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22年開局,東風汽車集團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同期最好資料;但從零售資料看,可能并沒有那麼樂觀。對投入巨資、舉集團之力發展的岚圖,又何時才能扶上牆?
2月11日,東風集團股份公布1月産銷資料。該汽車集團将2022年的銷量目标确定為347.1萬輛,同比2021年上漲25%。其中乘用車銷量目标289.4萬輛,同比上漲28%;商用車銷量目标57.7萬輛,同比上漲10%。
汽車K線曾在年終盤點時指出,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的目标銷量,将超越曆史最好成績(2017年328萬輛)。新年開局,該集團有沒有打響第一槍?
資料顯示,東風汽車集團1月産銷量分别為27.83萬輛和30.36萬輛,相較2021年分别上漲0.51%和10.01%。單從銷量看,1月突破30萬輛,是其自2017年以來同期最好成績,開局有力、有利。
不過,分版塊來看,東風汽車集團1月乘用車銷售26.29萬輛,同比上漲18.9%,而商用車僅銷售4.07萬輛,同比大幅減少25.9%。按照東風汽車集團的銷量目标,乘用車和商用車月均銷量必須分别達到24.12萬輛和4.8萬輛。這也就意味着1月,乘用車闆塊“超常發揮”,而商用車闆塊則“拖了後腿”。
筆者認為,雖然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對商用車的增速預期遠低于乘用車,但商用車闆塊首月幾近全線潰縮、同比降幅超過四分之一的表現,還是令人眉頭一緊。畢竟,商用車闆塊的創收能力和對東風汽車集團的重要性,大家心照不宣。
該集團披露銷量後首個交易日即2月14日,東風集團股份股價下挫3%。
1)東風日産:零售資料裡“另有乾坤”
根據公告披露資料(即廠家批售資料),1月,東風日産(含啟辰)銷量為12.63萬輛,同比上漲4.89%。然而,根據日産中國釋出的零售資料,日産品牌零售10萬輛、啟辰品牌零售1萬輛,雙品牌合計11萬輛,不僅與批售資料之間有1.63萬輛差距,進而形成管道庫存;而且相較2021年1月下降11.3%;環比2021年12月也下降了3%。
看來,日産曾多次歸咎的疫情、缺芯和缺材料,不能再作為影響銷量的主要因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産中國已将日産、啟辰與英菲尼迪合三為一,合計銷量為11.13萬輛;由此也不難推算出英菲尼迪1月僅零售1307輛,前景堪憂。
具體到車型,1月,日産第七代天籁零售18739輛,同比增長19.1%,創下曆年1月最佳銷量紀錄,但環比2021年12月下降6%;軒逸系列銷售49982輛,雖然同環比均有所下降,但在乘聯會1月轎車零售銷量排行榜中,軒逸重新衛冕。
東風日産旗下SUV闆塊1月總零售27702輛,其中日産逍客零售20486輛,同比增長25.4%,創下1月最好銷量成績;而奇駿的零售成績則再次被雪藏。
曾經輕松月銷過萬甚至兩萬的車型,如今隻能在3000輛上下徘徊,确實憋屈,但又能責怪誰?
