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買菜的“下半場”

網際網路買菜的“下半場”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鲸商(ID:bizwhale),作者丨王曉萱,編輯丨李清樂

“九不得”監管重錘後的生鮮電商賽道,一直暗流湧動。

而後,多多買菜要做快遞代收點的消息傳開,據說已與四通一達及郵政、極兔等快遞公司簽署合作協定,打通簽收系統,并推出高額補貼吸引代收點入駐。此舉表明,拼多多将與菜鳥對壘。

過去兩年裡,疫情點燃了“無接觸配送”,把曾經的社群團催熟,拉動了市場需求的同時,一批批昔日明星項目還是避免不了關門倒閉。如今,網際網路買菜又走到了新的岔路口。

“上半場”大浪淘沙

中國生鮮電商的探索一直未停,從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盒馬鮮生;垂直生鮮B2C前仆後繼,巨頭不惜放下身段入場網際網路買菜。

根據各官方披露的業務資料,我們可以将日訂單量超兩千萬的平台視為“第一梯隊”,一到兩千萬以内的為“第二梯隊”,一千萬以下的為“第三梯隊”。顯然,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屬于“頭号玩家”。

這兩家都誕生于2020年,前後僅差一個月。

美團優選事業部剛成立之時,将濟南作為第一城,而後進入武漢、廣州、成都等地,并在江西、湖北等地重點進行縣級市場滲透。從2020年9月到12月,美團優選迅速展開“千城計劃”。

同年次月多多買菜成立,首批試點城市是武漢和南昌,後繼開拓陝西、江西、河南、河北、重慶等省份,深耕下沉市場。在自有流量、供應鍊較為完善的基礎上,單量反超了美團優選。此外,也不容忽視2020年3月拼多多孵化的“快團團”在猥瑣發育。

不過,去年年貨節期間,美團優選積極備戰,推出大量低價産品,并調配衆多一線員工去中心倉參與分揀。是以,今年年初美團優選的單量對多多買菜實作了逆襲。美團優選2021年GMV目标為2000億元,但截至當年9月份,還未達到1000億元,财報電話會議披露優選業務已虧損40億元。

拼多多和美團之是以花費心力進軍社群團購,一方面是因為生鮮類目的高頻剛需屬性,人群、地域“下沉”面廣,對拉新和提升GMV都有顯著作用;另一方面,早入局的第二梯隊,已對市場進行了驗證。

誕生于2017年的叮咚買菜、2019年獲得阿裡巴巴投資的十荟團、2019年獲得京東投資的興盛優選、以及滴滴孵化的橙心優選,在早年的實踐中走出了不同的商業模式。

盒馬鮮生也沒閑着,2021年中旬成立了“NB事業部”,并加速推進同年5月孵化的社群團購項目“盒馬鄰裡”,提供買菜為主,采取直營獨立門店為主,加盟為輔;高峰時開至2000多家門店,2萬SKU,覆寫10餘個城市。

然而,發展僅僅半年,同年11月底就宣布關閉該項目。而2020年10月孵化的盒馬集市,在次年新成立的阿裡巴巴社群電商(MMC)事業群推動下,9月份與“淘寶買菜”合并,更名為“淘菜菜”。去年底,“淘菜菜”進行了業務調整,關閉了貴州區域服務。

今年1月,侯毅釋出内部郵件表示,盒馬明确“多業态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之路”,目标是從現在的單店盈利,提升為全面盈利。

網際網路買菜的“下半場”

同一時間,多家媒體曝光十荟團資金捉襟見肘,已在大規模裁員,辦公區人去樓空;前來讨債的供應商、網格倉商絡繹不絕。随後,十荟團還因違反《反不正當競争法》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0萬元。

與十荟團一起成為“老三團”之一的興盛優選,在暫居二線後,于近日新增了服裝類目。女裝頻道入口放在了平台首頁面的醒目位置,部分春裝正在打折促銷。衣服的價格集中在200元以下,覆寫年輕使用者至中年群體。另外,興盛優選還開辟了家紡家具、數位家電和文教用品等業務,成為一家線上超市。

第三陣營的創業團隊比如,同程生活、呆蘿蔔、食享會等社群團購老牌玩家,已在擴張中紛紛破産倒閉。

網際網路巨頭在買菜這件事上,也有折戟的。2020年6月誕生的橙心優選,同年11月日訂單破700萬;滴滴創始人程維曾放出豪言,“買菜這件事上,不設補貼上限”,然而僅僅過了15個月,2021年12月21日,滴滴因為“特殊原因”下架了買菜業務,這就意味着200億投資打水漂。

每日優鮮也掉隊了。在2020年初,每日優鮮還曾走在叮咚買菜的前面,其2019年設立超過1500個前置倉,但截至2021年6月末,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數量僅為625個。綜合因素下,面對虧損和營業壓力,每日優鮮已然退至第三梯隊。

網際網路買菜經過上一輪洗牌,雖然主要看前兩大陣營較量了,但不排除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新變局。

“下半場”剩者為王

為什麼這麼說?鲸商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來了解:

1)新規執行,加速行業洗牌,剩者加速謀變

社群團購、生鮮電商已經曆了一輪洗牌。2020年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群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嚴格遵守社群團購“九個不得”,維護市場正常競争秩序。

此後,第三梯隊的大部分品牌逐漸面臨破産、兼并、業績下滑嚴重的境況。隻剩一、二陣營和少數第三陣營的玩家依然堅挺。

2021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社群團購品牌低價傾銷、價格欺詐行為處以行政處罰。其中多多買菜被處罰150萬元。随後在同年6月,美團的“一分錢秒殺”商品被要求下架,其他平台也不得不收縮補貼。

