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絲綢博物館30歲生日,館長趙豐給大家寫了一封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今天上午,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時裝館銀瀚廳,一直在循環播放一首BGM:《這世界那麼多人》。

館裡很多年輕人在朋友圈說,聽了一早上,有點感動。

這是館裡特意準備的,想對今天在場所有人的表白:這世界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中國絲綢博物館(以下簡稱“國絲”)于1986年經國家旅遊局準許立項,由紡織工業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籌建。1987年12月28日,杭州玉皇山下,中國絲綢博物館破土動工,1992年2月26日正式建成開館。2004年1月1日,在全國率先實行公衆免費開放;2016年9月,完成改擴建,在G20杭州峰會期間新館啟用。

2022年2月26日,中國絲綢博物館迎來三十周年華誕。

中國絲綢博物館30歲生日,館長趙豐給大家寫了一封信

國絲黨總支副書記、副館長周旸釋出并介紹館慶logo、館慶slogan、館慶插畫和館慶動畫等館慶主題内容。

在今天這場建館30周年座談會開始前,館長趙豐讀了他寫的一封信:站在30周年館慶的門檻上。

趙豐

今天,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從90歲的任如炳先生,到最年輕的王伊岚、潘璐、孟博彥、葉晔,從最早來到這裡籌建的來成勳工程師,到最新進館的陳元、應海濤、楊文妍、陳架運、孫一柳,從第一任館長淩人才和肖歌,到目前最年輕的館上司夏丹荷和周旸。

站在中國絲綢博物館30周年館慶的門檻上,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慶賀我們自己30歲的生日。

此時此刻,剛經過冰雪天地、寒冬臘月的今天陽光燦爛,正像國絲30年來走過千辛萬苦,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美好時光。1986立項到1992年開館是籌建階段,1992開館到1999是第一階段,經過短暫的開館高興,馬上陷入了人财兩難的窘境,工資也發不出來,許多新來的員工離開,第二階段是2000到2009,發展卻還是遙遙無期,第三個階段是2010到現在,我們成功申報了人類非遺,成功拿下了重點科研基地,我們成倍地增加國内國外的時尚收藏,我們打赢了官司拿回了土地,我們在G20之前完成了改擴建,終于破繭化蝶,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30年來經過的每一幕場景,每一個瞬間,均曆曆在目,猶同昨日。一次次的冰雪 蓋園内,一次次的山洪水漫展廳,為擴經編制用盡心機,為要經費叩頭求人,為打官司提心吊膽,為發工資無奈舉債,跑遍全國征集文物,深入考古挖墓脫衣,科學研究絞盡腦汁,陳列布展通宵達旦,基本建設揮汗灑淚,社教傳播苦思冥想。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30年來,我在這裡感謝一代代所有的國絲人,無論是籌建還是建成後,無論是上司還是職工,無論是編内還是編外,無論在館内還是館外,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懈奮鬥,我們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30年來,藏品從無到有。到2021年底,我館藏品總量69465件,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涵蓋古今中外的絲綢、紡織、服飾主題的收藏體系,同時還形成了年代譜系完整、考古資訊明确、品種類别齊全的紡織品文物标本庫及資料庫,建構起覆寫全球的中國絲綢文物設計素材庫。

30年來,展覽越做越精。除了曆史、非遺、文保、時尚四大闆塊的基本陳列之外,我們還長期推出絲綢之路、傳統服飾、中國時尚和國際時尚主題的系列大展,每年平均推出各種展覽20餘個,并在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設有長期的敦煌絲綢陳列,明天将在杭州大廈開設長期的國絲時尚博物館。2006、2017、2021年三次榮獲全國陳列展覽精品獎。

30年來,研究越來越深。我們已承擔國家重大科研專項2項,國家級課題8項,省部級課題近30項,其它類研究項目40餘項。與UNESCO簽署合作項目一項,主導或參與國際重大合作項目近10項。獲得國家出版基金5項,出版專著近50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更多。

30年來,社教越來越活。在國内率先實行免費開放和周末夜間開放,打造女紅傳習館、絲路之夜、國絲漢服節、天染雙年展、蠶鄉月令、絲路之旅等社教品牌,開展經綸講堂和“國絲五個一”等特色知識服務,開展絲綢進校園和絲路文化進校園等活動。疫情前年均接待觀衆量約70萬人次。

30年來,合作越來越廣。在國内與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東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專業機構開展各類合作。國際合作越來越多,國際平台越建越廣。發起成立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為主參與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文物科技創新聯盟、國際絲綢聯盟,特别是絲綢之路周作為國際合作的重大平台,已獲得國内和國際機構的大力支援。

30年來,傳播越來越廣。積極拓寬宣傳管道,搭建國内和國際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相結合的傳播矩陣,初步形成了以國絲為IP、絲路之綢、絲綢之路周、國絲漢服節、國絲時尚等重大話題,逐漸提升國絲在國内和國際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30年來,基礎越來越好。目前全館5大部門,編制51人,實際在崗47人,長期編外人員42人,其中黨員32人,進階職稱17人。建有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旗下還有遍布中外的7家工作站,正在籌建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院,還與浙江理工大學聯合建有國際絲綢學院。

總之,30年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到好到優到精。目前,我們已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排名進入前十,曾經獲得最具創新力的博物館稱号,三次獲得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兩次獲得國家文化遺産創新獎二等獎。目前正向着世界一流博物館沖刺!

