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文/冯海涛 图/刘炳新

中国画的学问高深莫测,其变化却严谨细微。画好中国画,不仅是技术的娴熟,而是在于天时、地理、人事,只有兼备三点,方可能入中国画之门。自古画家无不天资聪慧,见识广远,才思横溢。所读之书,可谓无所不读,对事理,可谓无所不晓。画中真解皆有此来!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刘炳新山水画作品欣赏

关于中国画,自汉唐以来,书籍、传记,无以数计,里面字字珠玑,只要早晚阅读,自会开阔心胸,会心得体会,对中国画之理解,也会逐步明了,笔墨自是也会通透心灵。更是可以在里面找到中国画最为玄妙的精神道理。画中国画,要晓得天地之间的精气聚散以及其变化。所以读书不仅要读画理画要,更是要读易经、读老庄。因为需要,晓阴阳,知八卦,懂三元。画中画又需晓人事,故而,大学、中庸、论语、春秋亦是不可不读。诸子百家之说,也需全方位涉猎,并且要熟懂于心。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中国画的学习,自中国画成体系以来,无不是遵循古法而超越先贤的。那些不临先贤之作,不读先贤之书者,所画之画,可谓空虚无味。而画作入神品者,皆因学问而助。就如古语:“不破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无以作文!”所以画中国画只有把积累的知识混化于胸中,才能创作出,能品、妙品、神品之作。对于画家,要对万物,发现其神秀之处,了解其奥妙所在,更是需要夺取天地造化。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画中国画,忌追随仿效,画家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心中之向往。“以意带笔,以情赋意”坚持不懈,熟悉后自然能成精妙境界。但是需要切记,走自己之法,并不是而无传承之法,所以,法度可以不拘泥,但是却不可弃之。画之雅俗,尤为重要,但是雅趣而生,非闭门造车,非自以为是,而是,来于多游览,多见闻,多读书。至而,心胸开阔,自然庸俗之气不侵,从而,自立意、落笔就会有滋生雅逸之气。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当代美术人物”以意带笔,以情赋意,自成精妙境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