品外,品牌的長期口碑與産品“平均穩定性”會具備更高的參考價值,前者能看到所謂的可靠性,後者則能一定程度反映工廠的品控。在這一方面,号稱有“零缺陷率”工廠的豐田在這方面是專家,但日系零部件供應商這些年出的問題可是不少。而在豐田之外,通用其實是另一個代表,具體一點說,在SUV、MPV以及各級轎車市場均有暢銷代表的上汽通用别克,可能是中國消費者購車的一個快捷選項之一。
這裡我們所要看到的别克君威,就是B級車市場當中一個較可靠的選擇,甚至于對比凱美瑞、帕薩特們,它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特殊“技巧”,那就是它的運動轎車身份。

我們還是先來看長相,君威從進入到這一代開始就是生來俊俏的,但又保持着自己的一點點倔強。帶L型日間行車燈與魚鳍狀導流孔的前臉上,别克并沒有為之裝上大尺寸進氣格栅,就是完成了中期改款、更新了GS運動版、換了新的中網樣式等等工作,它還是保持了一張“小嘴”,并堅持着使用品牌較經典的家族盾形樣式。另外,GS版當中的Matrix Pixel智能像素式大燈,會成為其車頭設計的一大亮點。
車身樣式上,跟我們提到的競品都不同,君威有種運動轎車的質感,而這也的确是這台車的實際定位。車輛帶着較簡潔的俯沖式腰線,但伴随着車門下端會與C柱結構形成視覺呼應的下腰線起伏,君威的側身會顯得更加緊緻。同時,車尾頂端的擾流小鴨尾與L型尾燈,也都讓它顯得比較幹練。
一直以來,美系車在内飾上都有些弱勢,君威其實也存在着這樣的問題,盡管它在用料上還是比較給力的,軟包面積比較大、搪塑的細節顆粒也處理得比較好,甚至于在座椅上還覆寫了翻毛皮覆寫,GS版跟提供運動樣式的真皮電動座椅。可我們回頭看一眼中控,即便是有了重心偏移,尺寸不過8.0英寸的觸控屏、全系沒有全液晶儀表,還有空調、多媒體的塑膠按鍵,這些配置與設計處理的确與日系還是有明顯差距的。
當然,關于車載配置與車艙設計,君威也并不是沒有亮點,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GS版運動樣式座椅,它除了有真皮、前排電動調節,還同時提供了腿托、加熱/通風/按摩功能,這在非豪華B級車中并不多見。
同時,流媒體後視鏡、BOSE音響、無線充電闆、擡頭顯示等等也都進入到了君威與君威GS的車艙中,跟日系、德系比綜合檔次,也算是有來有往了。
綜合來說,或許隻有空間會是君威身上的明顯薄弱環節,它的三圍尺寸雖說拉到了4904(4913)/1863/1461(1462)mm,軸距也達到了2829mm,可即便是身高176cm的體驗者落座後排也沒有多少頭部餘量,腿部空間也不過2拳,這也會遜色于我們提到的競品。
動力系統,552T、652T是當下上汽通用别克常用的兩張動力銘牌,552T對應一台最大功率為124kW(169Ps)、最大扭矩為250N·m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652T對應一台最大功率為174kW(237Ps)、最大扭矩為350N·m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比對9AT手自一體變速箱的情況下,前者可在9.1秒内破百并保持6.3L/100km的NEDC綜合油耗,後者則能在7.1秒内破百并保持6.6L/100km的NEDC綜合油耗,從資料上看,的确是做到了動力性能與燃油效率的“雙高”。
底盤懸架,君威與同級車型一樣,采用着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懸架組合,可惜的是,它并沒有獲得像君越那樣的CDC全時主動懸架系統,這使得其能保持有趣的運動操控,但濾震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寫在最後
在北美本土以“輕奢”印象示人的别克,在進入到中國市場後沒有像法系那樣照搬本土市場的營銷方式,而是選擇了更符合中國國情的營銷政策與産品開發方式,特别是像GL8、昂科威Plus這類專門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産品,是真正迎合了中國消費者對于商務或家庭用車的剛需要求。而今天看到的君威其成功之處則在于在第九代凱美瑞、第十代雅閣等車型面前占到了先手,并打出了與日系相差別的運動牌與價格戰,錯峰競争、強調運動便是君威,乃至整個别克聰明的生存之道。據悉,君威目前以中配車入門銷售,但19.68萬元的門檻會有4萬元左右的綜合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