站在館慶30周年的門檻上,我們環顧四野,心緒浩蕩,春風乍起,春水初暖,春意萌發,春潮湧動,中國的博物館遇到了發展的最佳機遇,國絲發展的又一個春天已經來臨。

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發展被寫入了各個重要檔案。“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院”列入《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寫入《“十四五”“一帶一路”文化和旅遊發展計劃》,“絲綢之路周”則被寫入文化和旅遊部支援浙江省《關于高品質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推進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行動方案》,“數字絲路文化”項目已列入《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此外,《浙江省文物和博物館事業十四五規劃》也明确提到了我們的任務有:

1、把絲綢文化納入具有較高知名度、鮮明辨識度的浙江文化辨別體系,絲綢之路文化研究院成為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國家站位和浙江辨別度的重大建設項目。

2、數字化改革:全面梳理中國絲綢文物資源,建設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建成世界絲綢互動地圖。

3、國際合作:開放合作交流項目,舉辦“絲綢之路周”等活動,搭建國際絲綢之路研究聯盟等國際合作平台。開展國際文物保護項目。

4、文旅融合:推動中國絲綢博物館與國際絲綢聯盟、西湖風景名勝區開展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深厚絲綢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

5、文物科技:着力提升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絲綢博物館),重點推進世界絲綢互動地圖關鍵技術研發和示範項目,推進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中國絲綢藝術大系》等項目。

站在30年的門檻上,我們開始拿起彩筆,充滿熱情,着力描繪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未來。2021年初,我們制訂了國絲十四五發展規劃,也畫好了2035中長期規劃,為我們下一個30年描繪了輪廓。

我們圍繞一個宗旨:本館是以中國絲綢為核心,開展紡織服飾文化遺産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承和創新,以國際視野、國家站位和浙江擔當要求自己,以研究為基礎推動絲綢曆史、科技保護、傳統工藝和當代時尚四大闆塊工作,服務文化、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使之成為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絲綢文化的殿堂。

我們沿着二條主線:一條是從古到今,講好絲綢故事,做好絲綢紡織服飾文化的研究、保護、展示、傳承和創新,成為連接配接古今的文化橋梁。另一條是從中到外,弘揚絲路精神,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中發揮博物館的力量,在國際人文交流中發揮特殊作用。

我們堅持四大特色:全鍊條:以科技保護為龍頭,讓文物活下去、活起來,振興傳統工藝。研究型:以科研為基礎,引領博物館全面工作,打造研究型博物館。國際化:以絲綢為切入點,打造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國際平台。時尚範:以時尚為平台,推動絲綢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能美好生活。

我們打造六個一流:以人民為中心,成為服務觀衆、行業、社群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中樞,打造一流收藏、一流展覽、一流傳播、一流科研、一流團隊、一流管理,最終争創世界一流(專題)博物館。

我們要把我們的周邊,玉皇山下,西湖之南,鳳凰和九曜之間,建成一個具有深厚絲綢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中華文明辨別性展示區:國絲苑。我們還要拓展我們的外延,建成一館兩翼,增加一個非遺分館和一個時尚分館。

我們常說,三十而立。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30年隻是一瞬間;在5000年的絲綢曆史中,30年也隻是白馬過隙;而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生命周期中,30年隻是一個開始。

站在30年的門檻上,一隻腳還踩着過去,我們在這裡慶賀自己的生日,另一隻腳已跨入明天,我們在這裡溫故啟新,踏上絲路新征程。

此時此刻的我,正重複念叨12年前我開始主政國絲時的三句話:少折騰、保平安、謀發展。

此時此刻的我,還是要對我的同僚說:不要問,你的國絲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絲做什麼?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讓我們一起慶賀我們的30周年生日,讓我們一起緻敬過去艱苦奮鬥的30年,讓我們祝福明天更加美好的30年。

【生日怎麼過】

明天,國絲生日的正日子,國絲請大家去杭州大廈看展覽。

中國絲綢博物館攜手杭州大廈,共同打造”國絲·時尚博物館”。首期展覽将以“時尚的輪廓”為主題,從國絲館藏近4萬件西方時裝中,選出約80件/組18至20世紀西方服飾精品以及相關文獻資料,2月26日在杭州大廈新B座推出。

中國絲綢博物館30歲生日,館長趙豐給大家寫了一封信
中國絲綢博物館30歲生日,館長趙豐給大家寫了一封信

織錦鲸魚骨支撐束胸衣 18世紀中期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緊身胸衣是從文藝複興時期到19世紀幾百年中塑造女性理想形象的直接工具,往往用于誇張女性的胸形、腰線和臀部并分散來自裙撐的壓力,其材料、結構和造型影響穿着者的姿态與動作。它強調了女性特征的性感輪廓的同時,大大削弱了活動機能。

巴洛克時期出現了第一批由鲸骨制成的緊身胸衣。這件鲸魚骨支撐緊身胸衣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舊藏,由花卉紋樣裝飾的織錦緞面料拼接而成,襯裡用亞麻,是18世紀中期的典型樣式。内襯數根鲸骨,整體短小、下擺帶垂片,線鎖扣眼隐藏在前中兩個向下延伸的垂片之内。

中國絲綢博物館30歲生日,館長趙豐給大家寫了一封信

紅色絲質泡泡袖緊身上衣 1825至1840年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這件紅色上衣為明顯的19世紀“浪漫主義”風格,其大約在19世紀30年代到達頂峰。寬大的肩幅、纖細的腰身和鼓膨的裙擺使得服裝的整體造型成為X型。寬肩效果主要通過膨大袖形來達到,當時的袖子造型豐富,羊腿袖和泡泡袖非常流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