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文物講故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江下探尋千年瑰寶

作者:每日

新華社重慶5月13日電 題: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江下探尋千年瑰寶

新華社記者趙佳樂、吳燕霞、吳楠

重慶市涪陵區素來有一句民諺:“白鶴繞梁留勝迹,石魚出水兆豐年。”

白鶴梁原是涪陵北部的長江中一道長1600米、平均寬約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梁上,展翅嬉戲,故得此名。白鶴梁常年淹沒于江水中,順江而卧,過去僅在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梁上刻有兩尾石魚,尤為特别。經古人持續觀察發現,石魚露出水面後的次年往往是豐收之年,遂逐漸總結出“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規律。三峽大壩蓄水175米後,白鶴梁永遠沉入江底。而如今,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能讓遊客深入長江水下,一睹石魚風采。

乘長90餘米的電梯而下,遊客便到達長江水下約40米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參觀廊道。透過玻璃,石魚的細節清晰可見。兩條石魚各有三十六鱗,前雌後雄,雌魚口銜蓮花,雄魚口銜蓂草,宛若在水中遊弋追逐。

聽文物講故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江下探尋千年瑰寶

圖為白鶴梁上的兩尾石魚。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 攝

“‘石魚出水兆豐年’之說并非憑空而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館長楊邦德介紹,曾有專家對雙魚魚眼進行精确施測,驚奇地發現石魚眼睛的高程與當地水位零點非常接近。每當江水枯落,石魚出水,人們通過觀察魚眼與水面之間的距離來判斷江水枯落程度,這和現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點”原理不謀而合。石魚出水之時往往是一年中最為幹旱的時期,此後降雨量開始逐漸增加,讓增産成為可能。

“熙甯七年,水齊至此。”“元豐九年……江水至此魚下五尺。”“民生公司渝萬河床考察……重慶水位倒退壹尺六寸。”圍繞兩條石魚,古人還在梁上留下了一系列水文觀測記錄,這些題刻記載了自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以來1200多年間72個年份的枯水水文資料。

“白鶴梁的科學價值也得到世界公認,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楊邦德介紹,直至今日,這些題刻仍有其現實意義。如今人們通過題刻資料,統計長江上遊曆史上的水文水位狀況,總結長江枯水、洪水發生周期,探索長江上遊水文變化規律,為長江沿岸地區的水利建設、水力開發、航運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白鶴梁漲水隐沒、水枯顯露的情景,成為長江中上遊一道獨特的風景,引得過往涪陵的文人雅士、官吏商賈紛紛前來“打卡”。白鶴梁上的題刻集曆代名家文學、書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譽。

其中有一句“元符庚辰涪翁來” ,刻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被認為是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東歸經涪陵,遊覽白鶴梁時所題。在此題刻中,“來”字被拆分為兩個部分,上面一個“去”,下面一個“不”。

聽文物講故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江下探尋千年瑰寶

圖為白鶴梁上“元符庚辰涪翁來”字樣題刻。 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專家推測,這種寫法表達了黃庭堅來到涪陵後不舍離去的心境。而黃庭堅的真實想法淹沒在時空長河中,已不可考。後人多種解釋,卻給白鶴梁增加了不少佳話。

據統計,梁上現存題刻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1隻,其中具有水文價值的題刻108段。在長江三峽庫區文物保護工程中,白鶴梁題刻的保護是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資最多的項目。

為了保護好這一水下瑰寶,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脫離其賴以生存的水環境,即使用“原址保護”的方式。在多個方案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提出的“無壓容器”方案被選中。該方案是在白鶴梁原址上修建一座巨大的無壓容器,并在容器内注滿過濾後的長江水,使容器内部的水壓與外部的長江水壓達到相對平衡。容器采用先進裝置及技術對長江水進行沉澱、去淤,減少江水對題刻文字的侵蝕。

聽文物講故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江下探尋千年瑰寶

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無壓容器罩内,潛水員在進行清理作業。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容器内沿白鶴梁遺址建了一條耐壓通道,觀衆可在通道通過觀測視窗近距離觀賞水下題刻。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類博物館是以誕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