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車企要造手機!手機商造車,車企造手機……互相上門踢館?

又一車企要造手機!手機商造車,車企造手機……互相上門踢館?

作 者丨彭蘇平

編 輯丨張若思、劉巷

圖 源丨圖蟲

又一家車企進軍手機行業!

近日,多方消息顯示,國内造車新勢力蔚來已經初步搭建了手機業務部門,準備跨界“造機”。

據36氪報道,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将牽頭上述業務。

另有接近手機圈的人士稱,蔚來的手機業務去年年中就在規劃,目前已經招了很多人,“年後新發了100多個offer,近期在深圳預計還會再增加200多個研發崗位,高中低都有。”

又一車企要造手機!手機商造車,車企造手機……互相上門踢館?

圖 / 圖蟲

2月23日,某知名手機廠商的一位研發人士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自己曾在年前接到過獵頭電話洽談此事,他并未透露個人去向,隻表示“做手機不容易”。

在某職場社交平台上,關于蔚來手機部門的線索也不少。有拿到了相關offer的人士表示,薪酬結構中股票比例很大,且按每股38美元的價格計算,因覺得不劃算,他放棄了;另有求職者在看相關的機會,目前沒有産品的hc(headcount,名額),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這項業務還在很早期的階段。

截至目前,蔚來尚未正面回複上述消息,但也未進行否認。“目前沒有可供披露的資訊,有進一步消息将和大家溝通。”2月22日,蔚來對媒體表示。

種種迹象表明,蔚來做手機已經基本沒什麼懸念了。

從吉利到蔚來,車企為何會跨界進入手機行業?

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自力更生,還是為應對手機廠商上門“踢館”的反手一擊?

手機商造車,車企造手機

蔚來做手機,放在現在的市場環境裡來看,其實見怪不怪。

前有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跨界造車(盡管華為一再對外聲稱“不造車”),後有吉利率先破局造手機,汽車和手機兩個行業空前地交彙、融合,再多一個入局者也合情合理。

實際上,在去年吉利宣布進入手機行業之前,已有消息稱,“(除了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不止一位車圈大佬開始布局手機業務。”

現在看來,在要不要做手機這件事上,蔚來董事長李斌與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很快達成了一緻。巧合的是,蔚來和吉利,本身都是業務布局極廣的車企,而李斌與李書福,在過去兩年也交往頗多。

去年8月,吉利成立路特斯科技公司,這個相當小衆的豪華跑車品牌開始了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蔚來資本對其進行了戰略投資,李斌也親自到場支援;更早之前的2019年,蔚來資金緊張,輾轉尋找投資人,李書福也是其中的大熱門——在多次的交流中,兩人或許發現有不少共識,包括可以嘗試跨界造手機。

去年9月底,吉利宣布進軍手機領域,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紀時代”),盡管此後沒有官宣進展,但外界的各種傳聞一直沒斷。2022年年初就有多家媒體報道,星紀時代正在與魅族接觸,洽談收購事宜,已經進入到盡職調查階段。

另一邊,在過去的一年裡,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的造車項目也都取得了新進展。

小米汽車正式立項,并迅速地注冊了工商實體,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華為在與三個重點合作的車企推進車型量産的同時,自己深度賦能的品牌AITO誕生,首款車型問界M5也正式釋出。

又一車企要造手機!手機商造車,車企造手機……互相上門踢館?

華為深度賦能的高端AITO品牌首款中型豪華SUV——問界M5

企業跨界,人員流動也更為頻繁。

小米宣布造車後,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峥楠加入小米系的順為資本,被認為是小米汽車的負責人,今年1月,小米又任命于立國擔任小米汽車副總裁兼小米汽車北京總部政委,于立國是此前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的總裁;吉利也“挖”走了多名手機行業的高管,如星紀時代裡就有前中興通訊小靈通産品線總經理張亞東、前小米MIUI首席架構師汪文俊等。

手機和汽車兩個行業的彼此滲透也引起了大公司們的提防。

據36氪報道,本月中旬,小米手機開始推行一項競業協定,主要面向19級以上的核心人才,競業公司中包含了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

智能終端“兩手抓”

随着智能化水準不斷提高,汽車的身份加速轉變,從傳統的交通工具演變成又一個智能終端,體驗、互動屬性空前增強,這是手機廠商跨界造車,汽車廠商又跨界造手機的共同背景。

汽車将在很大程度上複制手機行業的演進路徑,從機械式進化成智能式,在硬體性能比拼的同時,軟體生态的PK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手機廠商的角度,以手機業務的基礎進入汽車領域,有望引領汽車智能化的變革;而從汽車廠商的角度,自身業務進階并完成行業變革,才是更有安全感的做法。

在部分車企掌門人看來,手機可能是繞不開的一個門檻,或者是打通整個智能汽車生态圈的一個“通關利器”。

為什麼要做手機?

