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2012年國慶假期,我還隻是一名高中生。一夜之間,所有日系車都立起了小紅旗,貼上了“車是日本車,心是中國心”的智語。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當年,豐田的銷量也确實不負衆望地下滑,但幅度僅為4.8%,也是2008年以來唯一下跌的年份。

更為誇張的是,這14年來,豐田不僅沒有“以價換量”,甚至還有加價情況。凱美瑞、漢蘭達、普拉多、埃爾法,十輛加價“神車”,豐田能占八輛。

價格與銷量齊飛,利潤共K線一色。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饑餓營銷”能刺激部分使用者的消費欲望,但也是一把“雙刃劍”。

2021年10月,廣汽豐田引進賽那,更低的成本、更大的産能理應帶來更低的價格。但以豐田一如既往的勇氣,絕不可能簡單降價了事,終端價格成為了問題的核心。

“加價7萬是常态”,經銷商給出了最終解。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天不遂豐田願,廣汽豐田賽那在2021年12月的實際上險量隻有935台。終于,加價後的豐田車,賣不動了。

雖然多家媒體都抨擊過加價購車之弊,但賽那的“擁趸叛變”是不是來得太快了些?

加價并非不可了解,供需關系确定價格。2021年,原本幾塊錢的晶片被炒到了上千元,車企無奈收緊優惠幅度,延長提車時間。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但汽車市場有特殊的壟斷傾向,車企在定價時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通過4S店來買車。這時候,一台車什麼行情,基本都是經銷商說了算。

面對類似情況,部分主機廠會選擇默許。畢竟加價是“供不應求”的直覺展現,多出來的利潤也能變相降低廠家的銷售成本。

對于車企而言,隻需要适度控制産能和經銷商庫存,就能在市場内形成供需“微緊平衡”,營造出加價環境。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産品緊俏、主機廠庫存成本低、經銷商利潤高,一舉多得的“加價玩法”,豐田深谙其道?

雖然2021年12月廣汽豐田賽那的上險數僅有935輛,但官方公布的批發資料卻有2791輛。

這次豐田“供小于需”的空中樓閣起得過高,擁趸支撐不住,産生了裂縫。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在上海,某廣汽豐田4S店的倉庫内,一共停放了4台賽那現車。

供求關系的變化,讓銷售人員也變得話多:“特大喜訊,特大喜訊,賽那平價就能提車,現車秒發,現車秒發,隻要貸款就能發,至少要貸30萬。”

終于,賽那也走上了“以價換量”的“成佛坡”?

相比最初7萬元的加價,貸款手續費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甚至部分地區還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優惠。而這一切僅僅發生在短短3個月之間。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2022年1月,廣汽豐田賽那的官方銷量為5399輛,乘聯會銷量為4329輛,加價風波告一段落。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賽那上市之初,我也曾受邀去體驗這台車。按照指導價來看,産品實力尚可,但并不值得加價購買。

後來給廣汽豐田官方客服打電話詢問,得到回複,“這是市場行為,我們不好幹涉,建議您以經銷商銷售政策為準。”如此說辭,必然無法服衆。

此前,為了限制漢蘭達加價,廣汽豐田曾規定必須通過官方APP豐雲行才能下單,并根據下單時間進行傳遞,至于落地情況,我們不得而知。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對于賽那,雖然也是APP訂車,但訂車頁面下增加了一行小字——成交價以您和經銷商達成的協定為準。

我們憎惡經銷商加價,但我們更憎惡官方的默許、縱容、甚至是幕後操作。盡管我們并沒有豐田主導加價的直接證據,但豐田若是想控制加價,可落地的辦法非常多。

例如,此前的領克變相加價事件,車企迅速做出了反應,暫停了該店鋪在領克商城中的標明功能、并停發了商品車。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最近的坦克500訂單加價倒賣事件,坦克品牌也是迅速釋出措施,更新流程,基本能夠確定正常購車使用者的權益。

比亞迪DM-i系列,等車時間雖然要好幾個月,但也沒有經銷商加價售賣。比亞迪官方則在默默提升産能,盡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賽那為什麼不加價了?除了市場原因之外,車型競争力不足、品牌影響力下降也是重要因素。在多元化的市場當中,沒有誰是不能被替代的。

而今,認知差逐漸被填平,消費者更加自信,不再唯品牌論,所謂的“豐田信仰”漸漸遠去。别克GL8、奔馳V級、本田奧德賽乃至傳祺M8的疊代更新,讓豐田很難再在MPV市場擁有一塊“自留地”。

賣不動的賽那!從加價7萬到以價換量,為什麼豐田不敢加價了?

誠然,加價的品牌不隻豐田一個,主機廠和經銷商之間的關系也會繼續錯綜複雜,但“老牌車企”都需要有一顆革命之心。

享革命之碩果,必承革命之陣痛,利潤的下滑、經銷商的抵制都隻是一時之痛。不辜負消費者的熱情,才是安身之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