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溫逼近零下,為何鳥巢的座椅還能感受到融融暖意?揭秘!

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的觀禮台上,就座的嘉賓,即便在逼近零下的低溫環境中,也能感受到座椅的融融暖意。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支援下,北京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石墨烯柔性熱管理材料技術在開幕式會場座椅、地毯、桌子中的應用,創造性地解決了低溫環境下大型戶外場館的溫暖保障這一世界性難題。

氣溫逼近零下,為何鳥巢的座椅還能感受到融融暖意?揭秘!

石墨烯加熱沙發産品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鳥巢體育場室溫-5℃的環境下,觀禮台的觀衆坐、立所達之處,地毯和座椅的表面溫度竟然能接近室内狀态?這正是閉幕式期間身處鳥巢觀禮人員的特殊體驗。坐在觀禮台嘉賓區,隻需輕觸沙發外側的控制按鍵,就能實作47℃、37℃、30℃高中低三個座椅發熱溫度的控制。而觀禮台的地毯也同樣擁有溫暖“保護罩”,在石墨烯智能溫度控制系統驅動下,鳥巢體育場室溫在-5℃環境下,地毯的表面溫度可達20℃。

中國航發石墨烯材料冬奧專項項目負責人、北京創新愛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愛家科技)董事長陳利軍介紹,在閉幕會上,鳥巢觀禮台椅子、桌子、嘉賓區沙發的内部,都嵌入了新型石墨烯柔性發熱織物材料“艾弗”,高效完成熱保障的同時,不會給電力系統帶來額外負擔。

氣溫逼近零下,為何鳥巢的座椅還能感受到融融暖意?揭秘!

石墨烯加熱座椅産品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鳥巢作為半開放場館,舉辦冬奧會的開閉幕式,無疑将面臨嚴峻的低溫挑戰。開幕式當天最低氣溫-6℃,閉幕式當天氣溫-2℃左右。據悉,從2017年起,鳥巢保障團隊就已經考察、對比國内外數種解決辦法,經過3年多的方案對比,分析了近100多種低溫環境溫暖保障方案,并進行多次低溫模拟環境試驗,尋找“安全、可靠、舒适”的加熱材料。

最終,黑色的新材料石墨烯被選中。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導熱系數最高的材料。在通電的情況下,碳分子團之間互相摩擦、碰撞産生熱能。新型石墨烯材料的電熱轉換效率達90%以上,通電後将電能高效轉化為熱能,熱能又通過遠紅外線以平面方式均勻地輻射出來,很好地被人體接受,感覺到最接近陽光、由内而外的溫暖。

在選擇使用材料時,安全性可靠性成為重要考量因素。技術人員介紹,由于隻需要24V的低壓直流電就能高效驅動這種石墨烯材料,為觀禮台提供溫暖的同時,安全性也有充分保障。此外,這種觸感與棉布類似的石墨烯材料可水洗、随意剪切,遇水後性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雨雪天氣下也能保持安全穩定的發熱性能。

安全的同時還要節能。由于石墨烯材料極高的電熱轉換效率,極低電壓即可迅速實作升溫和熱傳導,不會給電力系統帶來額外負擔。據悉,加入加熱座椅、低碳等保障後,整個鳥巢觀禮台電力總需求控制在了鳥巢整體電力負荷的0.098%,不到百分之一。

除了座椅、地毯加熱,石墨烯材料此前已經應用在冬奧會戶外從業人員的加熱服裝、裝置保暖上。“冬奧會不僅是全世界優秀運動員的競技場,也是展現科技創新成果的視窗與舞台。石墨烯在本次冬奧會創新應用在場館加熱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是加速推動石墨烯新材料多領域應用發展的重要裡程碑。”陳利軍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