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國福發招股書:客單30元,年入11億

楊國福發招股書:客單30元,年入11億

此前多次傳出上市的麻辣燙品牌楊國福,今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從近三年的營收來看,楊國福在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别為11.82億元和11.14億元。到2021年前九個月,營收達到11.63億元,同比增長60.82%。

淨利潤方面,楊國福在2019年實作淨利潤1.81億元,2020年略下滑至1.69億元。到2021年前三季度,楊國福的淨利潤達到2.02億元。整體毛利率從27.9%,提升至目前的30.2%。

楊國福發招股書:客單30元,年入11億

2003年,楊國福在哈爾濱市開設第一家“楊記麻辣燙”。2007年開出第一家加盟餐廳後,楊國福開啟了規模化之路,從哈爾濱走向全國,逐漸打響知名度,憑借5000多家門店,楊國福将張亮、覓姐等衆多麻辣燙和快餐品牌甩在身後。

截至2021年9月底,楊國福共開出5783家門店,包含國内的5759家加盟餐廳,位于上海的3家自營餐廳以及21家海外餐廳。其中加盟餐廳貢獻的收入,占到9成以上。

擁有幾千家加盟商,楊國福幾乎說是躺着掙錢。首先以加盟模式為主,賺着加盟商的加盟費,還不需要為租金和門店人力成本買單。同時它還向加盟商銷售門店營運相關的貨品,包括食材、調味料、裝置等,減去進貨成本,轉售中間的利潤再次進入楊國福的口袋。

在營收依靠加盟餐廳之外,楊國福的收入來源呈現多元化。和許多餐飲品牌推出自有産品一樣,楊國福自産的友善速食品和複合調味料,已經進入消費者端的市場,成為新的增長曲線。

不過加速擴張門店,加盟門店的單店收入卻在逐年下滑,其中一線城市下滑更為明顯。另外在關鍵的加盟商管理和食品安全問題上,楊國福也面臨着層層挑戰。在競争激烈的麻辣燙市場,快速擴張的玩家們更多隻能投入到規模和成本的比拼。

年入11億、家族持股96.97%

把麻辣燙小吃做成上千家門店的生意,楊國福成為了中式快餐行業的頭部品牌。輸出一整套标準化加盟體系,楊國福如今的規模已經達到5783家。

楊國福的收入主要來自餐廳營運,包括加盟餐廳和少部分自營門店。2019年,餐廳營運貢獻了11.82億元的收入,到2020年達到11.14億元。截至2021年前九個月,餐廳營運的收入達到11.26億元,同比增長55.69%。

楊國福發招股書:客單30元,年入11億

發展近六千家門店,對加盟餐廳收取加盟費、原料等費用,這部分收入占了大頭。2019年,來自加盟餐廳的收入達到10.36億元,占總營收的87.6%;2020年攀升至為10.56億元,占總營收的94.8%。到2021年前三季度,這部分收入達到10.97億元,占比為94.3%。

滿足大衆口味的同時進行創新,楊國福對傳統麻辣燙進行改良。主打經典骨湯、酸甜番茄湯2種湯底,以及用于麻辣拌的1種麻辣拌底料,加上提供上百種葷素食材,楊國福的人均客單價在30元左右。

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自營門店資料,2019年楊國福自營門店的平均客單價為34.3元,2020年為32.3元,2021年前三季度為29.3元。

從采購、生産和門店管理采用統一标準,楊國福将一碗麻辣燙做到了标準化。食材簡單易于标準化,業務規模擴大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因而設定較低的投資門檻,楊國福向加盟商們敞開了大門。

在楊國福的5700多家門店布局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加盟餐廳分布最廣,達到2594家,其餘大多分布在二線城市,擁有2322家,一線城市則擁有582家。打響知名度之後,楊國福麻辣燙這類本土餐飲品牌也選擇了出海,以加盟模式在海外開設了21家餐廳。

從開店速度來看,楊國福每年新增門店數接近千家。2019年新開993家,2020年新開1475家,2021年前九個月,楊國福新開970家新餐廳。在楊國福的開店規劃中,守住高線城市,同時進軍規模更大的下沉市場,未來三年内,楊國福每年将以1000家門店的速度進行擴張。

除了核心的餐廳營運業務,在2021年布局餐飲零售化後,楊國福在去年1月,上線首款零售産品自熱鍋,目前共推出16個SKU,包括麻辣燙自熱鍋、多人份自熱大火鍋及火鍋湯底料。截至2021年前九個月,零售闆塊收入達到3716萬元,占比僅為3.2%。

