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關于成長,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童年經曆,會對他今後的人生産生很重要的影響。

尤其是對于一些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内心大多有着自卑、敏感等特質,是以他們更需要來自父母之間的親情關懷。

可對于一些父母來說,他們與子女的溝通之路似乎是充滿阻礙的,或許是由于父輩與子女之間存在代溝,他們總是很難了解子女真正想要的幸福是什麼。

對于父母來說,子女能順利地完成學業,然後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再結婚成家,這樣的人生似乎就該是安逸且幸福的,但是很多年輕人卻并不這麼看,他們不願意在父母劃定的道路上循規蹈矩地過着平淡的生活,他們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當父母的意願與子女的理想發生沖突時,雙方如果不能靜下心來坦誠溝通,兩代人就很可能會由于想法不同而産生不可調和的沖突。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26歲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

家住河南的李女士(化名)看上去有60多歲了,她面容憔悴,眉宇間寫滿了憂愁。

李女士說,她的獨生子小佳(化名)現年26歲,本是一所著名大學的畢業生,可如今小佳已經畢業三年了,他非但沒有外出工作,更是每天宅在家裡打遊戲。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兒子的行為,令李女士心痛不已,可當她向兒子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擔憂時,兒子卻對她表現出了反感情緒,甚至不願意再與她溝通。

李女士感覺到自己與兒子之間的母子感情變得緊張,無論自己對兒子說什麼,兒子都對她愛搭不理,甚至兒子都不願意吃家裡的飯,一日三餐都依靠點外賣。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李女士表示,近來小佳舉止神秘,将自己關在房間中玩手機、打遊戲,生活過得極其不規律,每天都像是在混日子,她既擔心兒子蹉跎了大好青春,又憂慮兒子的身體會是以産生問題。

李女士叫來家中的很多親戚規勸兒子振作起來,過正常生活,可兒子對于他們的話卻聽不進去,李女士曾托人給兒子介紹了一份工作,但兒子卻對她說:你自己去幹呗。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兒子的話,令李女士心急如焚,那麼,小佳是怎麼想的呢?他身為著名大學的高材生,為何甯願每日将自己關在狹小的房間中,而不願意外出去找一份工作呢?

當李女士帶着調解員回到家中後,小佳也從狹窄的房間内走了出來,從小佳發黑的眼圈中,可以看出他的疲憊,可沒有外出工作的他,每天都在房間中做什麼呢?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聽聞調解員的來意後,小佳表示,他也曾試過與母親好好溝通,但是母親并不了解他,也不懂得他每天都在做什麼,他之是以甯可點外賣,也不吃母親做的飯,就是不想被母親煩。

小佳直言,他每天待在家中不上班,并不代表他沒有工作,隻是母親很不了解他。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單親兒子有自己的理想,面對母親的不擔憂,他直言:我一天能賺800塊

原來,小佳現在從事的工作是遊戲陪玩,他每天在房間之中努力工作,便是想要通過打遊戲的方式,來實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小佳說,他之是以會顯得精神狀态不好、面容疲憊,便是由于他每天接單子,4天隻睡了8個小時。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小佳表示,他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中,自從他6歲起,他的父母便分開了,自小與母親一起生活的他,心裡有着難以言說的苦楚,母親隻懂得督促他學習,卻從未讓他在生活中感覺到被關心。

小佳直言,他是金融專業的畢業生,母親隻想他找一份會計工作,或者是教師工作,能夠擁有平淡且順遂的生活,但母親卻并不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小佳畢業後曾努力嘗試工作,但他覺得自己并不喜歡會計行業,他覺得會計一個月兩三千元的收入,并無助于實作他的人生理想。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的小佳,最終選擇了做遊戲陪玩。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可對于兒子的選擇,李女士卻表現得顧慮重重,李女士退休前是一名教師,在她的觀念中,兒子的工作既是不穩定的,也是缺乏保障的,她覺得兒子的青春是寶貴的,不能浪費在一些不靠譜的事業上。

可聽了母親的話,小佳卻表示,我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戶,我一天就能賺800塊到1000塊,一天的收入就等于别人一周的收入了。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小佳對母親說,你怎麼知道我這條路走不通?萬一我以後能直播呢?萬一我以後能開網店呢?萬一我以後能做大了呢?

從小佳的話語中不難聽出,他對于自己的事業是有規劃的,可是由于覺得母親不了解自己,他這些話從未向母親傾訴過。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對此,李女士表示,要是小佳的收益能穩定,她會支援小佳,但她唯一擔心的是,小佳的工作随時都會面臨着入不敷出的危機。

後經過調解員的勸說,李女士表示,今後會在生活中對兒子多一些關心與了解,而小佳也表示,他還年輕,隻是在事業上不斷嘗試,假若有一天他的收入不到4000元,不足以養活自己的人生話,他也會聽母親的話,嘗試着去找别的工作。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至此,李女士與兒子的故事便暫時宣告結束了。

情感分析: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系中是最重要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系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于交流并互相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這句話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家人之間對彼此的愛,需要有一個正确的表達方式,唯有能夠讓對方真正地感受到愛,才能使得家人之間有一個融洽的相處模式。

在李女士與兒子小佳的故事中,便是由于母親不懂得正确地表達自己的愛,而使得兒子不願意與之溝通,最終母子二人産生了親情危機。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從李女士與兒子的故事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一,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的事業理想。

尊重是建立在了解之上的,随着時代的不斷發展,年輕人在事業上的選擇,也變得多元化,當子女選擇了一些新興的行業,父母應該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給予指導,而不應該盲目地否定他們。

在李女士與兒子小佳的故事中,從小佳為了工作4天隻睡8小時的例子中,便能夠說明,小佳并非是一個不懂得努力的孩子,他隻是想要從事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

假若母親能夠對小佳多一些開導,在尊重兒子的事業選擇的前提下,提醒兒子多注意休息,或許他們的母子感情會更加融洽。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二,子女應懂得了解父母的苦心。

對于父母來說,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擁有順遂且幸福的生活,他們希望子女能夠在事業上選擇一條相對平坦的道路。

身為單親母親的李女士,從小将兒子撫養長大,她對兒子的愛與期望,自然也是異于旁人的,隻是由于他不懂得正确地表達自己的愛,才使得兒子對她感覺到厭煩。

在我看來,假若小佳能夠對母親多一些了解與耐心,能夠坦誠地告知母親自己的人生規劃,或許他與母親之間的母子感情會更加融洽。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三,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

成長于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愛與肯定,以使得他能夠培養出獨立而完整的人格。

小佳從小沒得到父親的關愛,而母親在面對外人之時,也很少誇獎他,反而經常把他貶低得一無是處,這使得小佳痛苦地認為,在他身邊,既沒有了解他的人,又沒有可以傾聽他内心的聲音的人。

假若李女士與丈夫分開後,兩人能夠在小佳的成長過程中,多給予他一些關愛,或許小佳的人生會更加幸福。

兒子大學畢業不上班,單親母親憂心如焚,兒子:我一天能賺800元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