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車系銷量增長30%,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電動車型傳遞大增64%,調整後EBIT增長105%……“2021年是梅賽德斯-奔馳取得戰略性進展的一年。”康林松表示。他在回答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進一步強調,“我們在電動化、數字化,包括軟體方面都有着不錯的進展,2022年我們将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快發展。”
在此之中,“中國市場依然是我們最為重要的市場,”康林松表示,“中國市場在電動化、數字化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客戶對于新科技非常感興趣,我們也将繼續加強研發。”
“我們對2022年滿懷信心。除了持續聚焦成本效率和供應鍊管理,我們戰略重點将是繼續加大對純電車型的投入,加速落地我們在汽車軟體領域的計劃,不斷推動豪華汽車業務的增長。”康林松說。
“2021年是梅賽德斯-奔馳取得戰略性進展的一年。”在昨日(2月24日)舉行的2021财年業績釋出會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他在回答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進一步強調,“我們在電動化、數字化,包括軟體方面都有着不錯的進展,2022年我們将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快發展。”
過去一年,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和半導體供應鍊瓶頸對業務造成了影響,但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下,憑借着優秀的産品組合、穩定的淨定價、持續提高的成本效率和表現良好的二手車業務,奔馳仍然迎來了收獲滿滿的一年。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右)與董事會成員、首席财務官哈拉德·威廉(左)共同釋出财報資料
3數字凸顯轉型全速推進 中國市場仍至關重要
“有3個數字可以很好地展現我們轉型的全速推進:高端車系銷量增長30%,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電動車型傳遞大幅增長64%,而我們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增長了105%。”康林松說。
在此之中,“中國市場依然是我們最為重要的市場,”康林松表示,“中國市場在電動化、數字化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客戶對于新科技非常感興趣,我們也将繼續加強研發。”據悉,去年奔馳全新的技術研發中心在北京正式啟用,進一步強化其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研釋出局和技術研發實力。
從集團業績來看,2021年奔馳營業額達1,680億歐元,其中持續營運的業務占1,339億歐元。息稅前利潤(EBIT)為291億歐元,持續營運的業務占160億歐元。反映基礎業務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為192億歐元。淨利潤為234億歐元,持續營運的業務占111億歐元;而不包括此前戴姆勒卡客車相關業務的淨利潤則升至142億歐元。
強勁的盈利能力進一步轉化為穩定水準的自由現金流。奔馳集團2021年工業自由現金流為86億歐元,調整後工業自由現金流為109億歐元。即使在戴姆勒卡車業務分拆後,工業業務淨流動資産也高達210億歐元。
受“缺芯”影響,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總銷量同比下降5%至2,330,169輛,其中奔馳乘用車銷量為2,054,962輛,同比更是下滑7%。然而,邁巴赫、AMG、G級車、S級轎車等高端車系依然創下了新的銷量紀錄。這直接推動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調整後銷售利潤率由上年同期的6.9%上漲至12.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奔馳更名之後的首次财報釋出。今年2月1日,此前的戴姆勒股份公司正式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而獨立後的戴姆勒卡車及客車業務闆塊也于去年12月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為此,奔馳财務報表的資料分為了持續營運的業務和終止營運的業務。釋出會現場,奔馳方面多次強調,此次釋出的所有資料均為尚待審計的初步核算結果。
奔馳旗艦豪華純電車型EQS
持續變革成效顯著,2022年加快戰略落地
伴随集團拆分完成,奔馳将進一步聚焦豪華乘用車業務,在百年變革疊加世紀疫情的行業大背景下,此舉對于奔馳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事實上,自康林松2019年上任以來,便大力推動奔馳的轉型變革,一方面調整公司架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則在電動化、數字化等領域加快步伐。
如今來看,一系列的戰略布局為奔馳應對目前種種挑戰、不确定性,以及未來的提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财報顯示,2019年以來,奔馳乘用車業務闆塊的固定成本降低了16%,而單車營業額增加了26%,平均每輛為49,800歐元。
而在電動化方面,奔馳更是在去年宣布由“電動為先”轉向“全面電動”,并推出了4款純電動車型,進一步豐富産品陣容;其中,旗艦豪華純電車型EQS廣受好評,目前已收獲約2萬輛訂單。今年,奔馳還計劃推出一系列全新純電車型,包括全新EQE和全新EQS純電SUV。
對于今年的發展趨勢,奔馳方面預計與半導體相關的供應短缺問題仍将繼續影響市場,但與去年相比情況将趨于穩定。與此同時,乘用車産品的市場需求預計将保持旺盛,奔馳乘用車銷量預計将小幅高于上年水準,其中高端車系銷量有望增長超過10%。淨定價預計将進一步改善,但不能完全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手車業績預期将回歸正常水準但仍保持良好水準。奔馳乘用車現金轉化率預計為0.8至1.0之間,調整後銷售利潤率預計為11.5%至13%。
集團方面,預計今年的營業額将略高于上年持續營運業務的營業額水準,息稅前利潤将與上年持平。工業業務的自由現金流将略低于上年持續營運業務79億歐元的水準。
“我們對2022年滿懷信心。除了持續聚焦成本效率和供應鍊管理,我們戰略重點将是繼續加大對純電車型的投入,加速落地我們在汽車軟體領域的計劃,不斷推動豪華汽車業務的增長。”康林松說。(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