好吃且相對平價的麻辣燙,很快在中式快餐市場穩占一席之地。随着加盟網絡擴大,楊國福進入行業的第一梯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0年底商品交易總額和餐廳數量計算,楊國福在中國的中式快餐市場中均排名第一,同時也在麻辣燙市場中排名第一。

不差錢的楊國福,不同于其他餐飲品牌依賴外部投資機構加持。從股權結構來看,楊國福的股權基本被楊氏家族所控制。其中創始人楊國福夫婦的持股比例最高,夫妻二人各持股37.8%,其兒子持有公司股份19.39%,合計共持有楊國福約96.97%的股份。

麻辣燙市場沒有“新故事”

對于資本市場,楊國福講的故事是,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尚低,且麻辣燙市場相對空白的機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0年到2025年,中國麻辣燙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5%,到2025年市場規模将達到1973億元。加盟模式是連鎖麻辣燙品牌采用的主要商業模式,預計連鎖化率将從2020年的22%,增加到2025年的26%左右。

在哈爾濱永和街開出第一家直營店,楊國福麻辣燙采取加盟拓展餐廳網絡,從本地走向全國市場,成為大衆熟知的中式快餐品牌。

用更輕的門店模型打入餐飲市場,達到百店甚至千店規模者,已經不少。窄門餐眼資料顯示,目前楊國福、張亮麻辣燙已經實作5000多家門店的規模,其餘覓姐、小谷姐姐、刁四藤椒等多個品牌也在600家以上的規模。

新的玩家也在這兩年餐飲融資的風口下快速進場。例如麻辣燙品牌“小蠻椒”,在去年6月宣布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至今已完成3輪融資,預計2021年底新增門店500多家,将在2022年實作千店規模。

擁有易于标準化的優勢,麻辣燙市場的連鎖化程度,已經超過不少餐飲品類。資料顯示,2020年,麻辣燙市場的餐廳連鎖率約為22%,高于同年中國餐飲市場約15%的連鎖率。

麻辣燙原本是一種源自巴蜀地區的小吃,然而卻從東北火遍全國,這當中少不了楊國福做出的改良,令其成為标準化中餐。

在口味上,與傳統重油重鹽的麻辣燙湯底不同,楊國福麻辣燙進行了改良,加入全脂奶粉和牛骨粉等,制作出鮮香帶有奶味的營養湯底。以按斤自選的服務模式,以及單人單鍋的烹饪方式,提升消費者的就餐體驗。

門店選址較為靈活,翻台率高,适合發展堂食和外賣兩種模式,麻辣燙的生意逐漸火熱。其中最主要的優勢是投資門檻低,這吸引了不少加盟商到來。

楊國福官網顯示,對于鄉鎮到一線城市,不同地區的加盟費用在19900元至39900元,門店面積從60至150平方米,加盟費和保證金基本不超過5萬元。另一品牌張亮麻辣燙,包含原料和裝置等投資成本,首期投資在15萬元起。

為了支撐上千家門店的原料需求,降低銷售成本,除了向第三方供應商采購,楊國福也開始自建供應鍊。四川工廠從2018年9月投産,擁有6條生産線,主要用來生産自産調味料及零售産品。

不過坐擁近6000家門店的楊國福,在加盟商的管理上仍然面臨挑戰。

不參與加盟餐廳的實際營運,更多作為品牌授權方和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楊國福與下遊加盟商的聯系相對松散,部分供應商更是不通過内部團隊直接管理,而是通過第三方管理夥伴間接管理。此前楊國福麻辣燙門店多次被曝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對楊國福品牌聲譽帶來沖擊。

另外在加盟餐廳的單店收入上,開始呈現下滑的趨勢。2019年,楊國福每間加盟餐廳平均銷售額為2.06萬元,2020年降至2.01萬元,到2021年前三季度再度下滑至1.92萬元。

其中一線城市的單店收入下滑最為明顯,每間加盟餐廳平均銷售額由2019年的3.9萬元,減少至目前的3.15萬元。于是楊國福在維持一線城市的同時,越來越多把重心放到下沉城市的發展。

目前來看,在各家口味逐漸趨同,缺少爆款的情況下,留給麻辣燙品牌創新的空間,正在被壓縮。本身定位大衆市場,口味相容且相對平價,楊國福等各個品牌,更多在拓品類和門店模型上尋求差異化。

早期各家拼的是品牌力,用規模換取消費者的認知度。如今各家以小店模型快速複制,向千店目标看齊,隻能更多地比拼線下門店的營運效率。另一方面,麻辣燙的零售産品正加速湧入各大電商平台,标價20到30元之間,與堂食相比并沒有明顯的成本效益優勢,是以線上銷量也很難說會迎來爆發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