李書福曾表示,“手機是電子産品市場驗證及軟體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使用者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作車機和手機軟體技術的緊密互動。”

他還說,未來跨界打造使用者生态鍊,依法建構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能連結車聯網、衛星網際網路,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态圈,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翻譯過來可以這樣了解,目前的車機智能化水準發展不盡如人意,向技術成熟的手機行業取經,并将其與車機打通,有望解決現在汽車領域的一大主要沖突:使用者日益增長的汽車智能化需求和車機體驗沒突破、略雞肋之間的沖突。

不過,單純地借鑒手機的技術,吉利和蔚來其實也大可不必布局手機業務。

更為關鍵的是,手機是目前出貨量規模最大的移動智能終端,滲透率高,應用場景廣,汽車雖然也是智能終端,但不可能替代手機,并且從汽車的角度來看,一些功能和場景其實也并不必要,是以未來的智能汽車生态鍊中,手機不可或缺。

未來的智能終端形态中,車機協同一定是常态,一方面,手機會成為車的入口和鑰匙,例如可以通過手機的APP,事先啟動車内的空調、座椅加熱、通風等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在車機上有争議的功能,可以沒有負擔地隻讓手機承載,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車機效率。

對于吉利宣布進入手機領域,招商證券國際團隊此前也曾點評,此舉是為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大智能終端的融合長線鋪路——同時布局手機及智能汽車可以實作智能終端一體化,軟體在車機、手機之間無縫連接配接,形成完整的生态鍊。

誰會拒絕“第二增長曲線”?

車企做手機,在業務邏輯上是可以說通的,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車企做手機靠譜嗎?

手機廠商跨界造車早期也面臨着類似質疑。業内多是不看好的态度,相比于手機,汽車零部件數量更多,供應鍊更複雜,規模制造難度更大,所需資金的體量也更高——這不是一個沒有壁壘的行業。

不過,國外的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已經率先打破了汽車行業的“高牆”,随着電動化、智能化的加速到來,造車門檻已經降低,百年汽車工業必将迎接一批新興勢力的加入,這些新勢力未必不會是同樣有着量産工藝、軟體基礎的手機廠商們。

手機廠商造車,也或多或少有着背水一戰的意味。行業公認的邏輯是,相比于競争激烈的手機行業,智能電動車行業增量空間巨大,手機廠商跨界造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反過來看,手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厮殺慘烈,車企轉身沖進這一領域,似乎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有汽車行業投資領域的人士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不認為蔚來要造手機,手機和車機、汽車是完全不同的戰場,完全沒有必要——把手機、智能硬體和車内空間更好地互動不香嗎?”

但進一步看,汽車行業也肉眼可見地“卷”起來了,市場增量空間巨大,但沒人能保證每一個玩家都能順利發展,從這個角度分析,車企做手機也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缪,有誰會拒絕“第二增長曲線”呢?

吉利和蔚來都不是沒有野心。吉利的手機定位高端智能機,李書福認為,随着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疊代和個性消費的更新,使用者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已經成為依賴,更加高檔、更加智能的手機發展前景仍然可期;蔚來雖然沒有“官宣”,但據36氪報道,蔚來手機基本上排除貼牌的可能性,而是會親自研發設計。

在智能汽車時代,車企也已經布局了手機産業鍊上的相關業務,吉利和蔚來都在研發晶片、作業系統等底層技術,在設計、研發、高端智能制造、産業鍊管理等領域也積累了經驗,造手機的門檻相對來說并不高。

吉利旗下的汽車智能化科技公司億咖通曾釋出過一則檔案,介紹車機端和手機端的開發差異,可以看出車機端的開發難度和要求都更高,手機端則好一些。

同樣是智能資訊系統,手機的生态是成熟的,手機本身是一個獨立且封閉的系統工程,但車載智能終端不是簡單的智能技術的擴充延伸,由于可以擷取到車輛的信号資料,實質還是車輛工程。

上述檔案還指出,電子領域可靠性要求等級一般是:消費級(手機、電腦)<工業級(工控裝置)<汽車級,車機在功能測試、濕熱測試等各項名額中都比手機嚴格很多,軟硬體開發要求更高。“在硬體上,手機處理器可運作的溫度範圍等名額,往往達不到車規級要求,車機硬體在工藝制程和性能上妥協,才能符合車規級标準認證;在軟體上,汽車在使用場景和環境上的不同,也增加了開發難度,例如車機啟動時間短,要達到點火即亮屏的效果,需要對系統不必要的部分進行裁剪和二次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車企跨界做手機,也是自身品牌的一次延展,吉利和蔚來都是成熟的品牌,尤其是蔚來,品牌标簽顯著,且有自己的管道,從消費端來衡量,多賣一個品類并不難。這方面華為已有先例,有接近汽車流通領域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産品力提升之後,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号召力仍然非常強大,“最近AITO的進店量一直在漲。”

不過,客觀而言,業務布局到更多領域,對掌舵人的管理能力和公司的資源配置設定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外界對蔚來、吉利造手機的前景還是有諸多分歧,一如有很多人并不看好小米和華為的汽車業務。實際上蔚來、吉利本身就布局頗多,在産業鍊上下遊甚至在一些乍一看并不相關的領域都有投資,手機業務能夠做到何種程度,對于吉利和蔚來這種手握資源的“大廠”來說也并不完全悲觀。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詹惠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