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文/馮海濤 圖/劉炳新

中國畫的學問高深莫測,其變化卻嚴謹細微。畫好中國畫,不僅是技術的娴熟,而是在于天時、地理、人事,隻有兼備三點,方可能入中國畫之門。自古畫家無不天資聰慧,見識廣遠,才思橫溢。所讀之書,可謂無所不讀,對事理,可謂無所不曉。畫中真解皆有此來!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劉炳新山水畫作品欣賞

關于中國畫,自漢唐以來,書籍、傳記,無以數計,裡面字字珠玑,隻要早晚閱讀,自會開闊心胸,會心得體會,對中國畫之了解,也會逐漸明了,筆墨自是也會通透心靈。更是可以在裡面找到中國畫最為玄妙的精神道理。畫中國畫,要曉得天地之間的精氣聚散以及其變化。是以讀書不僅要讀畫理畫要,更是要讀易經、讀老莊。因為需要,曉陰陽,知八卦,懂三元。畫中畫又需曉人事,故而,大學、中庸、論語、春秋亦是不可不讀。諸子百家之說,也需全方位涉獵,并且要熟懂于心。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中國畫的學習,自中國畫成體系以來,無不是遵循古法而超越先賢的。那些不臨先賢之作,不讀先賢之書者,所畫之畫,可謂空虛無味。而畫作入神品者,皆因學問而助。就如古語:“不破萬卷書、不行萬裡路,無以作文!”是以畫中國畫隻有把積累的知識混化于胸中,才能創作出,能品、妙品、神品之作。對于畫家,要對萬物,發現其神秀之處,了解其奧妙所在,更是需要奪取天地造化。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畫中國畫,忌追随仿效,畫家需要有屬于自己的心中之向往。“以意帶筆,以情賦意”堅持不懈,熟悉後自然能成精妙境界。但是需要切記,走自己之法,并不是而無傳承之法,是以,法度可以不拘泥,但是卻不可棄之。畫之雅俗,尤為重要,但是雅趣而生,非閉門造車,非自以為是,而是,來于多遊覽,多見聞,多讀書。至而,心胸開闊,自然庸俗之氣不侵,進而,自立意、落筆就會有滋生雅逸之氣。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當代美術人物”以意帶筆,以情賦意,自成精妙境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