價格某種程度上講頗為“自大”,高估中國消費者對“三缸機”的接受程度,恐怕不論是去年7月的新奇駿,還是12月由鄭州日産複活的奇駿·榮耀,恐怕都很難再将奇駿拉回巅峰時刻。
從公告資料看,鄭州日産1月乘用車産銷量僅千輛有餘,況且還包括途達,是以,奇駿·榮耀的處境可想而知。新瓶裝舊酒,還可能忽悠一些消費者,但舊瓶裝舊酒,就有點低估中國消費者的智商了。
對東風日産來說,這一步險棋,影響深刻。
2)東風本田:“月銷過萬”裡的喜憂參半
根據公告披露的資料,東風本田1月銷售7.74萬輛,同比上漲7.3%,環比上漲3%,在曆年1月資料表現中也十分出彩。
然而從終端資料看,據本田中國披露,東風本田1月零售6.67萬輛,同比大幅下降26%,險些跌出乘聯會口徑廠商銷量排行榜前15,而且是榜單中下跌幅度最大的存在;不過,值得欣慰的是,CR-V、思域、XR-V和英仕派“月銷過萬”。
參照以往資料,對CR-V、思域來說,月銷過萬可能并不值得“引以為傲”。以CR-V為例,根據乘聯會資料,其1月銷量為17615輛,同比2021年1月的29208輛,下降39.7%,位列榜單第10;該車型環比去年12月的20424輛,也出現13.7%下滑。
同時,本田思域未能上榜,而當初這也是一款月銷3萬輛的車型。
不過對東風本田高端車型英仕派而言,雖然與兄弟車型雅閣尚不能分庭抗禮,但月銷過萬也令人甚感欣慰。
乘聯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日系轎車與SUV分别出現12.6%和17.8%下滑;同時東風日産、廣汽豐田、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四家日系車企的市占率,也較上月下降6.6個百分點至16.6%。
是以,從集團銷量公告來看,東風日産與東風本田1月銷量雖同比均取得正增長,但增速并不及集團大盤;同時兩家日系車企旗下部分主力車型的零售資料表現,值得關注。
汽車K線認為,相比日産,本田品牌力顯然更強,目前東風本田在着手收編神龍汽車的工廠,未來産能或有較大增長空間。
3)神龍汽車:而立之年或面臨變局
1月,神龍汽車銷售1.3萬輛,同比增長85%,複興計劃實施以來連續第4個月銷量破萬,成功登上萬輛台階。
2022年是神龍公司成立30周年。而立之年,神龍汽車在重回10萬輛階段性新起點上,将向新目标挺進。雖然神龍汽車尚未公布全年目标,但從2020年5萬輛、2021年10萬輛的過往成績看,今年神龍汽車銷量或許能達成15萬輛。
然而,近期傳出的東風标緻與雪鐵龍兩個品牌可能“單飛”的消息,又給好不容易穩中求進的神龍汽車帶來一股不确定性。3月1日,Stellantis集團将召開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我們屆時或許能獲得更多關于這兩個法系品牌的細節。
根據乘聯會資料,1月在日系、德系、美系品牌零售份額均出現下降的背景下,法系品牌份額逆勢提升0.1個百分點。法系品牌的複蘇非常不易,但願“分家”不會再次令神龍汽車陷入泥潭。
4)東風自主:燃油車表現不俗,岚圖不達預期
1月,東風主力自主品牌東風風行和風神銷量分别為1.7萬輛和1.8萬輛,同比分别增長48.25%和189.11%;環比也均實作正增長;這兩個品牌2022年若能保持月銷過萬,将為東風汽車集團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主新能源闆塊,東風集團高端品牌岚圖汽車1月傳遞1553輛,環比去年12月下滑53%,相較其他新勢力有點高;而其1月産量卻達到3435輛,明顯傳遞量不及預期。面對4.6萬輛的傳遞目标,岚圖汽車月均要傳遞3800多輛才有希望。
2月17日,岚圖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歐洲市場,但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全新品牌,首先夯實國内市場或許更為關鍵。面對“戰友”理想汽車月傳遞量連續過萬,後來者岚圖汽車要加把勁兒了;它可肩負着東風公司新能源轉型和品牌向上的使命。
頗為諷刺的是,2月20日,在東風集團官方媒體《東風頭條》一篇題為“東風公司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捷報!”的推文中,7家自主與合資公司均在文章中,唯獨沒有出現東風岚圖……
5)寫在最後
不管怎麼說,2022年1月銷量突破30萬輛,全面超越2021全年月銷表現,東風汽車集團的“開門紅”值得肯定,尤其神龍汽車、自主乘用車銷量突飛猛進。
不過,日系合資零售端主力車型的銷量松動,岚圖遇冷,以及神龍汽車雙品牌的内部調整,還是為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張狂”的銷量目标,帶來絲絲不确定性。
自不待言,銷量捍衛尊嚴,我們将持續為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