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相信所有Bimmer們都已經了解到一個資訊:“BMW i4已經正式在國内上市,44.99萬元-53.99萬元是最終價格,比4系略貴一點”。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事實上,按照原本的計劃,BMW i4一定是在2022年登上市場舞台,但不至于早到2月份就上市開售,時間點被前移不少,一如此前正式亮相的節點提前。當然,其背後的原因是市場上的壓力,畢竟現在的奔馳和奧迪從産品數量上來說,已經走在了BMW前方。那麼,這台在BMW在轎車領域相當關鍵的轎車,能否複刻此前BMW i品牌的輝煌呢?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新平台?不是油改電

沒錯,BMW i4本次上市開售的兩款車型M50以及eDrive 40名稱之前都有創新二字,但戲劇性的是兩款産品與寶馬iX上的那種創新關系并不太大,油改電CLAR平台依然是寶馬i4的核心。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這也就很好解釋了BMW i4與BMW 4系如出一轍的視覺效果,除了标志性的“大鼻孔”雙腎格栅帶來強大的辨識度之外,流暢的側面線條甚至是輪毂造型等都與4系保持一緻,M運動套件的加持也能讓運動屬性再度提升。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不過,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如果你自己觀察的話,除了雙腎格栅因為純電動定位采用封閉設計之外,後保險杠上原本的排氣孔沒有做重新設計,而是草草封閉了事,這點着實有點像太趕工而忘記的細節了。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内飾沒有4系的影子

看完造型之後,如果理所當然地認為内飾與4系也保持一緻那就大錯特錯了,既然名為創新,還是要有點創新東西展現的。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内飾部分,BMW i4大多借鑒了寶馬iX的設計方案,內建式的懸浮螢幕是整個中控的視覺核心。當然,細節上的配置和設計與寶馬iX也是一樣的,其內建了14.9英寸的觸控顯示屏和12.3英寸的數字儀表盤,并面向駕駛員方向傾斜約6°,以提供更好的使用性和人機工程效果。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另外,在這套螢幕内部,是BMW最新的iDrive 8資訊娛樂系統,內建多種第三方應用之外,語音控制和無線Apple CarPlay也沒有缺席,使用體驗要比現款BMW燃油産品強出不少。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其次在輔助駕駛配置上,BMW i4是能給到相當全面的,自動泊車以及L2級别的輔助駕駛都有搭載。不過按照豪華品牌的銷售模式,除了标配的自動泊車之外的很多功能都需要選裝才能使用,這就又到了考驗鈔能力的時刻了。

雖然是油改電,動力不會拉胯

來到至關重要的動力部分。盡管BMW i4是基于CLAR平台的一款油改電産品,但融入的M運動基因還是能讓其運動屬性輕松爆發出來的。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在這兩款車型中,高配版本采用的是前後雙電機布局,最大功率可以達到400kW,零百加速3.9s,要比4系出色不少。即使是搭載單電機的低配版本,最大功率也達到了250kW,零百加速在5.7s,也能秒殺同級别的大多燃油車型。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續航上,由于這兩款車型電池容量是相同的83.9kWh,是以,雙電機的560km CLTC工況續航要比單電機版本的625km相對縮水一些。而考慮到奔馳EQC、奧迪e-tron以及BMW自家的iX3 400-500km的續航表現,其提升還是相當顯著的,盡管距離自主産品的的700km級别續航還有一點的距離。

寶馬i4來了,44.99萬起,續航625km,這次踩還是捧?

品車識味:

對于i4這款BMW“二代”純電産品現有的唯一轎車産品,其實除了設計上的瑕疵之外,幾乎沒有太多的槽點,比如性能,比如續航,比如配置,完全是性能車領域的頭部陣營水準。至于“油改電”的平台,其實早就與電動汽車剛剛興起時的“油改電”劃清了界限,性能到位之後,這些并不是槽點,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