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清照被忽視的一首名詩,雄壯不亞于夏日絕句,産生了兩個名句

李清照被稱譽為是“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主要文學成就是那些水準極高的詞作,在易安現存的50首左右的詞中,幾乎每一首都佳,讓人佩服不已。除了詞之外,李清照的詩也寫得不錯,最為知名的,無疑是她的五絕《夏日絕句》,詩曰: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的前兩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态度鮮明地表現出了愛憎和思想,指出生要為國建功立業而成為人傑,死了也要無愧于天地,成為鬼雄,這種噴薄而出的情感,極有氣勢,讀來震撼之極,接着詞人點明所吟詠的主角:西楚霸王項羽,贊美他不肯過江東的高尚氣節。

李清照被忽視的一首名詩,雄壯不亞于夏日絕句,産生了兩個名句

李清照用這短短的20字表現了鮮明的愛憎情懷,她對項羽的贊美,無疑就是對南宋當權者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行徑的鄙視,作為一個封建時期的女子,能有這樣的沖天氣概,無疑令人既驚且佩,這正義凜然的氣勢,慷慨雄健的氣節,也無疑能令畏首畏尾的南宋當權者不敢直視!

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詩人,卻又有這樣豪邁縱橫的詩歌,可見婉約一詞,不能單純地作為這位才女的标簽。其實除了這首《夏日絕句》外,李清照還有一首激昂振奮的詩歌,便是下面這首《題八詠樓》。

李清照被忽視的一首名詩,雄壯不亞于夏日絕句,産生了兩個名句

這首詩寫于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當時李清照為了避難而投奔親友,借居在浙江金華,某一日,她到八詠樓遊覽時,看到大好河山,想到北方的故土卻被金人占據,不覺内心惆怅頓生,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題八詠樓

宋·李清照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開頭一句,直入主題,幹淨灑脫,讓人頓生無限向往之情,大有歲月的滄桑感,“千古風流八詠樓”,作者生動傳神地為我們概括了此處的悠久曆史!接着一句,“江山留與後人愁”,急轉而下,似乎是在說,面對這樣的名勝,連愁也煙消雲散了,且留給後人去愁吧!這看似是排解,實則有深沉意義。李清照面對這樣風流絕佳的東南名勝,想到的卻不是逸興遄飛的雄壯,而是“愁”,且要将愁留給後人,為什麼李清照會有這樣的感歎呢?

李清照被忽視的一首名詩,雄壯不亞于夏日絕句,産生了兩個名句

李清照這一歎息,看似要甩開愁情,實則更能說明詩人心中的愁悶,這話并非毫無根據。當時,北方金人連年對宋用兵,靖康之變,更是擄走徽欽二帝,北宋也是以宣告滅亡,這無疑是奇恥大辱,可金人并未是以停下鐵騎,更妄圖侵滅南宋,然而,南宋統治者卻一味卑躬屈膝,投降讨好,别說收複北方失地,連國家也有累卵之危,家國朝政日非,詩人作為一介女流,即便有無限憂愁,也是無可奈何的,是以她說留與後人愁,實則是無奈至極的家國情懷,充滿了愛國意蘊。

後兩句,李清照以“三千裡”、“十四州”這樣的數目詞,表現出了金華重要的地理位置。唐末五代詩僧貫休曾寫過兩句非常著名的詩“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李清照在這裡,或許便有化用,更有甚者,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李清照被忽視的一首名詩,雄壯不亞于夏日絕句,産生了兩個名句

據說,在錢镠稱吳越王時,貫休曾寫詩祝賀,但是錢镠雄心勃勃,意欲稱帝,希望貫休将“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知道後,毅然拒絕,答複“州亦難添,詩亦難改”,繼而拂衣離去,後來貫休遠走川蜀,也不願更改原詩。李清照這裡,或許便有借此典故而反諷南宋不惜土地,一味向金人求和,毫無氣節的意思。

李清照的這首詩,在她衆多的名作中,或許并不起眼,但是作為題詠之作,這首詩卻是頗具特色,可以作為李清照風格多樣的補充,此詩不僅産生了“江山留與後人愁”、“氣壓江城十四州”這樣的名句,還以氣勢恢宏而又含蓄空靈的語言,表現了詩人對國家的關心,千百年之下讀來,仍然别有一番韻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