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金礦丨野渡無人舟自橫

【散文】金礦丨野渡無人舟自橫

說實話,我對唐詩中描寫水鄉景物的詩很是鐘愛,特别是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很有深邃的詩意。“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之是以千古不衰,我想其最美意境就是與世無争,不去歌頌和吹捧朝廷清明,隻叙置身閑野的樂趣,隻在平凡自然中找尋生活真谛。這一幅很自然的小畫面,幽靜小草在小河邊生長也算獨樂,岸邊叢林深處有小小黃鹂在淺聲歌唱。一陣春雨過後,打亂了小河自然格局,野渡小舟沒人管理,橫置在渡口也很自在。有誰過河似乎在這個社會并不重要,也沒有人去傾心關注,畫面沒有一個人,其實這自然律動确實也很有生氣,此地無聲勝有聲。

說實話,我的童年就與這野渡産生過不解之緣。水鄉的生命就是水與船,家家盡枕河,腳腳都是水,魚兒托起船,野渡無人管。那時候老家基本沒有車行,出腳就是水,出腳都是船。家鄉擺渡就有三種,一種是運河渡船,要載客幾十人,童年時運河很狹窄,還沒有進行疏浚,當時運河行船很少有機器船,多是民船鼓帆,而渡船幾乎是一道關卡。是用鋼欄欄有一人高,那高個子渡工師傅,隻用手抓鋼欄很快就拖到對岸,這樣就不需要撐篙了。但這可苦壞運河裡行船,好遠就見到鋼欄中間的小紅旗,隻好落帆低頭而過,對應了古俗語:人到何處不低頭。

第二種是白馬湖擺渡,當年湖東到湖西多是繞湖起旱跑,從新河頭到岔河有近五十裡路程,要到花河橋轉一大圈子,而在李許到岔河陳莊是最窄的湖口,大約三裡路,從這裡走水路抄近過可節省十五裡路。

李許屬範集,堆堤上有二三十戶人家,是漁民也可能是農民。這裡就有兩三條小漁船式擺渡在堤邊等着行人拼船,一客隻收一毛錢,有兩三個人就可以擺了,一對船槳劃得很快就飄過湖面。那時我祖母住在岔河伯父家,父親每每到岔河,都很少坐這船,出一毛錢讓人汗津津的,因為二分錢就可以買到一隻大燒餅,多跑十五裡路就把這錢省下了,每次父親總是到天黑才趕到家,我和弟弟要在路口等好久,那每人一塊燒餅可是特别解饞的。

而第三種擺渡則是内河擺渡,這内河是溫山河、穿運洞河、引河等,這些河上沒有橋,河面有農船經過,這些河擺渡多沒有渡工,因為專門設渡工不合算,二分錢擺渡錢,一天不到十人過河,何況多是左右鄰居出行,拿不下臉收錢,那個莊子人集體籌錢買一條船,用麻繩根子兩頭扣住船邊樁眼,再拴在兩岸木樁上,這樣就很神奇地變成無人管理的渡船。野渡無人舟自橫,每人隻要上船後自己操作抓住繩根子拽就可以很自然到達對岸,兩岸上客都可以操作,都可以到達彼岸。

這種無人管理的擺渡,給人想到的是一種無私精神,要求每一個過河人都要遵守原則,堅持無私,要很自覺地拴好船的一頭,不能讓船淌到河中心,影響來往過船。大家都要自覺管好和保護這種無人管理的渡船。不能與水碼頭的石頭撞,不能撞上河面的行船,要很合理地把船停泊在對岸的河邊。

在一家一戶的舊社會,也有河邊人家做好事,為大家提供一條小船,就等于是蓋兩間房子的價值,需要籌備木料,請幾個木匠來家釘船,還要麻絲鐵焗石灰桐油,單工錢就要開支幾十個。這是一種慈善事業,也有幾家窮人合夥辦的,這畢竟是為行人造福,特别是那些遠路的行人,沒有渡船,叫人家彎好幾裡路才能行上正路,俗話說“遠路怕水”,夏天你走到這裡會想到趟過水去,不知深淺是要吃大苦的。不過有渡船就好多了,也許隻有過河人才會記得擺渡的恩情。如果你不愛惜渡船,讓船到石頭上撞,船家心上會撒鹽的,你又居心何忍呢?

童年我家莊頭就有一條無人管理的小渡船,幾個小夥伴總喜愛去玩船晃水,岸邊石老伯對我們很是關照,老人沒有兒女,一個人孤苦伶仃地住在河邊小棚子裡,他對我們很是親情,夏天總是在他門口放起蚊煙,放幾個很平滑的樹根段子,我們都坐在那裡聽老人講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沒想到有一次,調皮的小牛一個人在小河裡玩渡船不小心落水了,眼看着就已經沉到水底,那可是夏天大水時分,水特别有惡氣,石老伯喊不到人,隻好一個人沖下水去,小牛是有救了,而石老伯卻咽了氣。那可是我們一個莊子人最悲哀的時刻,小牛的爸爸把小牛用柳條枝抽,屁股上盡是黃瓜楞子,各家出錢為石老伯打當後事,小牛父親做了三天孝子,捧篩子,拖哭喪棒,整天跪在石老伯屍體面前,燒紙。從此我們就再也不敢玩那小船,相信水邊會有水鬼。

眼下小牛也已經七十多歲了,每年清明節,都是他一人到石老伯墳上圓墳燒紙,他說這輩子最痛心事就是對不起石老伯。

哎,那無人的渡船留給我們更是太深的記憶,那慈祥的石老伯,你留給我們的是永遠的精神。

這時,我又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句,細想起來,童年的水鄉出腳都是水,出腳都是船,那擺渡在詩人的筆下仿佛是水鄉的一道風景,其實都是一則則辛酸的故事。從我記憶,運河渡船幾十年落水傷亡的人數要有好幾十人,那是因為船與船對撞,有的是風浪太大,站船頭者被浪掀下河去。是以這些年,海事部門對渡船管理很是嚴格,船上配備數十件救生衣,船邊欄杆很是堅實,不然辛酸的故事還是常有發生呢。

我寫這篇文章時,曆史已經又有新的轉折,交通處處提速,大運河裡的水運也正在提速,那些數千噸的船行快了,勢必就影響到運河擺渡橫穿的安全。人命大如天,眼下渡口已經強行拆除,渡船也相應消失。哈哈,那“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曆史已經無需再留戀了,這個故事再重複也就沒有意義了。

【散文】金礦丨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簡介:金礦,1952年出生,大專文化,中國民協會員,國家級非遺南閘民歌省級主要代表傳承人,江蘇散文學會首屆會員代表,淮安市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淮安市首批文化名家,淮安區首屆文化藝術名人,淮安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擅長創作鄉土文學、民俗文學,多篇(部)文學作品在國家省市區獲獎。

壹點号運河槳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