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你怎麼就不會給我講故事啊!

寶寶聽故事還在依賴電子版故事嗎?

自己給孩子說故事,孩子嫌棄怎麼辦?

現在,你應該學會這樣給寶寶講故事!

爸爸!你怎麼就不會給我講故事啊!

假如寶寶要求你說故事給他聽,你會有什麼反應?嫌麻煩,讓他自己看故事書?或直接打開電視機播放卡通片?也許你都用過,但這都不是好方法。研究顯示,成長中的寶寶都很喜歡聽故事,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充滿各種奇想與夢幻,但是他們又沒有辦法親自體驗,是以隻得熱切企盼父母講故事給他們聽,以滿足他們這個年齡段那種天馬行空的思維特點。

也許父母會抱怨,哪有這麼多故事?事實上,學齡前的寶寶是不會計較故事内容的,因為他們隻喜歡聽,縱然這個故事你已重複了十幾二十遍,他們依然會聽得津津有味。

當你空閑時,不妨去買幾本畫冊,利用畫冊中的内容随口編個故事,甚至可以跟寶寶讨論故事的内容,或叫寶寶說出他心中所想象的故事情節。如此,你不但可以減輕許多壓力,更可以拓展寶寶的想象力,并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但是别忘了,無論是你自己編織或根據畫冊改編的故事,都應該兼具教育功能,用以培養寶寶的愛心、信心以及勇敢、誠信等品質。

實際上,畫冊是一種“死”的東西,但你所編出的故事都是“活”的。隻要你肯多花點心思編一些有意義的故事,寶寶将獲益良多。

常有父母抱怨寶寶聽故事時坐不住,聽不了幾句就跑開了。其實父母應先注意自己講故事的方法是否适當。

爸爸!你怎麼就不會給我講故事啊!

父母給寶寶講故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短小精悍

對3歲的寶寶來說,複雜冗長的故事情節是接受不了的。是以,父母要選擇情節簡單、有趣的故事。

2.貼近生活

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動物等最好是寶寶經常看到或聽到的。寶寶在聽故事時,有聯想的基礎,有助于他們了解故事内容,産生聽下去的興趣。

3.配以圖畫

給寶寶講故事時最好能借助圖畫,這不但能調動寶寶的聽覺功能,還能調動他們的視覺功能,有利于加深寶寶對故事的記憶,寶寶聽起來也有興趣。如果父母會畫畫,不妨邊講邊畫,把所講的故事用簡圖勾勒出來,效果會更好。

4.形象生動

給寶寶講故事時切忌呆闆照書念。要随情節、人物的變化而在表情、語音、語調、動作方面有變化,使寶寶有身臨其境之感。

5.遊戲表演

寶寶熟悉了某個故事之後,可以把故事編成遊戲,父母和寶寶分别扮演故事中的某個角色,有助于寶寶了解和接受故事。

6.引導深入

父母在複述故事時,要引導寶寶去回憶故事的情節和故事中角色的名稱。在寶寶能了解的範圍内引導他們辨識美醜善惡。同時啟發寶寶随故事情節去思考問題,這有利于進行品德教育和開發寶寶智力。

爸爸!你怎麼就不會給我講故事啊!

除了講故事,如果想同時培養寶寶的創造能力及創意思考,也并不需要如此大費周折,隻要每天抽出15~30分鐘和寶寶進行創意遊戲(可以在室内或戶外),便可以大大提高寶寶的創造力,有時甚至可以幫家裡解決不少問題。

在從事家庭創意遊戲時,不妨找出一個明确的主題或難題,盡量“鼓勵”寶寶思考出多種解決方法來,例如:你可以問寶寶,“台燈除了可以作為讀書的照明裝置外,我們來想想,它還有哪些用途?”或者說,“吊花盆的繩結,因為澆水浸濕,常會爛掉,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呢?”

此外,父母還得遵守以下4項原則:

不準批評。

不要老覺得寶寶的想法不具可行性,其實,愈奇怪愈新鮮的觀念,愈值得重視。

數量愈多愈好,就算有重複,也比沒有來得有意義。

讓寶寶試着改進父母所提的意見,如此将有助于産生新觀念。

如此進行3個月,寶寶的思考力一定會有顯著增進,屆時他可就不再是“臭皮匠”,而是頭腦靈活如“諸葛亮”了!

看到這裡!來關注嬢嬢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