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來時“迎客松”,送時“折柳别”、AR技術織就的火紅中國結、雷射雕刻的冰雪五環……北京冬奧開閉幕式上綻放的一個個絕美瞬間,向全球展現了中國頂尖的舞台高科技和藝術審美力,也将一批年輕的藝術團隊推向了台前。其中,就有一支來自上海的年輕創業者團隊——核子章魚工作室參與了冬奧會開幕式的全流程制作。由他們負責的《冰雪五環》《建構一朵雪花》兩個環節的創意和制作,給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這是我從業19年以來,遇到的最有挑戰性的大型活動類項目,”“核子章魚”負責人、青年視效導演黃晨告訴記者,2021年整個團隊幾乎長駐北京,直到2月9日才回到上海。在“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的考驗面前,團隊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障礙,不斷精益求精向藝術高峰攀登。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成立于2017年的“核子章魚”是一支跨媒體藝術創意團隊。團隊核心成員中,除了黃晨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另一位合夥人宋嶽峰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團隊成員中還有建築系出身的編劇、動畫制作等等。2019年,“核子章魚”開發出了《基于CG技術的傳統水彩水墨動畫制作平台》,以CG技術代替傳統手繪方式實作中國特有的水彩水墨動畫制作能力,這項技術在此次冬奧開幕式上得以大放異彩。

24道雷射射向冰立方,如畫筆一般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曆史,從往屆冬奧會到北京冬奧會,光影變幻仿佛時空穿越……在冬奧會開幕式上,《冰雪五環》環節以炫目的想象力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射、數字特效、實體機械裝置與動畫影像相結合的舞台高科技得以淋漓盡緻地展現,尤其是“中國風”的水墨動畫,堪稱驚豔。

這個環節就是“核子章魚”和視效公司“黑弓”一起合作完成的。它的難點是,要将三維動畫轉化為雷射機需要的點位資料,并實作快速的效果疊代。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數字書法手繪動畫,在業内十分罕見,可以說這一次是全球首創。”黃晨說。《冰雪五環》2D水墨動畫的設計初衷就是要在呈現中國韻味的基礎上,增加現代感。這是張藝謀導演貫穿始終的理念——不是拘泥于傳統中國風的傳達,而是在創新中表現出大國氣質的文化自信。

團隊在導演的引導下探索出以書法的理念繪制人形,省去人體關節中的細節,與書法中的起筆、行筆、收筆結合,并在用筆中特别選擇了枯筆筆法,讓23個運動人形打造成飛白的效果,将運動動感和灑脫的大國氣質融為一體。最終,導演口中“神奇的紙片人”躍然冰上。

“1分35秒的動畫,花了制作半部動畫電影的時間,”第一次現場聯排時,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此,黃晨和他的夥伴們繪制了至少17版不同細節風格的動畫原畫,幾乎每天都工作超過16個小時。“按照每幀一張紙計算,廢稿達到數十萬張。”

2021年8月份,“核子章魚”又接到了《建構一朵雪花》這個環節設計任務,并全權負責。這個環節以“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大團結”為核心理念,手持各國導視牌的舞蹈演員将在這一環節中彙聚。象征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雪花遨遊天際,最終飛回地面中心,在萬衆矚目下緩緩升起。在五分多鐘的時間裡,設計團隊需要完成多個場景與内容的變化,并且與演員走位、道具運用、音樂節奏等多個環節相配合達到虛與實無縫銜接的唯美效果。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燃”在冬奧,這支上海青年視效團隊制作了“冰雪五環”和“雪花”

據介紹,此次冬奧會開幕式現場地面螢幕長155米,寬75.5米,總面積達11626平方米。冰瀑區域高57米,寬20米,總分辨率超過了16K,這種應用規模前所未有。“超大屏無比考驗精度和流程設計,”黃晨對記者說道,團隊需要一幀一幀地去檢查,確定畫面的正确性和色彩的統一性,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細化到最後一刻——我們抱着這個堅定的目标工作着。”

“能夠參與冬奧開幕式創作,我們感到無比驕傲,”黃晨說,總導演張藝謀、導演沙曉岚的創作視野和舞台理念,給了團隊很大的啟發。”整個設計、準備過程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奧運精神,也點燃了我們的創作激情。“

照片來源:新華社、核子章魚工作室

作者:童薇菁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柳青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