面對單量下滑、網格倉經營方收入減少以及供應商對平台的信任危機,這幾大平台需要做的,則為積極變革,尋找價格戰之外的理性生存之路。

2)轉型強化源頭供應,模式融合優化銷售終端

網際網路買菜的“下半場”

為求生存,各類玩家使出渾身解數。“美團買菜”早在兩年前就涉足門店結合到家配送的模式,目前業務主要覆寫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七個城市。每日優鮮連連虧損情況下縮減前置倉業務,轉而嘗試toB方向,走上改造菜市場的路,即“智慧菜場”。

截至2021年三季度,每日優鮮在18個城市簽約了73家菜場,其中52家已經開始營運;在零售雲方面,與11家客戶簽訂了合作協定,技術加持讓每日優鮮有了新故事。不過,從toC到toB的角色轉換,也要面臨前期大量資金投入、如何用單量帶動營收等問題,以及商業化等挑戰。

回看toB的美菜網,經過8輪投資後,仍出現資金、商家業務縮減等問題。最終,公司多位高管離職,今年1月又傳出大裁員的消息,甚至總部都要搬遷了。每日優鮮或許也在考慮,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相反,依舊深耕前置倉模式,走toC路線的叮咚買菜,在去年8月調整了自己的戰略打法,從“規模優先,兼顧效率”轉為“效率優先,兼顧規模”。在預置菜自有品牌商品方向家屬探索新出路。

為了生存,模式融合,誰都想有更大流量基礎,是以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積極入駐了餓了麼、美團外賣,借力打力。他們一直在規模與盈利、優化銷售終端與源頭供應鍊直采中探尋最優解。

3)背靠平台仍焦慮,以多種方式謀盈利

美團優選展開了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包括重視團長對私域流量的營運,要求售後取貨3小時内完成。此外,在内部組織架構上,據《晚點 LatePost》報道,美團已把優選、快驢和買菜三塊業務交由陳亮統一負責,郭萬懷協助陳亮管理。美團優選目前不再以增長為考核目标,重心在控制成本和擴充商品品類。在城市戰略上,美團優選也開始發力下沉市場,争奪在一二線大城市外的鄉鎮市場。

然而,今年1月,已有媒體傳出美團優選在大幅裁員的訊息。美團優選事業部負責人陳亮也脫離業務一線,把重心放在組織建設和戰略研究上。陳亮原先統籌管理的美團優選、快驢、美團買菜業務将陸續交接給美團副總裁郭萬懷。

就在美團調整架構,加速“下沉”時,多多買菜為創造更多“可能性”,盯上了驿站生意,其利用8億活躍使用者的流量優勢與百億補貼加持,推廣“多多買菜快遞驿站收發件服務系統”,讓團長們提供一個新的收入來源,但随後暴露的資質問題,也讓多多買菜被多地郵政部門監管提示。當然,這也不會傷及多多買菜原有業務的底盤。

總體而言,社群團購已不能延續“燒錢”玩法。在資本市場遇冷,消費品漲價潮,各種原材料、運輸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這些正在掙紮、試探的社群團購公司無一不在為虧損換流量、自身“造血”能力低、無核心壁壘而焦慮。

遊出“深水區”的新格局

不可否認,中國近5萬億的生鮮市場規模,足以讓各大網際網路平台、創業者心動,而電商滲透率不足5%,說明“網際網路買菜”這件事有其空間,仍需繼續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社群團購+前置倉自營為主要路徑,在流量紅利消失、監管趨嚴的情形下,已陷入下半場的“深水區”。

整體行業節奏上,已經從過去拼爆發力的“短跑”沖刺狀态,向馬拉松式“長跑”拼耐力的競争過度,圍繞效率提升的營運體系創新和供應鍊體系創新。是以,結果導向上,資本燒錢驅動難以延續,而是否具備造血盈利能力,也就将決定了能否走多遠,能否遊出“深水區”。

網際網路買菜的“下半場”

在商業模式上,網際網路買菜的三大陣營剩餘玩家,不會拘泥某一種特定方式,隻要在試錯空間内,而會采取多業态方式突圍。不過鲸商一直堅信,未來社群團購中玩“純團長”路線的方式難以持續,一方面這些兼職團長利益驅動忠誠度低,傳遞産品的品質和服務穩定性難以保障;另一方面直播達人的納稅規範化,已經釋放了電商征稅的必然趨勢,而團長作為主要參與者之一,也難以回避。

此外,關于網際網路買菜這件事,我們在《2022年零售、消費行業年度十大趨勢預測》中也提到,回歸實體“做重”是必然趨勢,也是政府希望不動搖“菜籃子”民生工程的底線。一個是産地供應鍊會做重做深,産品開發上差異化,如預置菜;另一個是銷售和服務的終端,重度結合門店網絡。

市場軌迹上,我們可以參考餐飲行業中,純外賣店的模式,選址遵循“一流的商圈,二流的店鋪”,但除了一些特殊品類能有純線上的毛利空間生存,大部分都解決不了流量成本上升,訂單增加後的傳遞成本上升,最後關門大吉。流量紅利消失,沒有複購沉澱,要完全依靠生鮮前置倉模式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2022年,這個現象會愈加顯現。

是以,我們對網際網路買菜這件事未來的判斷:生鮮品類切入,留存複購拉升,帶動高利潤品類交易;平台方面,美團地域前端滲透能力,拼多多後端産地供應鍊深度,是主要玩家;垂直自營公司,走向前店後倉的重資産模式,有門店自然客流轉化及品牌輸出,而且對坪效提高、履約費用降低,都會提出新要求;抑或轉型B端生鮮供應鍊服務,峰回路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